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2019年了,也该为当年那些“发烧碟”平反了 [打印本页]

作者: 2b青年爱发烧    时间: 2019-3-18 23:23
标题: 2019年了,也该为当年那些“发烧碟”平反了
当年CD买的人还多的时代,各种“发烧碟”、“试音碟”琳琅满目,基本上是一些以前的流行歌曲和民歌,换了配乐换了主唱的重新演绎版本。据说也有一些是唱片公司搞到原版的母带,重新混缩后的版本。

它们最大的特点是“音质”特别棒,哪怕低端设备听上去都很HiFi。客观地讲,这些碟子的录音和制作水平并不低,比当时很多的流行歌曲高多了,至少听上去绝对不会有刺耳的齿音。而且低频下潜和弹性,以及各种细节,表现力非常强。

但有趣的是,这些本应受到注重音质的发烧友青睐的CD,反而一直受到发烧友的鄙视,原因大都是“味精太浓”,为了突出效果搞的“口水音效”,听上去“肉麻”。

而今天,发烧友们对于播放器的升频算法染色津津乐道,对remaster版本的DSD乐此不疲,说明大家还是喜欢味精。要说那些“发烧碟”有什么不对,可能只不过味精加得太猛适得其反而已。

作者: wan910351    时间: 2019-3-18 23:49
有两年也很喜欢听这种发烧口水歌,录音音效很棒,对前端也特别友好。但是听多了会很腻,并且感觉都是千遍一律的效果,现在都听的很少了。
作者: vf3tb    时间: 2019-3-19 08:16
拜亚动力器乐党表示,很多用心制作的发烧人声专辑,配乐特别是编曲比原版不知高到哪里去。
作者: xzhfire    时间: 2019-3-19 08:34
忠于原唱,我买cd都是买原版,买cd买到穷

作者: sidewind    时间: 2019-3-19 09:12
录音比流行强但是确实口味太重,凸出中高频导致刺激不耐听就罢了,有的甚至故意把吞咽口水的声音弄得特别清楚,听着恶心

唱功大都平平甚至一塌糊涂,这个没救。雨林还算好,但大部分碟子里面,依然是张毅的小提琴最毒
作者: angel5631    时间: 2019-3-19 09:13
老实说,这些碟真不错,省了很多钱。愣是把我的小书架声音变成大落地了,这得省了多少钱才能达到的效果啊。
作者: 芝麻汤团    时间: 2019-3-19 09:14
都是低成本的制作,电平拉高点就是hifi了,反正不太差的设备也能放的有模有样,音响展最爱
作者: phoexi    时间: 2019-3-19 09:19
你播放器不升频 进了DAC芯片也一样的会被升频


HQ这种升频播放器或者chord DCS的外置升频器 或者X26之类的内置升频器  它的目的是比DAC片内升频更好


SARACON或者重制DSD之类的 输出更高码率的文件 其实也是一样的原理


目的是为了超越DAC片内升频   至于音染 片内升频一样有音染
作者: 2b青年爱发烧    时间: 2019-3-19 12:09
芝麻汤团 发表于 2019-3-19 09:14
都是低成本的制作,电平拉高点就是hifi了,反正不太差的设备也能放的有模有样,音响展最爱

噗,电平拉高就能有这效果的话我都能做了,audition里面调一下电平多简单的事

作者: 2b青年爱发烧    时间: 2019-3-19 12:10
angel5631 发表于 2019-3-19 09:13
老实说,这些碟真不错,省了很多钱。愣是把我的小书架声音变成大落地了,这得省了多少钱才能达到的效果啊。

我以前就说过,发烧友们喷这些碟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碟子让低端设备就能发出很不错的声音,这让那些高价买高大上设备的烧油很没面子啊

作者: 2b青年爱发烧    时间: 2019-3-19 12:12
phoexi 发表于 2019-3-19 09:19
你播放器不升频 进了DAC芯片也一样的会被升频

升频这个东西N年前就有,当年大家乐于尝试foobar的SSRC和PPHC插件的声音差别。
现在换了一拨人,换了一些设备,换了一些名字,然而太阳之下无新事。

作者: u2-bono    时间: 2019-3-19 12:16
大多数发烧碟,音乐水平太低,比如童丽,给披头士、滚石、adele提鞋都不够, 可惜她音质好,喜欢音乐的自然不会去听童丽一类发烧歌手,听的纯粹是为了所谓的毒音

作者: cdzzs6_7    时间: 2019-3-19 12:26
升频改变音色是副作用, 发烧碟拉eq是主要目的. 有根本区别
作者: 没正经    时间: 2019-3-19 12:36
听音乐和听音效的区别
这类碟精心制作能让入门器材也能听到不错的声音,没毛病
但是那种录音棚里一句一句拼出来的痕迹太重,歌手千篇一律的虚头巴脑,没有感情的人肉乐器而已,所以不耐听
作者: 2b青年爱发烧    时间: 2019-3-19 12:56
u2-bono 发表于 2019-3-19 12:16
大多数发烧碟,音乐水平太低,比如童丽,给披头士、滚石、adele提鞋都不够, 可惜她音质好,喜欢音乐的自然 ...

说得好,这又回到老问题上面了,发烧友听的到底是音乐还是音质。
作者: 1bit    时间: 2019-3-19 13:38
phoexi 发表于 2019-3-19 09:19
你播放器不升频 进了DAC芯片也一样的会被升频

再次请教,我认为升频很是深奥,数字升频是算法插值,如果算法一样插的值应该就一样,所以外置升频芯片是采用了不同的算法吗?还是像chord那样有更多的taps?

作者: angel5631    时间: 2019-3-19 14:53
我觉得音染和音质不是一回事,升频和啦eq也是俩回事。bose那个小音箱也好听高低音都好,但是不能说音质好。
作者: ppg1122    时间: 2019-3-19 15:18
u2-bono 发表于 2019-3-19 12:16
大多数发烧碟,音乐水平太低,比如童丽,给披头士、滚石、adele提鞋都不够, 可惜她音质好,喜欢音乐的自然 ...

本来不想回复的,,
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没有必要贬低
自古就有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没必要听了几句阳春白雪,就飘飘然;喜欢下里巴人的,也无需自惭形秽,妄自菲薄;
听过一首童丽的同桌的你,和之前的歌手演绎出的味道都不样;就是早就已经放下了,内心平静;有一种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感觉;人物记忆都模糊了,唯有几缕情丝弥漫;
另外很多发烧碟,特别唱红歌的,太软绵绵了,太嗲嗲;有点国民党当年的靡靡之音,想想挺有意思;还是殷秀梅这些,大气磅礴;虽然我不怎么爱听xi nao歌,不过有些确实旋律优美,

作者: 流氓才子    时间: 2019-3-19 15:46
能买首版就买首版,听完首版,再听后期remaster的再版,哪怕是发烧再版,也会觉得不自然

不否认有些碟能让低端系统就很好听,这些碟音质的下限不低,基本各种情况下难出怪声,但是相应的,这类碟音质的上限通常不会太高,有局限
作者: zk198466    时间: 2019-3-20 09:27
这就很人造美女一个道理,千篇一律

作者: zk198466    时间: 2019-3-20 09:27
这就很人造美女一个道理,千篇一律

作者: 左仑    时间: 2019-3-20 11:23
当年的发烧碟录音很好,是不可多得的经典,现在已经找不到这样水准的新唱片了~
作者: 江南我最帅    时间: 2019-3-20 11:24
有点道理的样子
作者: 贵阳陈坚    时间: 2019-3-20 12:27
jimguo 发表于 2019-3-19 13:31
请参考电视卖场的视频演示碟,谁在家没事就播放这类视频过瘾玩呢

哈哈!有道理!

作者: 深夏映冬    时间: 2019-3-20 13:29
这涉及到数字录音的“原罪”上:

一是模拟录音时代后期能做到东西有限,数字录音时代让很多现场不堪的艺人录出高水平的CD,如今一流CD三流现场的歌手为数不少。所谓一个字一个字剪,CD听着还行,现场露了原形。

二是同步录音和分轨录音的差异。以前同步录音,歌手和乐手一起录,听起来浑然天成;那么现在为了效率,歌手和乐手分开录,可能歌曲契合度不如以往?

三是合成器音色和老派器材的审美冲突。合成音色是“假”的,不是真的乐器演奏;烧友使用器材对合成音色表现差,新派器材里,一些新出的Hi-End旗舰价格高高在上,不容易听到。低端数码味器材更有知名度。

四是发烧碟歌手水平不如原唱。举个最著名的例子吧,邓丽君的《淡淡幽情》。词是千古流传的经典。论录音、论编曲,后来翻唱专辑都强于原版,可就差在演唱上。
作者: lordzxd    时间: 2019-4-9 00:19
xzhfire 发表于 2019-3-19 08:34
忠于原唱,我买cd都是买原版,买cd买到穷

你牛逼了,那个年代国外摇滚的正版买的着吗你?

还不是得买卡口碟,卡口洋垃圾貌似盗版也有不少。

作者: lordzxd    时间: 2019-4-9 00:26
sidewind 发表于 2019-3-19 09:12
录音比流行强但是确实口味太重,凸出中高频导致刺激不耐听就罢了,有的甚至故意把吞咽口水的声音弄得特别清 ...

Meav - One I love
呆在我曲库里不少日子了,数次想咔嚓了,想想算了。

这还不是加了味精的版本!

至于区瑞强的《偏偏喜欢你》,是坚决不能听的,就差把舌头插进你的耳道了!!
搅基味儿太浓,骚气冲天。



作者: lordzxd    时间: 2019-4-9 00:32
本帖最后由 lordzxd 于 2019-4-9 00:36 编辑
u2-bono 发表于 2019-3-19 12:16
大多数发烧碟,音乐水平太低,比如童丽,给披头士、滚石、adele提鞋都不够, 可惜她音质好,喜欢音乐的自然 ...

网络卡,发重复了,管理员若看见可删除本楼
作者: lordzxd    时间: 2019-4-9 00:33
本帖最后由 lordzxd 于 2019-4-9 00:50 编辑
u2-bono 发表于 2019-3-19 12:16
大多数发烧碟,音乐水平太低,比如童丽,给披头士、滚石、adele提鞋都不够, 可惜她音质好,喜欢音乐的自然 ...

童丽就一耳朵嗓音甜,谈不上什么音准、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完全没什么唱功。

现场表演更是一塌糊涂,我一首都没存,但不反感她,毕竟还有个甜味儿。


相反陈慧娴我存了五六十首。


这里拿公主跟童丽对比,我都觉得侮辱了公主。

作者: 7284    时间: 2019-4-9 19:54
这些碟让你不同设备出来一个味道完事了
作者: guomapi    时间: 2020-12-14 13:10
一个前期一个后期。殊途同归。
高端cd折腾升频。还是上数播吧
作者: qwwqwwqshiyi    时间: 2021-1-13 09:28
我感觉一个好专辑的标准是 是否比现场好听。
很多人以为现场会有更优秀的表现 但实际上很难,除非你坐在舞台中央(直达声) 不然你实际听到的是直达声+反射声。
如果说反射声的比例还很高,那么就离你的预期相差甚远了。

大多数录音都是选取最好的拾音位置(直达声)加上适量的远场位置(反射声比例高,甚至略有延迟的效果)。
------------
至于有的人声发烧碟则很难判断是声学录音发烧,还是效果器调音手段高超。
毕竟很少有人听过不插电的歌手录音,所以很难判断是保真 还是保假。

作者: angel5631    时间: 2021-1-13 09:40
lordzxd 发表于 2019-4-9 00:33
童丽就一耳朵嗓音甜,谈不上什么音准、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完全没什么唱功。

现场表演更是一塌糊 ...

我最近买了不少老碟。飞利浦,什么t113那些版本,话说,在好的系统上放起来非常好。但是那些味精碟,高端系统全部原形毕露了。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1-1-13 10:38


录音和器材不一样,器材没有艺术内涵,完全是指标表现。但录音并不是一个听觉主打的东西,不然钢针时代那么唱片的艺术性何在。

古典音乐首推唱片发明人柏林纳个人创业旗下的RCA,EMI,DG,Deldec这些从不去做低端炫耀。
流行录音最高价值体现在不插电录音,比如6、70年代的卡朋特系列。
如果一个人的器材水平都听不出录音品牌的本土核心区的风格差别,那就没上档次,无法具备参与高端讨论的基础。
一些水洗流行声号称HiEnd厂商,核心价值还是流行和HIFI,比如Linn就是个典型。再有完备的全套音响站位也没用。手下有多少头号古典流行的录音就知道了。古典头号录音品牌没有和这些标题党有交集的迹象。哪怕是早年演绎上差一点的纳索斯在声音素质上都相当有档次的,6、70年代在亚洲也是追求录音水准的品牌,比如黄河唱片的一些录音就比那些在亚洲瞎胡混的品牌强。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1-1-13 10:41


所谓的发烧碟为什么能刺激,主要是为了把低端器材的糊和窄、用多次业余再版的渣后期录音强刺激给穿透。这就是标题党存在的基础。和满大街那些偷完自行车升级到骗老人在升级到p2p的路子一样,没有傻子就没有骗子生存的土壤。

单纯突出唱片的声音特色的那些所谓的发烧碟,从艺术角度看,绝大多数都没有在指挥乐团角度上档次的,基本全都不能听。真正听音乐的人,一开始上网会被骗一时,但最后都不会去碰那些只有强大心理才去玩标题党的杂乱网圈。这些圈子里只有器材党才能和标题党唱片两下绝配的哈士奇混到一起。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1-1-13 10:46
傅雷说过: “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

没活明白的人,一般都是从底层出发,不断从更窄的井里往外发展。或者不看庐山只顾深挖这口井。

天碟器材党的宗旨就是只做钢琴家,不管艺术和音乐。时间久了这方面的可能性就越来越渺茫。

作者: quautum    时间: 2021-1-13 10:50
u2-bono 发表于 2019-3-19 12:16
大多数发烧碟,音乐水平太低,比如童丽,给披头士、滚石、adele提鞋都不够, 可惜她音质好,喜欢音乐的自然 ...

乱讲
我就喜欢听童丽嗲嗲地唱东方小调
什么披头士阿黛尔都是在我眼里都是辣鸡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1-1-13 10:57
童丽的录音水平是德国老虎鱼的水准,和蔡妈录音基本类似,略有分别。
作者: brthrush    时间: 2021-1-13 11:03
就我听过的有限的所谓“发烧碟”——指那些翻唱口水歌的——基本都是配器简单,强调音效细节,没感情的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