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科学对比】UD505不同滤波器设置表现 [打印本页]

作者: 2b青年爱发烧    时间: 2019-3-27 22:46
标题: 【科学对比】UD505不同滤波器设置表现
上次请大家对比了UD505和我的另外两个设备的录音差别 http://www.erji.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142205

有不少烧友表示录音声音和自己的UD505表现有差异,我估计是滤波器设置不同而造成。关于AK系列滤波器设置的情况请看这个帖子 http://www.erji.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140956

此外有烧友提出测试UD505的RMAA,我想到了既然可以设置不同滤波器,不如试试看不同滤波器下RMAA结果有何异同。另外,为了满足对UD505声音感兴趣的烧友,这次同样录制了不同滤波器下声音对比,有兴趣可以下载试听。

Part 1 UD505不同滤波设置下RMAA对比

测试设备:EMU-1616M
测试方法:RCA Line Out连接到1616的Line In,电平设置为-1.5dB (DSD512模式下为0dB,因为该模式下电平要小一点),USB驱动采用isochronous模式(为什么不用bulkpet模式是有原因的,长话短说就是用bulkpet在RMAA的MME模式下有bug,而ASIO模式RMAA在Win10下又有bug,所以采用isochronous模式)
测试结果:

共测试了8种模式:滤波器关闭下升频8倍采样率和DSD512,以及6种PCM滤波器模式。
从数值来看,基于正弦稳态条件的测试结果的THD和IMD并没有太大差异(值得注意的是升频DSD的底噪更大),但基于扫频(swept)的THD和IMD数据有明显差异,这再次印证了我之前的话:正弦稳态的数据与听感之间的联系很小(除非数据实在太差),真正影响听感的是器材动态、瞬态的数据表现。


首先看频响(基于正弦稳态测试),两种sharp滤波器以及low dispersion都是齐刷刷在20k切断,表现很好。其余的都有不同程度的高频衰减。比较奇怪的是无滤波器(off)的频响居然也有衰减,不符合道理。


接下来看基于动态扫频得到的频率响应,其余都差不多,最大的区别是off模式的高频没有明显的衰减,结果更加合理。


然后是基于动态扫频得到的总谐波失真(THD),需要注意的是,800Hz-2.5KHz的隆起很可能是声卡ADC自身的失真或者RMAA测试算法的问题,其余部分可以参考。
这个差别就很明显了,off模式不但失真很大而且随频率上升线性增大;如果off模式下使用了过采样(8倍采样率的PCM或者DSD512)可以显著降低失真水平,但高频端仍然显著上升;在几种滤波器模式中,short delay sharp模式表现最好(高频段失真最低),FIR的sharp模式其次,low dispersion在中低频段最差,但高频段比两种slow模式要好,两种slow模式在高频端有较明显升高。


最后是基于动态扫频得到的互调失真(IMD),这个差别就没有上图那么明显,但还是可以看出各个滤波器表现与THD类似。

从上面结果可以看出,基于动态扫频的测试项更能体现差别。遗憾的是多年以来大家都只关注正弦稳态的THD、IMD,对于基于动态扫频的THD、IMD几乎没有讨论,而RMAA官方也没有详细的说明(不知道付费的专业版有没有)。关于这一点大家可以多研究多讨论,说不定可以找到数据与听感更紧密的联系。

Part 2 UD505不同滤波设置下录音对比
然后是大家喜闻乐见的录音对比。本想再来次无奖竞猜,但这次的样本实在太多,除了上面的以外还测试了HQPlayer升频下的录音。所以这次就把答案放在压缩包内,想挑战盲听猜测的话就先对比完再打开压缩包看答案。
特别说明,这些录音都是在bulkpet第4模式下录制的。
https://pan.baidu.com/s/1rrd_3Qs2bOkkIFkw98cFkQ
p3su

作者: philsogreat    时间: 2019-3-27 22:52
不明觉厉。我是觉得滤波off听感不好。
作者: 巫毒娃娃    时间: 2019-3-27 23:11
感谢楼主花了这么多精力做的测试,正在下载。
作者: 巫毒娃娃    时间: 2019-3-27 23:12
问个问题,我把测试音频下载了用UD505的什么滤波模式听呢?
作者: xyq403286    时间: 2019-3-27 23:26
意思是测ud505的时候pcm是机器数字音量是-1.5db,dsd是0db,然后才能达到rmaa调节音量的-1db?
pcm下的不同滤波设置基本数值变动不会有多大的变动,正常。


作者: 2b青年爱发烧    时间: 2019-3-27 23:33
巫毒娃娃 发表于 2019-3-27 23:12
问个问题,我把测试音频下载了用UD505的什么滤波模式听呢?

显然应该在两种sharp模式中选

作者: 2b青年爱发烧    时间: 2019-3-27 23:33
xyq403286 发表于 2019-3-27 23:26
意思是测ud505的时候pcm是机器数字音量是-1.5db,dsd是0db,然后才能达到rmaa调节音量的-1db?
pcm下的不 ...

yes

作者: la2ygoo    时间: 2019-3-27 23:59
可以用foobar或者其它播放器asio播放,然后rmaa接收。

其实我觉得24bit,44.1khz也可以测一下,有的解码44.1khz参数更好一点。
作者: xyq403286    时间: 2019-3-28 00:20
2b青年爱发烧 发表于 2019-3-27 23:33
yes

十分正常的操作,但是。。505这样的指标就有点那啥了
作者: 2b青年爱发烧    时间: 2019-3-28 00:23
la2ygoo 发表于 2019-3-27 23:59
可以用foobar或者其它播放器asio播放,然后rmaa接收。

其实我觉得24bit,44.1khz也可以测一下,有的解码 ...

foobar播放录制再分析试过的,然而RMAA软件似乎对于录制音频的时间点要求十分严格,测出来数值都不正常


作者: 2b青年爱发烧    时间: 2019-3-28 00:30
xyq403286 发表于 2019-3-28 00:20
十分正常的操作,但是。。505这样的指标就有点那啥了

声卡毕竟不是AP,相同平台下测试结果对比相对数据还可以,但不能作为绝对数据来参考。
作者: xyq403286    时间: 2019-3-28 00:33
不同的数字滤波对cut-off的斜率、高频imd水平、前后振铃、脉冲响应等等一大堆都有影响,这些rmaa上几乎看不出来,要上示波器和fft。本质上pcm的数字滤波器都是为了解决某些特定问题开发的,线性相位、最小相位、最小振铃、切趾、非切趾,要认真玩,hqplayer肯定躲不开。
作者: xyq403286    时间: 2019-3-28 00:47
2b青年爱发烧 发表于 2019-3-28 00:30
声卡毕竟不是AP,相同平台下测试结果对比相对数据还可以,但不能作为绝对数据来参考。

1616m的ad水平是可以的,120db的sn和dr,1khz-110db的thd+n。505官方给的指标192khz下滤波off是sn110db,thd+n 0.002%,加上pcm-1.5db的数字音量压缩,数据我觉得还靠谱的,没多大问题。
作者: la2ygoo    时间: 2019-3-28 05:51
2b青年爱发烧 发表于 2019-3-28 00:23
foobar播放录制再分析试过的,然而RMAA软件似乎对于录制音频的时间点要求十分严格,测出来数值都不正常
...

rmaa可以设置只录音,是用rmaa录制的,不是别的软件

作者: phoexi    时间: 2019-3-28 07:46
用示波器看方波吧


只测thd 都差不多的 频响稍微有点不一样
作者: 2b青年爱发烧    时间: 2019-3-28 08:13
xyq403286 发表于 2019-3-28 00:33
不同的数字滤波对cut-off的斜率、高频imd水平、前后振铃、脉冲响应等等一大堆都有影响,这些rmaa上几乎看不 ...

仔细看贴,rmaa的动态扫频测试可以看出不同滤波器的thd和imd差异

作者: 2b青年爱发烧    时间: 2019-3-28 08:15
phoexi 发表于 2019-3-28 07:46
用示波器看方波吧

仔细看贴,rmaa的动态扫频测试可以看出不同滤波器的thd和imd差异

作者: lszyc    时间: 2019-3-28 09:09
楼主结论很有参考价值啊。
另外,我们听的音乐不是恒定的固定波形信号,是动态变化的音乐,使用恒定的信号测试结果肯定不能完全对应我们对音乐的听感。
作者: okcomputer    时间: 2019-3-28 09:35
推断一下,如果是认真靠谱的公司,保留的这些选项,应该没有绝对的好坏,留给用户自己选
作者: gebegebe    时间: 2019-3-28 09:37
本帖最后由 gebegebe 于 2019-3-28 09:40 编辑

除了滤波模式,UD505的PCM和DSD差别更大,DSD明显更绵厚。甚至PCM的升频倍数我不喜欢8倍,8倍的高频有刺激感,4倍感觉更合理。
我个人喜欢DSD搭配SHARP,PCM再搭配SHARP过会过于锐利。当然也要更根据耳机,比如HD820就可以用SHARP因为本身比较润,而HD800S就不太适合了。

楼主能否测下PCM和DSD的差异。



作者: laidin    时间: 2019-3-28 11:30
本帖最后由 laidin 于 2019-3-28 11:34 编辑

好贴,支持一下,目前用ud505 pcm 4倍 Low dispersion short delay+bulk1听,耳机hd660s,希望大家多贴一下ud505升频滤波的设置,分享交流,感谢
作者: gebegebe    时间: 2019-3-28 11:36
laidin 发表于 2019-3-28 11:30
好贴,支持一下,目前用ud505 pcm 4倍 Low dispersion short delay+bulk1听,耳机hd660s,希望大家多贴一下 ...

PCM 4倍+delay是个好组合
DSD + sharp会更温暖

考虑到你是HD660S而不是HD800S前者应该更适合

作者: laidin    时间: 2019-3-28 11:42
gebegebe 发表于 2019-3-28 11:36
PCM 4倍+delay是个好组合
DSD + sharp会更温暖

感谢回覆,我也是看gebegebe兄的贴,升频改为4倍,8倍听起来较不自然,有毛刺感,多谢gebegeb兄的听感分享

作者: phoexi    时间: 2019-3-28 14:46
2b青年爱发烧 发表于 2019-3-28 08:15
仔细看贴,rmaa的动态扫频测试可以看出不同滤波器的thd和imd差异

你仪器的精度其实都没505高

得出的结果只有频响是准的

作者: 2b青年爱发烧    时间: 2019-3-28 15:18
gebegebe 发表于 2019-3-28 09:37
除了滤波模式,UD505的PCM和DSD差别更大,DSD明显更绵厚。甚至PCM的升频倍数我不喜欢8倍,8倍的高频有刺激 ...

升频加上滤波器的话组合就太多了,只能测一测其中一部分你们觉得不错的。
不过dad模式下底噪升高是肯定的

作者: 2b青年爱发烧    时间: 2019-3-28 15:19
phoexi 发表于 2019-3-28 14:46
你仪器的精度其实都没505高

得出的结果只有频响是准的

两个设备的参数人家13楼已经说了,是梁静茹给你的勇气在这里胡说八道吗

作者: 2b青年爱发烧    时间: 2019-3-28 22:28
今晚试了一下升频+滤波器组合,结果仍然有意思




DSD模式会增加底噪和THD,但是在IMD环节DSD模式比某些PCM模式的IMD更小

从结果来看,值得尝试的组合有
DSD512+sharp
4xfs+low dispeersion
2xfs+short delay sharp

不管哪一种,THD项目中高频段都有显著上升。这个估计不是真正的THD(因为IMD没有相应地显著上升),而是RMAA的测试方法下某种机制造成的结果。




作者: alex_to    时间: 2019-3-28 22:58
2b青年爱发烧 发表于 2019-3-28 22:28
今晚试了一下升频+滤波器组合,结果仍然有意思

DSD采样在40KHz噪音会陡增,DSD512来到15KHz不是已经进入人耳可闻区域?

作者: 2b青年爱发烧    时间: 2019-3-28 23:15
alex_to 发表于 2019-3-28 22:58
DSD采样在40KHz噪音会陡增,DSD512来到15KHz不是已经进入人耳可闻区域?

从噪声频谱来看,从200Hz开始就比PCM底噪多了,然后随着频率上升越来越多。

作者: alex_to    时间: 2019-3-28 23:27
2b青年爱发烧 发表于 2019-3-28 23:15
从噪声频谱来看,从200Hz开始就比PCM底噪多了,然后随着频率上升越来越多。

   UD 503 DSD
・CUTOFF 50kHz:  不使用过滤器削减超过50kHz以上的信号。
・CUTOFF 150kHz:  不使用过滤器削减超过150kHz以上的信号。
不过用标注频率响应:4 Hz - 100000 Hz的Z7没有听出可闻噪音


   UD 505 DSD 数字滤波
Narrow
截止频率为39kHz (2.8米范围), 78kHz ( 5.6米范围), 156kHz (11.2米范围) 或312kHz (22.5米范围)
Wide
截至频率为76kHz (2.8米范围), 152kHz (5.6米范围), 304kHz (11.2米范围) 或608kHz (22.5米范围)



作者: 2b青年爱发烧    时间: 2019-3-28 23:35
alex_to 发表于 2019-3-28 23:27
UD 503 DSD
・CUTOFF 50kHz:  不使用过滤器削减超过50kHz以上的信号。
・ ...

DSD滤波器选择的是narrow

作者: 前进    时间: 2019-3-29 01:09
兄弟 这样看来 极高频延伸不够好啊     无滤波器的情况下也只能延伸到二十千而已  最好要高一点
作者: 前进    时间: 2019-3-29 01:10
对旭化成芯片失望了
作者: 夏洛的小蔷    时间: 2019-3-29 17:29
很有营养的帖子,必须支持
作者: 可曾记起爱    时间: 2019-3-29 18:33
我用slow roll-off感觉最好,

作者: 夏洛的小蔷    时间: 2019-4-1 16:27
之前升频,滤波全关闭,看来完全有开启的必要
作者: coolbaobao    时间: 2019-9-6 20:42
dsd升频下pcm滤波是无效的啊
按一下遥控器就知道了
作者: BG2ARR    时间: 2020-6-17 23:06
学习了~~~~~~~~~~~~~~~~~~~~~~~~~~~~~~~~~~
作者: ppkadaj    时间: 2022-9-2 19:38
萌新求问,都在20khz砍了,那高音质音源的意义体现在哪里?无损不是22kHZ,HIRES不就是22khz以上的么?
作者: 巫毒娃娃    时间: 2022-9-2 19:54
还有几个像我一样还在用UD505的?
作者: 中关村东路    时间: 2022-9-2 22:30
巫毒娃娃 发表于 2022-9-2 19:54
还有几个像我一样还在用UD505的?

这机器挺不错的,功能足够多,而且功能开发的都很细致,我有一套耳机+音箱系统连着呢。不过一年开不了几次,主要负责落灰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