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流氓才子2019新年闲聊之一】在线无损哪家浪,古典乐狗杠一杠 [打印本页]
作者: 流氓才子 时间: 2019-1-30 01:46
标题: 【流氓才子2019新年闲聊之一】在线无损哪家浪,古典乐狗杠一杠
本帖最后由 流氓才子 于 2019-1-30 01:46 编辑
正逢狗年的尾巴,遥望猪年的伊始。最近工作上的压力也消散了不少,于是想以“新年闲聊”为话题,写一些2018年下半年来得及琢磨却没来得及分享的话题,有音乐,有器材,反正今年过年不打算出远门,所以应该会陆续写几篇。今天是第一篇,咱们不说器材,说和无损音乐相关的话题,想分享的话题,起源于前阵子在知乎被邀请回答的一个问题,题目很长,叫做:对普通人,128mp3和无损比,用低于2000的设备会不会听不出细节差距,只有因为压缩而音色不同?
多数答主是从硬件的角度去解读,而我可能是因为最近一直在关注流媒体播放,脑回路有点串台,直接跑上去说了一通关于在线音乐播放上,有损和无损的差别,竟然事后也有人给我点赞。虽然回答得可能有些跑题,但事后想想,自己这个折腾的过程还是值得记录和分享的,索性将这个内容拓展和发挥一下,分享给论坛的乐友们,也是最近一段时间在捣鼓和思考的东东。
随着2018年12月18号香港HMV唱片公司宣布关闭旗下的7间唱片店,实体唱片销售仅存不多的一员老将也倒在数码的海洋中,网络时代虽然改变了很多游戏的规则,但是人们对音乐的需求是不会变的,只是需求的满足方式变了,尽管也有数据表明黑胶一直在复兴,但是不可否认,更多的人,无论是否发烧友,都在使用以手机为主的数码设备在线聆听音乐。
享受在线数码音乐不仅仅是整个发烧圈子的大方向,在个体的身上也体现得非常明显。这年头,各类APP都喜欢在年末给用户出具一份年度使用报告,以彰显其大数据的处理能力,抛开令人不忍直视的支付宝年度账单不提,作为网易云音乐的中度使用者,我在2018年的个人报告中,看到了这么几个数字:全年一共听了9835首歌,熬夜听歌145天,1268小时和音乐为伴。尤其看到最后一个数字的时候是挺惊讶的,因为对自己这样一个80后保守派老干部来说,这差不多是第一次,听在线音乐的总时间超过听cd的时间,而这个趋势,一旦开始,便是再也不会倒退的。
作为一个唱片爱好者兼发烧友,追求好声的心态引发了我下一步的思考:既然自己在线聆听的时间今后只会越来越多,那么与其面对家里接近2k张头版CD徒生一丝丝背叛和愧疚之情,倒不如想想今后如何在不改变音响器件的前提下提升在线聆听的音质和体验呢。
作者: 流氓才子 时间: 2019-1-30 01:46
本帖最后由 流氓才子 于 2019-1-30 00:47 编辑
首先让我考量的便是最常使用的网易云音乐,以及同类型的虾米音乐、QQ音乐,可能也算是国内音乐APP的三大哥吧(抱歉酷狗实在是没接触过,故而选择性忽略)。从个人喜好上说,三者各有优劣,共同点是在提供免费服务的同时,也都向收费的会员用户提供音质更高的无损格式在线聆听和下载,但是此处令许多玩家诟病的地方来了,出于版权的考虑,三家在无损音乐上不约而同地力推各自专属格式的加密音乐文件(QMCFLAC、 XM、 NCM),对于各类DAP和数播用家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友好的设定。当然,对于我这样仅仅考虑在线聆听的用家来说,其影响还是不算大,真正让我动摇和犹豫的原因其实就三个字:假无损。
作为十几年前便混迹伊美姬-怡红快绿(不知道还有多少老乐友记得曾经的这个网站,就如同今天的PT80,两站的命运也惊人相似)的老油条,虽不曾看遍网络无损音乐传播的从无到有,但当年人人分享的盛况还是见识过的,包括我们现在很多在线或者下载的音乐资源,都还是源自于当年诸多大神的自制发布。多年以后回看,流传到当下的这些资源,最大的问题有两个,其一是没有获取版权,适合小众自赏不适合商业共享,其二是质量良莠不齐,充斥着很多MP3注水而成的假无损。
同时,APP三大哥的出品方都是互联网公司,而非唱片公司,各自曲库中虽然近些年的新专辑和部分老专辑是获得第三方唱片公司授权的,质量无需质疑,但是更多国外的老专辑老录音,来路却不算透明,虽然个人不好妄加猜测,但是出国旅游时,发现手机连上国外ip之后,某些APP就没法像在国内一样自由点播,多少说明了一些问题。因此,撇开网上诸多假无损的识别分析不看,个人对这三款APP的无损在线聆听品质,多少是有些存疑的,尽管他们的收费相对比较便宜。但是说严肃点,带着中国互联网企业几乎人人皆有的原罪,买单起来多少会让人心有不甘。
|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erji.net/)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