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HIFI就是花大价钱获得微小的音质改善 [打印本页]

作者: funyorh    时间: 2018-11-17 11:22
标题: HIFI就是花大价钱获得微小的音质改善
原来觉得电脑板载声卡声音不好,买了个几千块钱的一体机,获得微小的音质提升,然后又觉得一体机输出声音还不行,又买了几千块的独立耳放,再获得了微小的音质提升。最后,觉得原来板载声卡的音质已经不错了!不过,
耳机从
200块钱的升级到2000块钱音质确实是本质的提高。
所以,发烧须理性。

作者: 轻烧党    时间: 2018-11-17 13:50
hifi不是,发烧是。买个4k块一体机加次旗舰甚至hd800加西装当家用电器用也是hifi。花好几万哪怕只是为了推好hd600是发烧
作者: bgfans    时间: 2018-11-17 14:00
量力而为,别说什么提升多少多少的,就像开捷达的人笑富人开法拉利保时捷没性价比这不是搞笑吗。
作者: zzyyww1981    时间: 2018-11-17 16:00
你们说的都对
作者: flowly    时间: 2018-11-17 17:11
音质提升一次 真心的感动一次 瞬间觉得钱花的值得 哈哈
作者: laopifuq    时间: 2018-11-17 17:44
有多少实力,买什么东西,什么产品不是这样啊
作者: nosounds    时间: 2018-11-17 19:59
bgfans 发表于 2018-11-17 14:00
量力而为,别说什么提升多少多少的,就像开捷达的人笑富人开法拉利保时捷没性价比这不是搞笑吗。



作者: chenbincyber    时间: 2018-11-17 20:34
是的   同样的钱花在别处  可能更有感觉
作者: 我叫lee    时间: 2018-11-17 21:09
hifi买了器材获得了精神上的享受不想玩了卖出去还是钱,出去吃饭玩乐获得了享受拉出来全是屎没了,,所以HiFi是最有性价比的。
作者: tts43    时间: 2018-11-17 21:19
过了两三年发现当初牛逼哄哄的耳放解码没人谈起,当年广告满天的炸天大厂疑似倒闭。
作者: netgod    时间: 2018-11-17 21:23
玩单反  玩车  玩表  哪个不是一样的?到了一定高度的时候花钱并不一定需要提升 可能只是想换个口味而已
作者: lobo727    时间: 2018-11-17 21:25
任何事情玩到高端都很费钱
作者: renmin43    时间: 2018-11-17 21:45
我的感觉是耳机发烧,单件器材万元级就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再往上提升就不会有价格提升那么大了。

作者: 冰冰啊    时间: 2018-11-17 22:28
从500到5000是一个巨大的提升,从5000到5万就要看水平了,水平好搭出来也是个巨大的提升,要花了5万只为了推几千的耳机当我没说
作者: okcomputer    时间: 2018-11-18 00:25
其实,耳机和耳塞也有这样情况,200块也可以好过2000块的
作者: ktvzk    时间: 2018-11-18 01:23
这……不是很正常吗……?别说HiFi,监听也是花大价钱得到微小的提升啊,有些提升不是金耳朵或者特定需要基本用不上,可以干好活就行了。
作者: chtomea    时间: 2018-11-18 04:02
其实这世界上

所有的东西都是朝着这种状态发展 某种的合理解释了边际效益递减
你考试时的成绩 一样从0分达到60分简单 60到80分逐渐变难 80到90更难 90到95 95到98 98到100
每个阶段要付出的努力可能都更多 但是得到的回报却是一点点的缩小

同样的唱歌 演奏乐器 驾驶一个交通工具 买一支手表 买一支钢笔 玩相机拍照等等
甚至买一栋房子 乡下到环外 环外到五环 从五环到三环 从三环到中心
其实每个过程都是越来越难 付出的代价越来越多 但是得到的差异却越来越小
人们其实就是这样的动物 因为这样你才会觉得你活着 你才会觉得你跟其他人的不同

你的一切努力 都是在拼搏边际效益递减,在最后一次付出还能有感受到任何一点回报差别之前
直到你觉得你的任何付出 都无法让你觉得有任何差异的时候 那就是你退出(退烧)的时候
也就是指,你从一个物质或是精神的渴望中得到满足亦或是无法再得到更高的满足
那也许可能会追寻下一个新的人生目标或是方向

作者: boxerlc    时间: 2018-11-18 09:33
楼上说的特别好
作者: 蜀黍求求你    时间: 2018-11-18 09:41
人本身是个矛盾的个体  就发烧而言其实已经背离了音乐本身的意义   但也不能否认人对极致的追求。

一句话  不论对错 开心最重要。      
作者: boxerlc    时间: 2018-11-18 09:57
想从一个比较狭隘和不那么阳光的角度说说看法:发烧和其他让人上瘾的东西有时本质没什么不同,瘾越来越大的时候花的钱和时间就越来越多。看起来比游戏,嗑药,喝酒和赌博高大上一些,不过是因为比较温和;不违法,对身体没什么伤害;具有奢侈品的属性,而天花板虽然看起来高但也并非触手不可及;和音乐沾了点边,所以看起来还有点高雅的意味。肯定有很多人是真的爱音乐,不过我更相信唱片和音乐分享板块的烧友比这里的更有可能是这样的人。我觉得要是生活更充实一些,我肯定能找到比发烧更有意思的事儿去干。
作者: 非微软不用    时间: 2018-11-18 10:20
我叫lee 发表于 2018-11-17 21:09
hifi买了器材获得了精神上的享受不想玩了卖出去还是钱,出去吃饭玩乐获得了享受拉出来全是屎没了,,所以Hi ...

没毛病……高级保健上千,自己撸零成本……

作者: bangbangb    时间: 2018-11-18 12:05
chtomea 发表于 2018-11-18 04:02
其实这世界上
所有的东西都是朝着这种状态发展 某种的合理解释了边际效益递减你考试时的成绩 一样从0分达 ...

老哥你说得太好了

作者: sfcfox    时间: 2018-11-18 12:50
适可而止就好,到了花几万买条线的程度,已经入魔了。,
作者: 幽灵姐    时间: 2018-11-18 12:58
chtomea 发表于 2018-11-18 04:02
其实这世界上
所有的东西都是朝着这种状态发展 某种的合理解释了边际效益递减你考试时的成绩 一样从0分达 ...



作者: kingsiyu    时间: 2018-11-18 13:02
chtomea 发表于 2018-11-18 04:02
其实这世界上
所有的东西都是朝着这种状态发展 某种的合理解释了边际效益递减你考试时的成绩 一样从0分达 ...

此言甚好 一分钱一分货十分钱二分货 我们一切的努力 都是在拼搏边际效益递减

作者: sd1023119    时间: 2018-11-18 13:44
边际效应了解一下,每个领域都一样,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
作者: tjc8730    时间: 2018-11-18 14:25
18楼说得好
作者: zqljf    时间: 2018-11-18 15:04
提升不提升另当别论,重要的是找到自己想要的声音才是关键。
作者: cxz289    时间: 2018-11-18 15:33
有提升就不错了,就怕花了钱没提升
作者: muderun    时间: 2018-11-18 19:35
楼上说的边际效应在发烧领域很贴合,hifi就是越往上代价越大,例如5万以上的系统再想提高一些几乎就得加倍。
不过有两个事实楼主忽略了,不然可以使楼主的系统更加划算些。一是升级系统要从音源入手,楼主刚开始用电脑声卡作音源再加解码耳放一体机,下一步应当买一个适当的转盘配那个一体机,而不是添耳放,因为音源最重要。
二是人的耳力各有不同,学音乐的人都要练听音,听出在不在调子上。但人的后天训练和先天耳力就是不同,就好比色弱的人搞摄影总是把曝光掌握不好。玩hifi的很多人其实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我也有楼主类似的情况,我跟老烧一起鉴赏耳机,很多评价指标根本听不出来,盲听也辩不出孰优孰劣,但这不能代表hifi系统的问题,这只是我们自己要更深入的了解自己正真的听音习惯。
作者: 635255705    时间: 2018-11-18 20:27
前端的升级提升不大?
为何我感觉是质变?
建议LZ多听听猛货再下结论!
作者: 金泰    时间: 2018-11-18 20:37
玩车,玩表,摄影都一样啊,提升一点花的钱可不是一点哦
作者: 暴躁老哥    时间: 2018-11-18 21:00
chtomea 发表于 2018-11-18 04:02
其实这世界上
所有的东西都是朝着这种状态发展 某种的合理解释了边际效益递减你考试时的成绩 一样从0分达 ...

说得好 很透彻 其实我觉得对于大部分音乐爱好者来说 音乐器材首先就是工具而不是目的,很多人把时间和金钱都放在怎么搭配升级器材上了 反而忽视了听音乐的初衷,听音乐听得是心情 ,器材是次要的。
作者: lan_ching    时间: 2018-11-19 09:30
欣赏音乐第一,器材没毛病即可
贵价器材很多时候是为了把自己和普通爱好者区别开来。
作者: yrsyzw    时间: 2018-11-19 09:56
我就看看   量力而行就好   买贵的大多数时候没啥错
作者: dt663    时间: 2018-11-19 10:23
HIFI就是量体裁衣,量入而烧,自得其乐,否则适得其反。
作者: linkko    时间: 2018-11-19 15:10
hifi有时候是做减法而非加法,影响最终听感的不是前面有多少加分,而是设备的短板给录音减了多少分(姑且假设录音完美回放是100分),花钱是为了让扣分变少,因而很多时候,1000块得到80分的声音,如果花2000能得到90分的声音,我们仍然觉得是值得的
作者: c91    时间: 2018-11-19 17:17
真正有提升的话,哪怕是微小的音质改善也是值得的。
就怕花了好多钱,其实根本没啥改善,只能靠脑补。。。

作者: 罗严塔尔    时间: 2018-11-19 23:02
只谈投入回报比,不谈投入阶段的都是流氓

解决声音有无问题,几毛钱的蜂鸣器就行
作者: juanbao2005    时间: 2018-11-19 23:50
chtomea 发表于 2018-11-18 04:02
其实这世界上
所有的东西都是朝着这种状态发展 某种的合理解释了边际效益递减你考试时的成绩 一样从0分达 ...

大牛

作者: knir    时间: 2018-11-20 00:59
HIFI也可以不花大价钱,取决于你的路线和你的欲望
作者: 拾了一头猪    时间: 2018-11-21 09:16
有钱,说什么做什么都是对的
作者: bc025w    时间: 2018-11-21 10:11
chtomea 发表于 2018-11-18 04:02
其实这世界上
所有的东西都是朝着这种状态发展 某种的合理解释了边际效益递减你考试时的成绩 一样从0分达 ...


有道理!
作者: 上官蔚蓝    时间: 2018-11-21 10:17
HI-FI快被无良商家搞成贬义词了
作者: barrister777    时间: 2018-11-21 11:28
发烧是啥,开个捷达,花了二、三十万改装升级用的是保时捷或者法拉利的跑车套件?那开保时捷的花2000元会买个钥匙扣,还是会买个电动车呢?买电动车是不可能的,这种人这辈子都不可能的,那2000块买个钥匙扣就是发烧了吗?不一定哦。。。有些人花了10几万配上前端,耳放和耳机,没有追求什么听感,就是听着玩咯,别和人家说,呀,这些钱够买多少大米了,扯这蛋干啥呢?不要这么问,人家就不是为柴米油盐发愁的人啊。。。。为柴米油盐还发愁的,花了不说十万,就花了一万折腾前端,耳放和耳机,也许这才是发烧,为了追求点些微音质上的提升吧。。。
作者: hou3    时间: 2018-11-21 11:42
不会啊,万元以下一分钱一分货,可能产品不对吧!PChifi我感觉最好买个界面,某邦的就可以,不过很多产品不支持win10,入门器材不一定要贵,但跟注重线材和器材的搭配,便宜货也能出很好的声音,但学费太贵。
作者: thexxl    时间: 2018-11-21 13:29
呃 这是人生观的问题 要求版主删帖,哈哈
作者: zhangjie    时间: 2018-11-21 15:02
对比集成声卡的确声音差距非常非常小!

3000的耳机和500的耳机,直推的差距却是实实在在的。

作者: dssnake    时间: 2018-11-21 16:49
说的是

作者: dssnake    时间: 2018-11-21 16:50
我叫lee 发表于 2018-11-17 21:09
hifi买了器材获得了精神上的享受不想玩了卖出去还是钱,出去吃饭玩乐获得了享受拉出来全是屎没了,,所以Hi ...

好好的事情,被你这么一说,不过还tm真是这个理

作者: enjoyej    时间: 2018-11-21 17:32
继续玩下去,发现2K 到 2W又是一个质的提升,所以叫发烧!
作者: applearea    时间: 2018-11-21 22:01
最近又心血来潮,校对蓝光字幕了!打开摩天营救,加载识别出来的SRT字幕,发现苹果耳机插在HP的台式机前置耳机插孔上,简直惨不忍睹,干冷硬,声音小,听不清,声音大,耳朵难受,背景音乐人声糊在一起,强森说的汉语我居然没听出来!我说这是学啥来着,后来回家拿DT880来校对字幕,天,原来说的是汉语!我连细小的群演的声音都听到了!这段字幕以前我总觉得压根没听见有人说话呀,为啥要配字幕,现在知道为啥了~!细节更多了~!声音更好听了。
作者: joseph.tt    时间: 2018-11-21 23:01
楼上上上.......的,都对
作者: 曾经沧海888    时间: 2018-11-22 08:51
能叫发烧友,肯定是脑袋多少有些麻达了!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