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USB数字界面 int204 对话 Hydra Z [打印本页]

作者: 耶律阿保机    时间: 2018-10-16 08:40
标题: USB数字界面 int204 对话 Hydra Z
int204:千江有水千江月
hydra Z:万里无云万里天

微信图片_20181016083919.jpg (95.62 KB, 下载次数: 273)

拉斐尔~学院

拉斐尔~学院

作者: gebegebe    时间: 2018-10-16 08:43
这个...WTF
作者: 前进    时间: 2018-10-16 08:49
听人声党说非常害怕204的高素质 故印象不错
作者: cxz289    时间: 2018-10-16 08:55
都没用过,从之前看过的文章(枪文)来看,应该是204略胜一筹
作者: 耶律阿保机    时间: 2018-10-20 13:41
YY结束,实物到手,感觉和YY一致,文、图、声相符。

WechatIMG138.jpeg (208.01 KB, 下载次数: 199)

WechatIMG138.jpeg

作者: alavan    时间: 2018-10-20 13:44
WTF?
作者: 左仑    时间: 2018-10-20 14:23
什么鬼?
作者: 死亡莲华    时间: 2018-10-20 14:44
完全没看懂~
作者: massage    时间: 2018-10-20 17:44
两个都是单机?那都和没听一样。
作者: 完颜阿骨打    时间: 2018-10-20 19:08
massage 发表于 2018-10-20 17:44
两个都是单机?那都和没听一样。

有道理,用精音800套电源搭配一下,就起飞了

作者: massage    时间: 2018-10-20 19:16
本帖最后由 massage 于 2018-10-20 19:19 编辑
完颜阿骨打 发表于 2018-10-20 19:08
有道理,用精音800套电源搭配一下,就起飞了

HZ当然可以,204是6V起。这两个货电源才是音质的重点,像HZ本身糊的不行。

作者: 完颜阿骨打    时间: 2018-10-20 22:11
massage 发表于 2018-10-20 19:16
HZ当然可以,204是6V起。这两个货电源才是音质的重点,像HZ本身糊的不行。

清理一下台面,这样重新摆一下,让两个能够说的上话的界面平起平坐。
HZ我听不糊,对比204,该有的都有,该没有的也变不出来,vilion界面,处变不惊,为两位选手评评理,选手们则互相当仁不让。
电,放弃了ifi,还有老虎鱼和新英两套换着用,半斤八两,各有特色,舍不得买ZPM和PSU,精音?也有点舍不得实话说,不掖着藏着,所以,从今往后,都是白听,白天听,晚上做梦,白日梦。

WechatIMG144.jpeg (220.44 KB, 下载次数: 153)

WechatIMG144.jpeg

作者: 完颜阿骨打    时间: 2018-10-22 22:15

在hydra加持下,RKV把501的低频感受推出来了,还真不容易,204下,501基本就是一个中音信号过去了。
hydra这几天听下来,有2个明显差异与204的地方,一个是金字塔般的3频能量分布,低频量大,但是宽松度和下潜取了平衡,氛围感有但是并不会肥腻过头,下潜够力,但不似204有时候觉得硬了,有点挖墙脚的直、拙,hydra没有,这个低频,对于很多系统,是可以加分的,可以扳回一城,不论是量不够的,还是潜不深的,那种静水流深的感受,hydra能够给你。
第二个是,这个界面反着204,对于泛音,不是增加,反而好似压制,刻意不要泛音,多一份主旋律都会影响质感的稳定,要的是安、稳、从容,分寸不乱,不该响的不响,不该动的不动,但是声音的纹理,很是清晰,质感,极为实在,拳拳到肉,入木三分,钝、糊是用不在它身上的,但是习惯204声音,我再听hydra,总觉得有质的不同,觉得不够欢,缺点灵动,有点朴拙,久了才慢慢发现其中的玄机,一种金石之声,一种当204能让你感受到鼓存在的时候,hydra已经可以让你体会到鼓膜的振动波浪。

204则是突出泛音,制造灵动,鲜活的声音特点,但是该出手的时候204从来不软,说爆就爆,已经不是什么内力 ,直接就爆出来,丝毫不留情面,这里,你说他是数码声的硬?抑或是模拟声的直?不论什么,204够烈,hydra,『爆』不起来,不是素质问题,而是取向问题,它不会弹片飞溅,但是会地动山摇。似乎,这两个东西,为了接近同一目的采取了殊途同归的办法。特地用一个比较爆的曲子,电影星球大战的那段著名交响试了一下,尤其曲子开头那一下,hydra的爆,动态有,对比度够,但不慌不乱,还是那个味,不像204那样瞬间撕破脸,那么代入感那么嗨,但是他会给你足够的震撼和力度,这里比较难以形容,怎么才能更好理解,对于笑容,有的人是看笑容比较美,有的人是听笑声比较悦耳,但是,都是开怀。


信息量,层次感,暂时欠奉,再听听再说
作者: 幽灵姐    时间: 2018-10-22 22:24
完颜阿骨打 发表于 2018-10-22 22:15
在hydra加持下,RKV把501的低频感受推出来了,还真不容易,204下,501基本就是一个中音信号过去了。
hyd ...

顶,等下文

作者: 完颜阿骨打    时间: 2018-10-23 08:31
这个帖子,预期会比较漫长,我会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完成这两个界面性向的解构,同时,也计划将把其他朋友的历史对比,那些比较容易搜到的,拿出来,作为外援支撑,彻底掀翻这两个东西的盖头
备注,这两个界面,均统一采用,广州土产,新英火牛供电,火牛的参数,与PSU101和ZMP的参数一致,具体如图,之于其他参数新英火牛的尝试,我也试过,但是物极必反,还是合适参数下的新英火牛听着最过瘾,是以为专项备注。

另外,两者切磋,相争,厮杀,扭打,攻讦......的过程中,为了让大家看清事实,引入裁判一枚,名字叫做『老欧的violin界面』,在帖子上图中,放在hydra上面的小黑条就是,用一个国产古董,做旁观者清,这个界面的供电,不好意思,新英火牛只有一个输出,所以,改用外观相对美丽很多的老虎鱼,我器材架上的最佳装饰品,提供9V二级稳压什么高速运放,什么MOS输出功率管,什么超低噪声稳压电路,不吹了,简而言之,就是,是不是超黑背景,实际上,和新英比,我听不出来,能听的出来的是柔和一些,动态,对比度,相对客气一点,那么为啥讲这个,废话,因为如果用新英,素质感会更好一点,可能本来感觉略糊、朦的那口气,就补上了或者补上一半,或者多少补上一点,不在那么弱弱的,当然,最终,我会用新英供电violin界面,越级挑战二王,来过把瘾。

还有,英国老头,GRAHAM SLEE的解码MAJESTIC DAC,那个几乎残废只能48K以下的码率的USB自带界面,是个神奇的存在,这个也会提出来,对比一下,还有这个机器玩法真是多,所以,看心情,有心情时候,说说别样搭配下的声音,那么一般状态下,我界面接相位传真DAC1,然后,接耳放,或者老头解码前级再接有源箱子RL906,常用就这两种方式,来听响,文艺点,来欣赏天籁。

再者,我的一个帖子『国都PA-ONE/PA-ONE PLUS新老两部胆耳放解码一体机,对比感受~』,在这里和隔壁都有,里面的一些调音特点的分析,是解开2个界面云泥之别的敲门砖,但不是全部。

最后,文章不要看到最后,因为水落石出,之后就是合二为一,包容万千,无可无不可~




WechatIMG160.jpeg (233.21 KB, 下载次数: 228)

WechatIMG160.jpeg

作者: gebegebe    时间: 2018-10-23 08:43
露珠用的小号发帖啊
作者: 耶律阿保机    时间: 2018-10-23 09:13
gebegebe 发表于 2018-10-23 08:43
露珠用的小号发帖啊

为了让阿骨打不寂寞,把阿保机也注册一个,成为它的影子,如影随形…

作者: 完颜阿骨打    时间: 2018-10-24 09:36
把关联的几个主要的前人听感罗列一下,这些感受写的都很真切,不同人的不同感受,分开看没有连在一起看的感觉,连在一起的阵列,别有一番滋味:

①《经典USB界面对比:HydraZ+ZPM vs Int204+PSU101》:
HydraZ 明朗、结实,有厚度,且有一股亲和的模拟味,声场形态规整,在分离度方面更优,在HD800开阔的空间感下带来的直接听感提升就是结象逼真。未加ZPM时声音有轻微的火气,有些曲目倒是可以稍微加强声线和质感,但加了ZPM后整体声音会更加安定、饱满。有些评价说加持ZPM后是质的飞跃,那是不可能的。
这两个USB界面接在解码器之前,对声音的安定度、结象清晰度及乐感方面都会有明显提升,而不仅仅是微调音那么简单。


先说下HydraZ和Int204比较相似的地方,一是包装都极其简陋,基本上就是一个普通的快递纸盒子,里面塞一本说明书完事,连点像样的填充物都没有;二是都支持内部DSD转PCM,这个功能对于不支持DSD的解码器非常实用。不同的是,从技术方面介绍上来看,Weiss的转化算法似乎更牛逼,输出信号的信噪比超出了AES线、同轴线的传输上限;而HydraZ最新固件2.0版本支持的DSD256/PCM384规格上限更高。外观设计上,HydraZ和ZPM做工平实得多,薄薄的一层铝壳我用大拇指按中间都能按凹进去;相比之下Int204和PSU101的做工精致得多,体积更小(参考照片中的比例),外观更有设计感,也更有分量。
       声音方面,从HydraZ+ZPM换到Int204+PSU101,一耳朵不会有太大的惊喜,因为从整体感觉和基本素质来看,如声场规模、信息量、三频均衡性等感觉都很接近,没有明显差距,这考虑到可能与后面比较强势的DA-2解码有关,因为始终不会出现干薄刺的问题。而长时间煲机和仔细聆听对比之后,差别还是逐渐凸显出来了。HydraZ套装在声音张力、瞬态爆发力方面占优,表现为更加热情饱满,从容大气。而Int204套装在细腻度、柔顺度方面占优,声音更为内敛、富有底蕴,整体气势较为沉稳,不易露锋芒、不张扬,泛音更丰富。不过在此之前,我也曾听说过HydraZ比Int204更为耐听的结论,似乎与我的听感相左?个人猜想,这可能与线电加持与否和具体的系统环境有关,但在我的系统里,加持PSU101的Int204声音显得更有修养,综合外观、做工来看,是非常好的选择,但2倍于HydraZ的价格是否够值,我想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不必我多说了。


②《对比weiss INT204界面与 audiobyte hydraZ界面 》:
weiss int204属于素质型界面,声音通透,结像极其准确。简而言之就是做好了界面该做的事情,并做到极致,
让解码收到的数字信号更干净。很多人说自从换了界面鼓点都怎么样了,人声都怎么样了,横向纵向声场都怎么样,
我觉得这个就是结果。道理就是因为干净,所以感觉背景黑,也可以听到更多的细节,所以声音有了空间感和感染力。我不想用大量的形容词去形容鼓点什么样,吉他怎么样,人声怎么样,没有意义。我顺带也录音玩儿,开始的声音都是有
一些环境噪音的,都需要借助软件去进行降噪。软件通过先采样再通过算法滤除类似样本的噪音,如果没有消除环境噪音,想听到
细节是很费劲的。但是消除了噪音之后,后期处理后就会有大家听到的音频文件的最终结果。虽然说录音和放音,一出一入,但是道理相通。
另外有的声音也许耳朵听不见,但是身体会感受到。比如体检时候做骨传导听力测试,有一些高频不是和低频不是通过耳朵听到的,而是
身体感受到的。所以说如果细节没有被遮挡,身体可以感受到的时候,也可以带来感动。

如果让我主观的去打个分,我会素质给到10分满分。音色方面说实话没察觉什么音染,有点像监听的感觉。特别是配我的系统。

audiobyte hydraZ属于讨巧的素质型界面,如果让我主观的去打个分,我会素质给到8分。音色尽管是配合我的系统仍然有较重
的音染,在SM9的驱动下低频有些轰头。之前有人和我解释道:它可以让横向变得好听,横向就像是乐队排列成一排演唱给你听,
而纵向是好几排乐队有层次。我觉得某些音染会模糊一点点的细节,空间感自然会受到影响,那么所谓的横向好听就是加进去的模拟味。

前期才换SM9的时候,高音头底噪要命。基本是----zz-----ZZZ-----Z------zz这样不规则的伴有一点点刺耳的声音。
换了weiss INT204之后就只有--------------------这样的感觉,再加上线电加持就有了······································这样就像底噪在呼吸的感觉。

换了audiobyte hydraZ USB直接供电的话会变成-----z---------z--------z---------z----这样的感觉。但是接上PSU101之后,
也会达到······································这样就像底噪在呼吸的感觉。但是比weiss INT204呼吸的要沉重一些。

所以说线电加持是特别的重要。


现在我基本是同轴→audiobyte hydraZ用来听耳机,本来很监听的系统会有一些调味的效果,非常的好听。
                      AES→weiss INT204用来听箱子,我喜欢这样干干净净的声音。

③《【7.24更新听感】继续谈数字界面——神魔异志,关于Weiss Int204的传说,顺便谈谈泉》:
系统搭配:
1、比较的数字界面:Weiss Int204(卷绕电池供电)、Hydra Z(线性电源供电)、某订制神器Ver2.0版(以下简称MK2,自带NB线电)
2、解码:Lavry Gold DA924(关闭时钟同步模式,选择跟随前端时钟模式)
3、耳放:Wells Audio Enigma
4、耳机:HD800
5、线材:线世界白金星7 USB线,其余设备周边均为古河(古河控的执着...)

XMOS,这是一个极好的方案,国内用此方案的界面可以说是占了绝大多数。说“极好”,有两重含义:1、做好了声音就是极其好;2、这方案极难做好。
因此很多界面都直接采用公版方案,省去了不少开发力气的同时,也能做出一个相对还可以的声音。这种列子有很多很多,我就不一一例举了。而204这界面,就是在xmos界面里可以算作佼楚的产品。

这个界面声音上最、最大的特点,就是拥有无与伦比的“活生感”。这是一台可以让你一开声就会立马感到“哇喔”的界面~~(不过我听说Weiss全家的声音都是这个风格......
这种感觉真的很棒,这是我在至今为止其他高端USB界面里面极少感受到的,手中的订制神器MK2也是一台声音质感极为精制的界面,在各方面均不在int204之下,硬素质方面甚至犹有过之,然而论“活生感”这点,却仍要略逊半筹:每个音符都感觉活生生地在耳边跃动,柔滑,起伏跌宕而又乐感充实。这就是所谓的贵气么?
这是一台特性鲜明的界面:拥有极其充实的密度感(个人认为甚至还要略胜HZ半筹)、无与伦比的活生感、丝毫不在Hydra Z之下的丝滑过渡,质感鲜明而又不会显得硬朗,整体呈现出非常鲜明的通透度和优秀的空间立体感。之前在俱乐部看到由用户描述这台界面是比较“阴柔”的风格、也有大佬说听着有点娘炮。然而实际听过后,个人认为这界面是柔和,但却并不“阴”,也没有觉得“娘”。整体的控制力有着的相当高的水平,该柔和的地方丝滑顺畅,该跌宕起伏的地方却也是毫不手软,动态瞬态有着非常好的水准,在这点上,比Hydra Z个人觉得有着可闻的提升。HZ用过的都知道,就算加了线电,瞬态动态的表现并不是那种非常高级的水准(虽然绝对不差),还是有点内敛。而int204在这方面就完全表现得更加收放自如,没有“软”的体现。


凝聚力上,Int204相对于HZ感觉更好一些,HZ一个比较大特点的是“宽松”,相对有一点点松散的感觉,这点在204上就基本体会不到了,声音凝聚力增强、质感变好、动态瞬态上去后,整体的声音控制力就有了显著的提高!


④《说说这半年多来玩过的界面(int204/hydraz/鼠界面/c13/qa730)》:
(4)hydra z + zpm

加入这个搭配之后感觉声音改变较为显著,声音氛围感很足,整体的声音密度并不算大,声音走向偏中低频,听人声较有感情,也确实如很多烧友所说非常的耐听。可惜相对于我个人的听音偏好来说声音不够通透,比较闷,用了一个多月就出掉了。

(5)int 204

加入这个搭配之后感觉声音改变非常显著,解析非常强,声音的分离度和空间感都很好,密度感、能量感都很足,听各种大编制器乐效果惊人。缺点的话就是听人声时确实缺乏感情。由于本人一直都以听古典器乐为主,所以int 204是我最后留下的界面。





作者: kevinkin    时间: 2018-10-24 09:50
完颜阿骨打 发表于 2018-10-22 22:15
在hydra加持下,RKV把501的低频感受推出来了,还真不容易,204下,501基本就是一个中音信号过去了。
hyd ...

一种当204能让你感受到鼓存在的时候,hydra已经可以让你体会到鼓膜的振动波浪。

204则是突出泛音,制造灵动,鲜活的声音特点,但是该出手的时候204从来不软,说爆就爆,已经不是什么内力 ,直接就爆出来,丝毫不留情面,这里,你说他是数码声的硬?抑或是模拟声的直?不论什么,204够烈,hydra,『爆』不起来,


看到这的时候觉得你的思维好混乱,上下文还有冲突。
然后继续看下去才知道你想说的是什么。
建议将我复制的这几句再整理一下,别人容易理解
作者: zqljf    时间: 2018-10-24 11:23
耶律阿保机 发表于 2018-10-23 09:13
为了让阿骨打不寂寞,把阿保机也注册一个,成为它的影子,如影随形…

再注册一个“铁木真”吧

作者: 完颜阿骨打    时间: 2018-10-24 11:38
kevinkin 发表于 2018-10-24 09:50
一种当204能让你感受到鼓存在的时候,hydra已经可以让你体会到鼓膜的振动波浪。

204则是突出泛音,制 ...

感谢指正,如果改一下文序,是会清晰一些,后续,我尽量写清楚一点。

作者: massage    时间: 2018-10-24 11:38
kevinkin 发表于 2018-10-24 09:50
一种当204能让你感受到鼓存在的时候,hydra已经可以让你体会到鼓膜的振动波浪。

204则是突出泛音,制 ...

LZ的文字是非常细碎,但意思还是能明白,他说的是HZ低频频宽完整规模大弹性好力道足肉感,204高频泛音丰富动态猛收放迅速但柔顺细腻,只是一句话讲明白的事情整了几十句还挺文艺难看懂罢了。
作者: 完颜阿骨打    时间: 2018-10-24 14:25
massage 发表于 2018-10-24 11:38
LZ的文字是非常细碎,但意思还是能明白,他说的是HZ低频频宽完整规模大弹性好力道足肉感,204高频泛音丰 ...

哈哈,其实,文字也是一种感受的表露,不尽然为说明事理,而是尽量还原感受的形容
下面,详细分版块说说不同位点的差异:
这里再详细说一下204hydra的低频。
还是先说量,首先hydra低频是有扩量的,这个明显能够对比204感受出来。
题外话,之前,听过几段8XR对比其他解码或者界面的录音,每次,非常非常印象深刻的是那个稳固的底盘,那个低频,近些年听过的民用机器,没有印象有这么狠的低频表达,似乎都冲着高频的华美而去,所以,对一个量质双全的低频,还是有所憧憬的。
下面,讲一下,隐与显,除了量以外的一个东西。
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现象,你说,歌德GR10耳塞,音特美ER4,国都平板耳机,K501KK这些玩意,有没有低频?其实有人说,有,喜欢那种质与量,恰到好处,不累赘不拖沓不遮蔽其他,我可以说没有或者太少,因为我平时的听音音量下感受困难,明显短板。但是同样我也可以说有,只是我不喜欢其隐的太深,需要一个我不那么能承受的音量把低频逼出来,所以,这是一个伪命题,它与你的听音习惯有关。
就像ifi power与新英火牛供电hydra,前者是在清晰感,层次感,凝聚感上好于火牛,但是在分量感,温润感,亲和感上是不足的,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就看你怎么玩,如果音量增大,显然ifi电源加持也能有不错的量感,但是小音量聆听,火牛的鼓更像鼓而不像纸盒,只要一点点音量就能感受,如果你说它柔,软,朦,粗,笨,混,脏,糊,也可以的,但是我的感受是,比较而言,我觉得利大于弊,所以我爱新英,换个人,结论可能不同,一个现象两种选择,很正常。
同样,204hydra也是这样的一对,和上述供电的不同下的差异,有异曲同工之处,音量大一点,204可以把你轰飞,但是如果你喜欢浅浅一窥,就能看透心思,hydra莫属,隐&显,你也是一个玩人的调音方式,一种表现理念,当然,你可以用素质来说话,但是我想,我试图再讲细一点,哪怕不尽然正确,仅分析经验与感受。
那么204的低频,和hydra的低频,除了量,我所谓的隐显,还有一个问题,硬与Q弹,前者硬,后者Q弹,硬让人觉得数码音重,也确实有人说204是很数码感的,我表示同意,因为它的硬,感觉相当的明显,挖墙脚般的榨干,90度直角般的急转弯,一棍子捅到底的残忍,他的硬,你“看得到”,我听所有音乐,低频处,204都硬,都直,都砸烂了一般,这算不算没有层次感,该砸一半的时候,不该那么用力的时候,它的表现还是硬,没有变,变化的是低频残响的时间长短,是一个速度差异,一个响度差异,但是,骨子里的DNA,还是硬,就是硬,硬到底。
这里扯一个话题,类似云视听,当然,有的人不屑这个,不过,有个技巧,当你在X鱼或者X宝上看某个产品,带有视频同时有回放的时候,你仔细听,因为这个产品,不同家都可能有视频的,那就是不同的系统,这个其实是一个宝贵的参考,你全部仔细听,就能发现,一些有意思的东西,什么东西?就是隐藏在不同环境下,不同搭配下,共同的DNA,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其实,都躲不过耳朵。我在天马胆机的群里,经常有手录上传,天马的胆机,我自己有2A3耳放,声音特点非常熟悉,那么每次手录,我听着也很有亲切感,虽然系统什么的都不同,但是,如果是朋友放其他机器的录音,也能较快发现差异,所以,借助强大的网际网路,也是一种参考。
那么,violin界面的低频,也有点硬,但是不是那种“看得到”的级别,是听的到的级别,所以,有人指责它的素质低,这个,少点棱角多点圆润,也是证词之一,不可小视。到了hydra,他基本完全隐藏了硬,而用一种更艺术的方式,Q弹来取而代之,所以有人说204是素质界面,hydra就没有人这么讲,就讲他的调音讨巧,这也是原因之一吧,hydra下潜也足够了,丝毫没有悬空感,没有棉花糖感,没有下盘不稳的嫌疑,它是委婉的,婀娜的,狡猾的,如果你追求一潜到底,一锤定音,那么204的锤是没有朦布的,是方头的,hydra的锤子是橡皮的,是圆滑的,是弹力十足的,你找不出它骨头里的刺,喉咙里的梗。
那么什么是真,其实,我没有纠结这个问题,没有摆出喜好,因为两者皆有,所以两者皆聊,现场近来没有听,无法做比较,但是成都音响展,威虹展厅的高端LP系统,我仔细听了,也做了视频录像,而且,我觉得那个录像直接用手机喇叭回放,感受和现场接近,虽然低频无量,放回到自己系统上,反而变味,所以可以做一个不靠谱的参考,但是也可以有的参考意义。
LP下的低频,敲破锣的感受,那个曲子,就是这么直白辛辣,低频,没有Q弹,只有刺与力,有种去的尽,砸到底的触底感,但是,没有反弹,那么204无疑和这个最接近,直接,果断,爽朗,就那么一下,现场感十足。hydra显然有点萝卜干,有点假,有点美化,有点修饰,有点掩盖,有点美颜,但是,氛围感很棒。
成也萧何败萧何,204的低频,在量,质两个维度与hydra的不同说完,世上自有萝卜白菜,有爱真理有爱美,况何是真理何是美。但是,204的低频,真像LP,你说它模拟,这个不错,不过,这两个界面,还真不完美,每个只像一半,hydra的高频,我个人觉得更像LP,那又是另一个故事,未完待续~



作者: 终结者1992    时间: 2018-10-24 19:05
老哥 204新版面板有黑点的,声音有变化
作者: 完颜阿骨打    时间: 2018-10-24 22:13
终结者1992 发表于 2018-10-24 19:05
老哥 204新版面板有黑点的,声音有变化

我知道,我文中提过,我没升级过,但是别人说了,我大致理解那种走向,我不想升级,我用老版本对比的

作者: 完颜阿骨打    时间: 2018-10-24 22:13
讲一下声场,204有点类似T1,正球形声场,但是并不准确,因为T12A3下的声场就是椭圆形的,在EMS下是很正的球形,在RKV下是大一圈的正球形,在其他的放,比如论坛里那个一元试听的兄弟的放下面,是椭圆形的,但是综归,我想说204的本意是提供一个正的球形的声场,不算大,但是有宽有深,深不被宽掩盖,有时候Hydra听到的是在两侧,204听到的是在前后,当然,这个问题,我仔细多次对比,并没有那么夸张,比多了,就类似了,不过,204纵深好于hydra,是必然,hydra声场宽过204也是必然,我之前的帖子里也说过一个可能存在的对比问题,当总量有限,你分配在宽多深就少,声音就平面,反之就立体但是窄,总量可以变么,可以,结相变小,拉远就行,204升级有这个效果,不过我喜欢饱满的血盆大口,所以懒得折腾,不喜欢太精致的针尖,hydra不会举得局促,但是不会有那种冷不丁看到后面的感觉,深度感是弱一些,这个2A3耳放因为牛出比较明显像或者胜似hydra,但是RKV就似204一般,那么你让我说这两个东西的“总量”,额,这个难度有点大,勉强说hydra要多一点,因为他的声音没有那么多泛音,结相紧致一些,听着舒展一些,不过204可以升级嘛,声场大致就这么多料。Vilion的声场,这个界面,素质什么不说,立体感是一流的,注意,是一流的,当时我接上KKMASTER的时候,那种3D感,很是明显。
在分享中高频部分之前,插入一个题外话,就是声音的抓耳与耐听,非常耐听,也就意味着非常平淡,就算英国老头,想要轻松舒缓一些的声音,他那个牛逼的微动态和弱爆的实体感,听上去是没有压力,但是久了还是累于微动态,这个久,要多久,如果沉浸在起伏的音乐中,可能会很久,但是如果持续在单调的喜马拉雅FM语音中,可能不会超过几个小时。KTV的公主和部长,与你聊天的语气,或充满了挑逗,但是用这个方式,换做老婆,你可能坚持不了太久,耐听必然是高端器材的一个重要考量,但是相比之下,抓耳感,代入感,氛围感,更为紧要,在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资金链的对比面前,几乎不会有人关注前者,如果后者就要完蛋,就快完蛋,就快要完蛋,这种感觉,也是难得的体验,地狱般的体验。那么,204hydra,谁更耐听?我只能说各有各的耐听,都对皆错。
204的泛音,其实是一种表现形式,我在之前帖子里提到过,飞起在半空中放波的日本动漫人物的典型动作,有一部分器材的形态是这样的,所以氛围感一流,但是底盘不稳,不过,204稳,它有一个足够硬的低频,其实,个人举得稍微软点,稍微内敛一点,隐藏一点,会更漂亮,909耳放就是这样的,但是人家不,就喜欢直接的直角过弯。在这个基础上,他的中高频,尤其是高频,是充沛的泛音,这个的祖宗,其实这么说夸张了,就当聊天随便讲,是美国音响大牌ARC那个audioresearch,他家解码DAC8我之前用,那个表现形式,绵密,这个词一开始我没看懂,因为我就听它了,但是当我听到更加干净流畅没有中低频肥大但是两端差不多糊的相位传真DAC1的时候,我才理解了这种绵密,非常夸张的弥散表达法层层叠叠,但是不互相干涉而混乱,这个平衡点做的不容易,就是泛音的PLUS版本,空气中都飘着韵味,实绩仔细观察,那个结相细的比针眼还细,但是他的彗星尾巴如此完整庞大,所以,我说ARC DAC8是我理解中这个表达方式的鼻祖,我用204接入,不用DAC8的界面,声音就显得有棱角一些,要紧致一些,低频要硬不少,其实就是2个大的改变,一个是204的泛音虽然多,但是在DAC8界面看来,不够狠,所以声音紧致了一些,严肃正板了一些,二个是DAC8实际有点悬空漂浮,低频不是很稳,但是中低频有点鼓胀,有了204加持后,那个低频有了底气,有了俄罗斯撑腰,牛气冲天,好听么?哈哈,你要所谓的素质提升,加上吧,没事,心里暗示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提升一个档位,你要是不发烧,脑子没有那种常人看来冒着傻气的执拗与执着,那么两者都很好听,或者前者更好听,更自然也不一定,因为人家ARC当时从DAC7升级到DAC8,短时间换下7代产品,厂家就是说他们强化了USB界面,觉得这样USB也可以带来甚至比同轴更好的体验,人家的自信,在我们看来是真理还是谬论,留给用户思考,当然QB9也是一个套路,满满自信只有USB输入。那么用violin界面接ARC的解码DAC8,虽然已经是历史,但是我还是有深刻印象,因为204是后来入的,DAC8机器的癌症,最早是USB口犯病的,所以有了用同轴救命的想法入了204,凡是皆有因果,这个事情其他贴里我也详细讲过,这个不赘述,那么violin界面,什么印象,哦,那就是空,素,就是这个印象,声音马上变得干净水润而缺少纹理、信息量哗啦啦就降低到谷底,整个就清场一样,空荡荡,当然,没有那么夸张,但是也是明显一耳朵,没事,老欧的器材,不是弥散路线的,正好,violin,自带界面,204形成了三级台阶,我开始理解是档次问题,后来更久的时候,还是认为意识形态也有相当的关系,有时候绑架了我们对档次的判定。204的这种声音,其实是没有DAC8那么扩散的,一小团的,发声点集合,他比DAC8的区别,除了没有那么弥散(点阵排布相当紧凑,但是依旧是点阵),还有一个细微之处,就是这些点,没有主心骨,这点蛮有意思,DAC8你能挑出鸡蛋里的骨头,204你不能,他就是打散了点,而不是拉出了主次,按距离或者时间或者某种过程维度,给你了差异,我听了又听,骨头感没有或者非常非常之不明显。
那么通过对比,就能加深理解,强化认识,完善观点,hydra出现。“金声玉振”我掏出这4个字,来形容这两个界面,前者是hydra,不以泛音形式表达,204换过来,还真有点憋,不是闷,延伸不是问题,是泛音憋回去了,像是按住了什么,像剔骨刀,像板画,刻画,入木三分,更能有一种天无二日,民无二主的霸气与从容,线条轮廓素描的非常工整,精准,到位,一心一意,绝不分神,但是该有的也都有。204,玉振之声,其实,我怀疑,我这2界面的形容用词是不是太美,想刨木刀,像水墨画,没有明确的边界,但是也没有明确的中心,玲珑剔透,波光粼粼,碧波荡漾,春心未寻。
那么这里就有4个问题分支:
第一,  谁更像LP,我觉得hydra的上盘更像,因为我听LP时候,声音凝聚感,线条,纹理,质感,一流,丝毫不松散,金石之声。204这里我觉得模拟味不若hydra神似。和低频部分调了个头,这样比来打个平手。
第二,  谁有音染,这个要说就比较复杂,因为什么是染定义要先明确不易,但是,换言之,我觉得用调音比音染更褒义,用表现形态比调音更平和无偏,所以,这两个机器都是普适的,都是正而不妖的,都是放心不翻船的。
第三,  谁更包容,更普适,实绩上,这两种形态,都很包容也很普适,也可以不是,就像甲类电路可以好听,可以难听一样,看你在这个构架下,怎么去做,说几个曝光率高的器材,比较典型偏者两类的(我的感受而已),204派(国都胆耳放,HP4耳放,909耳放,)hydra派(相位传真DAC1,天马2A3耳放)。
第四,  几个伪命题,也是真命题,伪在逻辑,真在直觉。
①更宽松,是泛音多比刻画来的放松安逸舒适,还是信息量少了以后没有满胀感的轻松开阔无压抑?
②更饱满,是紧致线条,高密度纹理,张力带来的声音外的好似一层壳叫做饱满?还是泛音多的发点阵列形态的表现带来的高密度感叫做饱满?
③更素质,是泛音形式有所谓更好层次感,是低频一砸到底更刚正不阿,还是入木三分的刻画,Q弹稳健的金字塔低频更素质?
④更耐听,是如我文章一般的碎碎念,絮絮叨叨似的泛音久听不累,还是言简意赅,心无旁骛,化繁为简的刻画久听不累?
其实还可以罗列很多,类似的逻辑问题,怎么看评测,怎么看故事,怎么看股市,其实,我也不知道,乐呵乐呵得了,往往一说就错了,我的听感分享,如此般来,更是错中错。
再捅一捅?在极致点?实际上,我觉得最受用的两句话,一句是物极必反,一句是因果报应。用第一句来解决这个问题,就没什么可写,但是,还是略说一下,如果做事是先主后次,抓大放小,选声音一样,但是往往人们忽略了DNA,去追那最后一点强化剂,实为可惜,强化剂,像驴子面前吊着的胡萝卜,更,下一台,最,吸引力所有的注意力,但是,本体,冰山却被忽略,一角尤为突出,真是很开怀。
来个彩蛋,裁判violin的中高频,实际上,介于204hydra直接,但是偏204一些的表达方式,低频前面说过,hydra真牛逼,反向行之,亦可到终点,殊途同归,但是二者终究不是全模拟味,violin以其平民身份,获得了最耐听,最糊,具亲和力的桂冠,得来全不费功夫,高处不胜寒啊
声无常态,如果用诸子百家来说,假如204算儒家,接受的人多,那么hydra算道家,接受的人不少,老头DAC的界面算个什么?额,肯定不是释家,小众派调音的一个典型,我,一时间瞎扯不出来,但是,那是一个好玩的东西啊!


作者: 幽灵姐    时间: 2018-10-24 22:26
完颜阿骨打 发表于 2018-10-24 22:13
讲一下声场,204有点类似T1,正球形声场,但是并不准确,因为T1在2A3下的声场就是椭圆形的,在EMS下是很正 ...

赞~

作者: le413    时间: 2018-10-25 09:07
这旧版204那搞的呀?

  现在都是新版的,声音与旧版差很多呢!


作者: 完颜阿骨打    时间: 2018-10-25 16:56
le413 发表于 2018-10-25 09:07
这旧版204那搞的呀?

  现在都是新版的,声音与旧版差很多呢!

还没有升级,就已经很牛逼,就现状写一下
另,转个你升级后当时写的对比:
新版INT204与旧版皆近,但解析大幅进步,空间感的分布也更加有层次,前后纵深不在话下。细节部分的表现更是丰富,再小的吹气声、口腔的舌尖运转,都能感受到...
音质的提升,也象征了声音又更接近了真实!

后续找找,如果有其他人写的升级感受,再补一下,我记得有人写过多点文字版本的。

作者: 完颜阿骨打    时间: 2018-10-26 07:27
le413 发表于 2018-10-25 09:07
这旧版204那搞的呀?

  现在都是新版的,声音与旧版差很多呢!

这次,补完整一点
有人提到新旧204,那么我翻一翻历史:
最强DDC WEISS NEW INT204 全世界第一台,帶搖控器可控音量DDC,毒窟聚會再度發威』:
①我本来已经出掉了hydraz一套专心搞数播,但是为了听电脑里的qq音乐,MP3,看视频,在楼主长期时不时的吹捧毒害下,最后还是买了套新版的204西装,线电还没有到,机器先来的。用的usb是白金星7,bnc到解码是ar旗舰线,电源暂时用的是机器自带的变压器和借来的杂牌电源线。

旧版我很久之前听过几次,已经忘了,新版的话听感和hydraz差别很大,总体感觉204的声音都是前压的,素质较高但迫力也很强,优点是一耳朵的鲜活明快,缺点是在这噼里啪啦的信息轰炸下,听10分钟就有点疲惫,还不太习惯,尤其是我平时听死亡金属黑暗金属较多,本来就是密度很大的音乐,加了204感觉是打鸡血的,速度感上非常非常适合,但长听仍需要调剂。另外和G2数播相比,差距明显,盲听都可以体会到,主要问题仍然是控制不足,声音呆板(相对而言),同时对比发现低频细节少很多。当然这可能不是204一个人的锅,和电脑输出,以及2个系统的线材不同也有关系。

以上是没有101加持的目前情况,之后等线电来了再比一下。

#新旧版INT204差距
WEISS是一间专业厂商,对器材的性能追求是必然的。再有新的技术研发,当然要改进自家产品,故,INT204也有所谓的新版。
.
新版INT204与旧版皆近,但解析大幅进步,空间感的分布也更加有层次,前后纵深不在话下。细节部分的表现更是丰富,再小的吹气声、口腔的舌尖运转,都能感受到...
音质的提升,也象征了声音又更接近了真实!
对比新版204+101 跟jason转盘,界面更偏上盘,jason空间感强,底盘扎实,但是有的港台流行反而204更好听。竟然会有这种事 weiss的升频跟++感觉帮助不大啊,jason对电源线非常敏感,机线根本不能听,还需要热机一张碟才稳定。现在很犹豫是继续入个melco一路到黑 还是放弃界面 搞cd机

新版int204和QA890的试听』:

先说说送去升级的int204  之前的听感网上都烂大街了 我就说一下新版的几个区别
1.1800块钱升级了软件算法 支持DSD128
2.老外给了我一张说明书。。我也看不懂 大概意思就是支持到384(以前是176.4) 但是LED灯不会显示
3.听感方面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跟之前几乎差不多,唯一的改变也是最好的改变就是数码味降低了很多。之前的声音虽然足够鲜活,但是有一种小针尖扎耳朵的感觉,现在新版的声音在保持足够鲜活和密度的情况下模拟味更多了一些
4.驱动方面给了我一张新的光盘,之前的驱动都没法用了。

我的还没升级,所以帖子里是老版本的声音形态,厂家的声音已经很成熟,取平衡点颇为不易,本来起飞放波的调音,就容易低频不足,不够稳实,所以怎么也得扭一下,因此204的低频硬,硬插进来,但是为了不显眼,没有做金字塔形的声音,不然就不是硬,不是拙,而是死了,僵尸声,那么升级,就像T1变T1二代,人家说二代头梁掉皮,唉,初版头梁瘪了,变成一块板,但是不掉皮,不过放心,204升级后不会掉渣,扯远了,讽刺一下制造业的成本递减,升级版如果刺激感弱了,空间感强了,那么在结像的大小和能量感上是有调整的,我隐约记得哪里帖子看到有人说结像小了,声场不在那么紧,打开了不少,其实,结像小了,隐藏了很多问题,女人脸上的化妆,你不能很近的看的,那多难看,一点距离一点美,有人喜欢初版T1,有人喜欢T1二代,有人说那是向市场妥协的做法,880S也是,有人说那是改善进取,顺应听众喜好,也对,自己看吧。

有台湾hiend网站,评价美国ARC DAC8直插USB,还有QB9直插USB的声音,好听,DAC8还多一句,绵密,评价DAC202,weiss总能给人一种正确的声音的感觉,这句话挺有意思,琢磨一下,自己的204就这尿性,所以有人说其呆板,有人说其直接,词汇一换,褒贬的占比就不同。

之于信息量,这个,其实,800那种空洞你想填,204或许算是填的上,T1那种不开阔你想万里无云,hydra或许可以祝你一臂之力,但是我的理解是这样的,我没有从204界面中听到比iphone推小白播放更多的有效信息,是有效,不是那种烟雾般的氛围感,非感觉,那么这个跨度很大,好了,现在有台机器,能听到204听不到的有效信息,牛逼,不得不服,什么某些器材『渡口』第一声鼓听不到,哈哈哈,牛逼,不得不服,什么青蛙叫有的听得到,有的听不到,牛逼,还是牛逼。

音乐是要流畅性的,停止的只有支离破碎的断档,没有整体意义,就算是信息量真大,每个瞬间都要关注大大的信息量,累都累死了,话说力宝声的声音,CD机哈,真的大密度,我觉得有点累,不过不是说它信息量什么的,只是提到累,突然,想到它


作者: 完颜阿骨打    时间: 2018-10-26 21:20
本帖最后由 完颜阿骨打 于 2018-10-26 21:42 编辑

继续
首先是一段听感,Violin界面战204,由于供电指标相同,全部新英9V500MA火牛供电,Violin是5521的DC线口径,204是5525的DC线口径,火牛要一个转换头才能插进204,但是这个转换头也兼容violin,我喜欢转换头里面是U型金属的,表告诉我这种声音不好,我没办法那么龟毛,我说这么多,只想表达,转换头我都用上了,全部供电完全一模一样。

再插一句,我为什么玩新英,玩老虎鱼,玩卷绕,玩ifi,我是想摸一个趋势,找一个规律,当然,顺带看看有没有更喜欢的声音,不过这个只是经验的副产物,经验,无价。

之前,我旧帐号zhyipod写过一个对比,那么这次的陈词滥调是为什么,就是我搭配了原机USB和原机电源,让violin质感更好了,不再那么糊,所以火力全开状态再一战,其实,violin是冲着柔,净去做的声音,作者何尝不能做的更解析,但是人家不是这样的考虑,因为同时期的界面,很多都比它素质了,硬是用了原机配套材质,才有了些质感,不然感觉空荡荡,注水太多,和老头解码的界面还不同,它微动态不行,就是润,净,空,糊,没有纹理。用其他的USB线就水的一塌糊涂,用原配带那个滤波环的就干一点了,好了下面是声音区别。

这回,不说太多,还是用比喻,2个比喻:
①如果说violin是iphone拍的照片,204就是打开照片APP后,选中拍的照片,点击编辑,然后点击屏幕右上角的魔术棒,后的效果,自己试试感受深的不得了。
②如果说204是iphone拍的照片,violin就是你用微信发给别人的非原图,还要放大点看,一放大那种清晰度降低了的感觉,也生动的不得了。
但是Violin是比204要耐听的,老欧就是老欧,圆的字母,weiss,就是weiss,W,无处不解析,哈哈哈,整整13倍实际成交价差异,在声音风格类似,我前文有说的前提下,就这么一个结论。

接着,讲一个故事,hydra每次在烈日下,都能清晰的看到它的影子,有一天,它蹲下身来,对它的影子说,你知道刻在德尔菲的阿波罗神庙入口的三句话都是什么?影子答道:“认识你自己”(ΓΝΩΘΙ ΣΕΑΥΤΟΝ)、“凡事不过分”(ΜΗΔΕΝ ΑΓΑΝ)、“你在/你是/如果”(Ἑγγύα πάρα δ'ἄτη)。hydra对影子的回答颇为满意,不错,真不愧是我的影子,生儿聪颖,敏而好学,但是,不要以为,就你会用度娘,我也会,我的答案,和你有一条不一样,哪一条?!哪一条?!影子激动而又急切,表现的失态,hydra淡淡的说,最后一句,还有一个度娘版本,也是青春万岁作者,共和国曾经的文化部长讲到的版本 :



timg.jpeg (229.77 KB, 下载次数: 37)

timg.jpeg

timg-4.jpeg (225.84 KB, 下载次数: 54)

timg-4.jpeg

timg-3.jpeg (204.73 KB, 下载次数: 50)

timg-3.jpeg

timg-2.jpeg (256.5 KB, 下载次数: 47)

timg-2.jpeg

作者: bluesky76    时间: 2018-10-26 22:44
完颜阿骨打  耶律阿保机。。。。   张兄 你又调皮了
作者: chtomea    时间: 2018-10-27 00:36
int204赢在音响性跟素质比较好

Hydra Z则是赢在自然度
我不太喜欢int204的音场表现方式
Hydra Z虽然类比味是不错 但是整体价格跟素质不过关

最后就是 当dac的水平到了一定等级 这两个东西上了都不会对系统有帮助
反而会变成压抑局限住系统的瓶颈 而且大概超过2~3w的dac 差不多就会感受到了

作者: 完颜阿骨打    时间: 2018-10-27 09:54
chtomea 发表于 2018-10-27 00:36
int204赢在音响性跟素质比较好
Hydra Z则是赢在自然度我不太喜欢int204的音场表现方式Hydra Z虽然类比味是 ...

204更素质感,当然素质也好一些,hydra是个味道机,这个非常明显,不过素质也及格,要求更高只能换。
界面对解码的影响,我更喜欢用嫁接,器官移植来描述,外来构架的影响,我在1千,1万,2.5万的机器上,包括群里更贵的多的器材接204或者hydra,声音都被很大程度上,杂合了界面的特点,有了界面的影子,至于档次和瓶颈的概念,仁者见仁,我换个方式来理解,如果作者强调他的解码的USB口很牛逼,那么你要谨慎用界面,不然破坏了和谐很有可能,当然破坏了可能有惊喜,如果作者没提,只说他的解码多牛逼,那么这个口可能就是一个公版,没有操心,没有什么声音完成度的东西,可能,但不一定,不过在一个CAS当道的年代,USB界面无论机内还是独立的调音水平,或成为音响设计上的必备技能之一。

接下来,我会就手头声音自成一体,完成度很高的GRAHAM SLEE的解码MAJESTIC DAC,搭配204或者hydra产生的化学反应,做一个详述,是瓶颈还是提升,是串味还是味增汤,别人怎么想,我母鸡,但是我的结论可以先提出来,我自己觉得是砸了,我喜欢界面、解码、前级3合一的老头,三位一体,老头的魂就出现了~

作者: 完颜阿骨打    时间: 2018-10-27 09:54
突然,想到hydra的供电,USB的参数,那么有很多玩法,随手拿起一个品胜就干上去,这个品胜质量不错,八十多,用了几年,小米那个又大又重,都是10000毫安时,小米,你的品质,一周就罢工,声讨!声讨!不过,免费获取的,可以免于声讨,但是品牌形象,形象何在?!
对比新英,安和桥,还是那个曲子,熟悉,曾想换个曲子,不行,不够熟,要听出区别,要更长时间。
扯个闲话,现在因为在某群里面听多8XR的录音,对比录音时候,只要用到8XR的解码,声音响起的一瞬间,我就能够听出来是不是8XR,熟能生巧,不论8XR是不是连着界面一起用的,还是外接的什么界面时钟,那个味道刻骨铭心,我喜欢那种朴拙,87年春晚难忘今宵,要做发烧,我还是喜欢有点花色,但是,声音本身,我喜欢那种朴拙,稍微一点滑巧就完了,就靠这个特点,秒识别。

说一下充电宝的供电效果:
电池供电,不论卷绕供204还是充电宝供hydra,都不够活,对比线电,线电温润饱满鲜活,开关电源素质、线条、声场、层次、也很鲜活,这是我的大体经验。
在对比新英火牛中,品胜的声音,低频更稳,最下部分份量更多,更侧重,好线砸下去就粘在底部,脚上有沉沉的镣铐,声音变得死,平面化,Q弹减少,低频不讲鲜活,讲灵活,充电宝显然没有,那种黑白相片满场的心境浮现,那种水中奔跑的阻尼感,那种车轮馅沙泽的无奈,算了,不好玩~

题外话,hydra这个机器壳子很朴素,但是缺少份量,很久不玩避震和脚钉的我,突然想起这个点,就实验了一下,用金刚经、诗经、育儿宝典四本厚重的书,泰山压顶,机器声音马上变化,素质感强化,饱满的下降,注意,这里不是变混,而是变清晰,声音不是下压,而是整体更精细,纤细,但是量感变少,饱满下降,如果再加避震,或者改脚钉(原机就3M那种半圆黑色橡胶颗粒,很简单),或者怎么搞,声音也就不再是hydra原来的风貌,这个变化明显,hydra用家可以折腾,喜不喜欢,看各人。

WechatIMG165.jpeg (124.74 KB, 下载次数: 36)

WechatIMG165.jpeg

WechatIMG164.jpeg (107.67 KB, 下载次数: 48)

WechatIMG164.jpeg

WechatIMG163.jpeg (86.98 KB, 下载次数: 38)

WechatIMG163.jpeg

作者: 完颜阿骨打    时间: 2018-10-27 15:58
在说老头MAJESTIC DAC搭配不同界面之前,讲讲老头这个解码,这个解码我说过多次,要自带界面,自带解码,自带前级,三个都用上,才能三位一体,才能老头现身。
那么引用白版帖子《英国老头Graham Slee新作——小解码Majestic》: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14-7-5 16:58 编辑

下面说说声音特点了。我在耳机系统和喇叭系统上试听下来的感受,这个小解码的最大声音特点,总结如下:

1、声音特别柔润、有一种油润感。很明显这是一台音色柔顺、柔滑、油润的解码器。欧博Ref 8解码器我近期常用,也很熟悉,但对比起来欧博的音色明显偏干。和大多数我们熟悉的解码相比,Majestic的音色都要更油润柔滑,有一种“水灵感”。

举个例子,用Majestic解码时,播放小提琴、钢琴、人声,音色确实都很好听,我觉得关键之一就是其很润的音色。钢琴和小提琴的高频泛音非常“悦耳”。

2、透明度良好,声音通透而不“结块”。这点和Solo耳放是一致的,老头的东西都是通透度良好的,声音不会有结成块、不通透的感觉

3、声音没有压力感、没有侵略性、非常宽松耐听。在和欧博解码的对比中,这个给我印象很深。欧博解码的声音更“挤”,大音压的时候,声音造成更大的压力感,而Majestic解码即使是较大的音压时,出来的声音也轻松无压力。总的来说这是一部声音很宽松、轻松、无压力感和侵略性的解码。

4、Majestic解码的基本声底我觉得是偏厚一些的。我们知道Solo耳放不是一个声底偏厚的耳放,但老头新设计的Majestic解码却是一个声底偏厚的解码。当然,偏厚绝不等同于声底浑浊,前面我说了,它的通透度和纯净度都很好。设计得好的器材,是可以同时偏厚和通透的。 我觉得这个解码保持着一些传统英国机的一贯做法,中频略有加强,人声是略有强调的,给予了一定的聚光灯效果和Solo耳放一样,老头家的器材,重放人声总有着特别的地方。这也是国内器材很难学像的一个地方。

不过我认为Majestic解码的基本音色并不偏暖。这点和Solo耳放一样。基本音色是中性的,不明显加暖。厚与暖并不始终关联,不是说厚声器材都是偏暖的。可以厚声但音色保持中性。

什么样的人会不喜欢这个小解码?或者说它的声音短板在哪里?下面说说我的理解。

首先它的速度不算快。虽然速度不慢,但不属于Audionet那种非常结实迅捷的类型。如果是希望声音如电光石火,起伏干净利落,不带任何拖泥带水的,估计会嫌Majestic偏韵味了一些,速度仍不够快。它的低频有弹性、偏松软(量感健康),但如果喜欢那种拳拳到肉感,就难以满足。

不喜欢声音那么润的人当然也会不喜欢它。声音这东西,口味千变万化,而且很少有对错。Majestic的每个特色都可能成为不喜欢的理由。如果不喜欢润、不喜欢宽松、不喜欢没有压力,就要一些刺激感,或者期望高频细节被突出强调 ...... 这些都不难做到,但不是老头肯做的。

最后,有些人是喜欢“针尖结像”的,我觉得Majestic不属于这种。其实它的结像力很好,但结像不是那种很细小、像针尖样的感觉,而是比较宽松的感觉。如果是喜欢结像很小、很紧致的那种,Majestic也未必中意。

接着说Majestic解码接电脑时的听感。老头真是一个太传统的家伙,Majestic解码器的这个USB口,不支持DSD、只支持到48k,可以说有些鸡肋,但实际接电脑的听感却是很舒服的,我认为这是得益于它本身的声音特点——它柔滑、油润、轻松无压力的声音,恰好有助于消除电脑的数码声,出来的效果非常Smooth、流畅、耐听。我接了个电脑,就用Foobar Wasapi模式输出,坐在沙发上用手机的Remote App操控,轻松地听了好几个小时。

不过,Majestic解码器接电脑听音,在一个地方还是不如CD转盘——声音的饱满度略差于CD,听起来声音稍有些飘。这个没有办法,不仅是Majestic的问题,也是大把USB解码的问题。所以我的评价是:非常柔润流畅和耐听,主观听感良好,能让人轻松地一直听下去,但和CD比的话,还是接CD更好,体现在更安定、饱满。
很久以前的帖子,标黄部分我觉得说的很到点子上的地方,那么稍后我用自己的理解,换个表述形式也来说说这个机器


作者: 完颜阿骨打    时间: 2018-10-27 20:52
在写英国老头的MAJESTIC之前,插播一个内容。

因为之前hydra薄薄的机壳,上面压书声音变化,我就试试原来相位传真卖的那个桐木脚垫,其实就是桐木条激光切下来的圆柱体小木头垫,也不应该说卖,好像一元好几个,后来他不卖了,我这里就正好还有4个,他的东西我很多都有,有部分一直喜欢也在用,但是像这个玩意,还有之前他整的那种可以基本上抛光很多细节的保险丝,好像也很便宜,一买一堆,还有其他一些玩意,我不喜欢,喜欢就收下,不喜欢就完璧归赵。

我找回这4个圆柱木头垫,把它点在hydra的3M半圆球胶垫下面,如图,对比之前的声音,不对味,这个有点像当年我把ARC DAC8解码四个橡胶脚垫上这四个木头圆柱体,一样的改变趋势,当时我想,靠,两万五多的机器,就这种橡胶脚,太磕碜,开脑放不起来,来点脚钉,手边没有,随便整个据说有效果的玩意,相位说这个是做琴用的,桐木,不得了,脑放大开,垫上去一听,差点没吐出来,如今,hydra没有这么难听的改变,但是也同样不喜欢,结像精细化,量感下降,饱满度降低,变得有点硬脆,该浓的地方淡化了,该淡的地方锐化了,Q弹的低频变成一层层,虽然感觉层次感出来了,但是感觉全是渣子腾起,没有一点沉淀堆积。然后就取下来,实验停止,hydra这个壳子,还真敏感,压也罢,垫也好,声音变得不自然,什么是自然,每人标准不同,但是我觉得不顺耳,自己的感受,所以,都不采用。

再看看旁边的204,你也跑不掉,我隐隐感觉你比hydra壳子扎实,觉得你不那么容易受影响,但是我要试试,你投影面积小,哪里找又小又重的东西?突然,一刹那,灵机一动,哈哈,把卷绕电池组压上去,估计1公斤都有了,非常棒,绝对大的变化量,开声对比,结果出来了,糊了,和hydra相反,泛音被压制,相反,相反,相反的结果,出乎意料,没有那种线条变细,结像变小,而是和以形补形类似的思维路径,压住,泛音泛不起来了,有意思,粘在一起来,糊了,分不开了,204原来你也这么敏感。

上述无聊游戏,我得到一个结论,与其说机壳是设计师设计来调音的,不如,不要那么悬,理解为设计师是在机壳的基础上,将其作为一个参量来调音的,其他参数也一样,人家很可能就是机线配合调音的,很可能就是随便的普通民用电源用来接着调音的, 可能,很多可能,也可能不是,所以,完成度要恢复到实验室的环境下,才能100%还原设计师的本意,这个事情,并不龟毛,你说,一个壳子,有什么了不起,里面东西一样,不就完了,反正里面东西,掏出来,放哪里,参数也一样,不好意思,我听起来不一样,我有对比录音,对比录音听起来也不一样,可能不一样的更好听,这个说不准,个人不同,但是我对比下来,我觉得不折腾是最喜欢,最自然,最顺耳的声音,而且,你能测的参数是有限的,自然的法则是无穷的,你何以知道,测不出来的就没有,测不出来的就不必要,我,也不知道,但是我听我耳朵的判断,古之学者为己......

那么,我压书,垫脚钉,或者换壳子,这些改变下,有可能让声音,听起来,和原来一致么?当然,格力空调,曾几何时,有一句非常有名的广告词,我记忆颇深,格力,掌握核心科技!核心科技是什么?是调音的技巧和调到那一步为止的认识,这是除了电路等相对客观,具有互换性、互通性的技术之外,作者的不传之技,什么?你想学?哈哈,可以嘛,『见齐于师,减师半德;见过于师,方堪传授』,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WechatIMG168.jpeg (127.47 KB, 下载次数: 56)

WechatIMG168.jpeg

WechatIMG167.jpeg (220.45 KB, 下载次数: 54)

WechatIMG167.jpeg

WechatIMG166.jpeg (165.09 KB, 下载次数: 56)

WechatIMG166.jpeg

作者: 完颜阿骨打    时间: 2018-10-28 17:38
终于有空来说说老头,之前引用白版帖子,实际上已经说的很到位,没有什么遗漏了,那么这里讲什么好呢?
就说说我对老头这种形态声音的理解,想到多少写多少:

①非常牛逼的微动态(高频),低频老头是蓬松的,但是中高频的那种解析,近乎夸张,一点点细微,都历历在目,缺不刺激,所以是微动态,微微表达,表达最外围的微微的一层,所以不刺激,不那么累,毛茸茸有点,但是那是有变化的毛茸茸,所以是微动态,不是为了毛茸茸而毛茸茸的那种固化的毛绒感,但是如果说它很耐听,还是干不过相位传真,那个声音在很多人看来要啥没啥,但是就是听了让人不想有什么折腾,我亦不知道为何,只知道感觉如此,退烧之声。老头,这里一个非常取巧的动作,既不粗粝,也不马虎,虽然说它柔顺,柔滑,油润,有厚度,但是不是Violin那种滑到纹理减少的方式,细节的交代足够,却只微微一点,薄薄一层,不影响润,不耽搁柔,不阻碍顺,这已经不是不经意间带给你惊喜,让你听到感动,而是时时刻刻,都在光速向你汇报着风吹草动,任何变化都躲不过它的法眼,老头,有点牛逼,可以既不散乱又不昏沉,不过,取巧的做法,大量信息量的涌出,毕竟,还是累,日理万机,无数公案和汇报,作为高层管理者(not me),每天信息量大到爆棚,那种疲惫,用来比喻烧友孜孜不倦追求的信息量,有异曲同工之妙,妙不可言。

②点到为止,意思一下的低频,相对膨松,注意,有个松字,有点肥,但是不过分,也有该有的下潜,并不浮于表面,但是速度很快,下去马上Q弹,形成一阵云雾,不认真的态度,不会觉得一丝硬意,也不会觉得半点笨拙,不拖泥带水,至于低频的层次感,自然弱不少,那是留给够『硬』的素质机的表达。

③有点聒噪,老头最大的声音特点,还有一个,对, 就是那个,哪个?开阔,敞亮,无堆积,其中最主要的是无堆积的感受,但是,无堆积是不可能的,中频聚光灯不用说了,低频的Q弹,本来就是一种卷边明显的特质,但是为什么提无堆积感,因为,老头的机器,是不靠胆味,不靠甲类机那种粘滞感,任然有足够的味道,所以前两者,那种高频的晶莹剔透,那种温润如玉,老头的机器,晶莹,如玉,这种形容是不当的,因为它的『透明度』更高,所以,用碧波荡漾,万里无云,更合适,表达那种,有朋友说的广场喇叭的开阔,无障碍,无拘束的感受,如果你觉得器材憋闷,严肃,刻板,凝重,不够洒脱,那么,换老头吧,老头专治这些问题。

那么,为什么开头说有点聒噪?因为,老头选择的轻描淡写,选择了流畅顺滑,让人总有『嫩』感,总是欢喜,快活,灵动,肤浅而放弃了入木三分,失去了份量,没有了沉着冷静方寸不乱,少了一份静意,谈不上庄重,讽刺,这个解码的名字似乎很庄严,哈哈哈,这是什么流派的起名,易半仙也不会这么南辕北辙,老头的声音的厚度,要分两部分来看,声线够厚,不会意犹未尽,满满一口,这个厚度有,不会只有一点点那种感觉,不论是SOLO耳放,还是MAJESTIC解码,都不属于线条,针尖,属于满满音乐味,满满的浸润,但是深厚方面,就欠实,阳有余而阴不足,表有余而里不足,皮肉好却骨质疏松,年龄大了就这样,易碎,用不够实比不够稳更贴切,无法和素质机有所关联,听久了,就有点燥,有点吵,有点像亢奋、饶舌、喋喋不休、家长里短停不下来,但是你又做在她们旁边吃早点的妇女的聊天,动有余而静不足,老欧的调音就不一样,清、静,憋了半天,终于,吧聒噪的原理给表述出来了,唉~

其他的也就没啥,延伸什么老头都很好,本来他不喜胆机,就不做玻璃罐声音,是不是一流,这个就不好讲,但是不会短板,短板和长板都很突出,上面也都讲了,其实也没啥多余,我自己用的机器,感情色彩都不错,大部分素质偏弱一些,老头机器的声音,感情,我可以说像戏子么?

暂记如此,老头,那么多人熟悉的声音,不容易了,一个大不列颠,洗了多少中国人的耳朵~

作者: 完颜阿骨打    时间: 2018-10-28 19:52

用2天数个小时,熟悉老头的声音后,就比较容易写外来嫁接界面的影响了,下面说说204界面同轴输出到老头解码的化学反应

①这种变化猛然一比,是明显的,是一耳朵能辨的,但是一首曲子,放到一半,就忘了,就这么有意思,就像闻花香,初闻有感,待到准备好深吸一口气的时候,已经折损很多,寥寥草草就略过了。
②虽然如上述,但是再听,仍然可以,挑出似乎隐匿起来的204踪影,只要你想找出它来,它就能被感受。
③204接入后,声音变硬,层次感下降,原来打散的颗粒,粘合在一起,线条感略微增强,低频开始变硬,声音略微规正,204一剂素质强心剂,有那么点改变,但是没有扭转乾坤,反而糟蹋了老头,老头的仙气少了大半,腾云驾雾变成乘坐波斯飞毯,立刻LOW逼了一档,声音似乎开始有硬边,就差一点点,更清楚,更准确,但是那种蓬松感,那种化开的感觉,那种无压力感,开始涣散,压力袭来,风雨欲来的感觉,渐渐萌芽,嫩,无影无踪,童子军变陆战队(电影版),圆领T恤变西装皮鞋,虽然短裤还是没有换。

试完204,再试试hydra,
①更惨,老头彻底被践踏,被污染,首先,上半段,中高频部位,老头特有的化开的声音,微动态,部分异变,化开还是那么大个范围,但是其中部分声音颗粒,偏中频一些的,被粘在一起,结果就像掉队了一样,步兵已经冲上去,但是弓箭手却反向跑,站到投石车阵列中,形成了底部沉淀,顶部翻渣渣的奇特声音,那些渣渣,就像强化的底噪,也没有了微动态,失去核心的外围,动不起来,就是超级底噪,而中间空一段距离,底部再有点沉淀,这是什么鬼,调配失败的饮品,不用吸管,一口喝下去,就是这种脱节感,当然,形容的有点夸张,不过沙沙作响的已经拔掉牙神经的微动态还在太空中,还游离在轨道上,神了。
②还有哪里,还有低频,从一朵乌云变成一根皮条,因为hydra的低频Q弹,量感多,稳实,所以,老头的低频变实,变皮实,甚至有点粘滞感,砸下去粘在地上弹不回来,轻快的,舞动的云状低频,变成了马脸,拉长的下颚快要掉到地面,这么对比,老头本来的低频收的更快,显示出动态,但是hydra的Q弹,要触底反弹,实际要速度上慢老头一步,活跃度也弱一步,是一种非常稳,全频都压着打的风格,阴阳对冲,气态变液态,老头癫狂、抽搐了。
③有没有可喜的地方,有,hydra接上以后,声音更开阔,说明老头的声场还是比较规整,但是hydra就更偏向横向一些,有种16:9的横向感,这个也对比出互相,老头霎那间似乎更开阔,可以大展宏图。

结论,如果说解码是土豆片,界面是上面的味道添加剂,什么番茄味,牛肉味,咖喱味,但是不能撼动DNA,外因不能动摇内因,还是内因起决定性左右,那么在204接入时候,我是想这么下结论的,但是hydra接入以后,结论就不是这样了,我觉得有点55开的感觉,界面几乎动摇了界面解码一体机的根基,因为变化太大,就老头而言,不够实,这是两个界面怎么也没有补上的,最多改善了一部分,但是其他部分就面目全非,话说君子阿波罗CD机用的解码和老头一致,声音也是大又空的风格,似乎有点什么关联,总之,不论204还是hydra接老头,都四个字,不伦不类,不三不四。

纠结于界面能提升多少?其实这个案例也不能说明什么,假设中,如果解码是素质机,加204就更棒素质,如果解码本身界面更好,那就没必要接了,不过,这都是假设,风格的冲突,更像是文化的冲突,观念的冲突,意识形态的冲突,影响了更多的其他。那么,如果是味道机,更容易变味哦,尤其味道独特的机器,就不要在意那点点素质缺陷了,有得有失。

那你说界面+相位传真DAC1的组合,为啥我换那个组合都觉得OK,一看机器的完成度,相位的界面,基本就能响,他自己也不建议用,老头的界面,殚精竭虑,所以,如果机器本身界面够好,比如作者吹,或者作者就这么用的,那么就需要很谨慎了。二看机器的声音风格,如果是那种万里挑一,未曾见过,有很是不错的风格,不好意思,剑走偏锋,容易翻车啊,大众情人,芸芸众生,相对稳一些,淡然渡此生~
作者: massage    时间: 2018-10-29 20:37
发了个帖子给楼主试试
http://www.erji.net/forum.php?mo ... &extra=page%3D1
我这帖子不是给精音做广告,只是展示下HYDRA Z加超级电容声音的变化方向,800的界面大约等于HYDRA Z,电源比HZ的原配电源好声一些,最终会得到完全不一样的声音。
作者: 完颜阿骨打    时间: 2018-10-30 21:19
massage 发表于 2018-10-29 20:37
发了个帖子给楼主试试
http://www.erji.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127413&extra=page%3D1
我这 ...

这个听过了,也在那个帖子说了我的感受,大家也都可以听听,对比一下挺有意思

作者: 完颜阿骨打    时间: 2018-11-1 21:30
关公战秦琼?

WechatIMG174.jpeg (192.98 KB, 下载次数: 44)

WechatIMG174.jpeg

WechatIMG175.jpeg (295.86 KB, 下载次数: 57)

WechatIMG175.jpeg

屏幕快照 2018-11-01 下午9.25.25.png (228.07 KB, 下载次数: 57)

屏幕快照 2018-11-01 下午9.25.25.png

作者: 完颜阿骨打    时间: 2018-11-1 23:15
一开声就震惊,鸡皮疙瘩没有起,不是2代EVO,不好意思,没有,真没有起,没有时钟加持,起不来,但是震,精,了用几个词汇堆叠一下:
横扫千军;
张飞;
项羽;
甲状腺亢进;
不修边幅;
大大咧咧;
鸡血;
兴奋剂;
肾上腺素;
玄武;
蛮族;
飞沙走石;
动次打次;
沙漠风暴;
惊涛拍岸;
嘶哑嗓音;
荆棘;
少年闰土;
撕心裂肺;
朴实本真;
字正腔圆;
血气方刚;
群龙无首;
推土机;
火车头;

作者: 完颜阿骨打    时间: 2018-11-2 09:55
听了一晚上,各种类型音乐轮着搞,然后,可以抒发一下,相对准确的表述一下,这个hi脸玩具的特性。
这个东西,拿到实物,其实实物比想象中的要大,长度一个手指头那么长,挺有分量,其实就是那个RCA头子用的比较厚,不像有的莲花头就是一层薄皮,用力插拔都可能歪掉。外部塑料也比较扎实,感觉还是满满的分量,不是轻若无物的环节。
声音,重点是3点,第一,没有修饰,如果要更客观点,就是几乎没有修饰;第二,素质感很强,不软脚一点都,有气势有框架(不是那种外围线条,是整个声音立的起来);第三,高频段位置能量感强,似乎有点甲亢的感觉,但是不是能量堆积,就是有点亮,有点凸显,有点强化,有点抢镜头,有点不得不在乎。
这让我想起几台机器,何庆华那个NFB6,好像是这个型号的耳放,天马2A3胆机原配管才拿来开声时候那种初始状态,RKV,美国ARC DAC8解码,不好意思,你们都被我想到了,但是,最接近的,是何庆华那台机器,其他2台胆放,2A3各种管换掉后,粗就无影踪了,RKV的粗是刻意为之,不是散放的粗,是结相中心有主心骨,极强的质感的“粗”,也是一种粗,DAC8这个,价格相对很高,又是经常上台的机器,怎么可能粗?它其实是最不粗的粗,是艺术化的求真,它淡化了粗粝的能量,硬度,刮耳感,但是保留了声音原貌,没有打磨,没有抛弃声音的要素,有点类似于雾化的效果,难听部分的能量感削弱,表达形式有技巧,但是信息量没有丢掉,不是简单粗暴的砍去,这个的验证,我在对比相位传真解码DAC1时候,就发现了,因为同样接2A3,前者听着粗,后者听不出来,就是直肠子机器对应直肠子机器,状况就出来了,相位,取巧处理了粗粝感,其实都是PSARC和相位不一样的技术处理,但是仔细对比,有效信息量都不差,不同厨子做菜,料用法不同。
力大声粗!力大声粗!力大声粗!力大声粗!力大声粗!力大声粗!欧耶!
器材,每每听起,对于我来说,总会有一定概率“报错”,就是在不同音乐的蹂躏下,不经意间有一丝厌倦感产生,脑子里跳出一个BUG,突然觉得不够爽。
这种情况出现是概率性的,不同器材的概率不同,概率大的器材,我理解为不稳定听感,不见得不好听,可能狠抓耳但是不耐听,但是不稳定,就不能用来退烧。
相位传真,以其对我而言极低的bug爆出,被我一向推崇为神一般的机器,要什么都没有就是一听就不想折腾,不报错的机器,而且这个玩意,真是君子不器,你喂它什么界面,他就表现怎样的一面,每一面,都可圈可点,都有不同特色,都不出怪味,感觉像个万向节,像个和事老,没有自己的脾气。但是老头,就不是,一旦不用自己的界面,就给你脸色,那个难看,实在不忍,到时候也试试Hi脸接老头吧。
界面而言,从上述爆BUG的概率而言,hydra是第一梯队,概率最低,包容性最好,最不容易在不同音乐切换时候翻车,vilion204是第二梯队,vilion有时候觉得素质不够,如果换周边,它会表现出类似柏林之声那种泥鳅般顺滑的声线,但是没有那个特殊渲染的高频,就会让你觉得空,万里无云,背景奇黑无比,信息量少,寡淡中立不粘人的音色。204就会觉得有点刻板,有点硬,有点为了素质牺牲柔顺,有点教科书,有点书呆子,有点墨守成规,有点不够优美,不够洒脱,不够浪漫,不够……,那么hiface2就是第三梯队,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任何音乐形态,实际上面对各类音乐,它总有可听的一面,总有中奖的概率,多少而已,那么hiface为什么是第三梯队?它的优势在哪里?推测它家的东西是什么DNA?以及如果对他进行改善,后果的推想?待续~


作者: 完颜阿骨打    时间: 2018-11-2 14:54
M2TECH hiface,我要反复说的是,有其父必有其子,它的其他子,也不会跳出这个圈,不会跳出这个味,那我要不要补上一句,养不教父之过,可以也不然,什么叫不教?没有像204那样的精致化算是不教么?

换一句话,一娘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这么一来,就破解上面的魔咒,EVO TWO二代就能够另立门户,南面称王,可能吗?没听过,不能下定论,但是,我上面两段的逻辑,究竟是谁,我只能给一个支点,大家自己论坛搜索,就能有所得,我,已经有所得了。

不过,hiface这个DNA,这个形态,如果继续走下去,依旧是可圈可点的,也是不错的玩具。

204接近的形态,是声音的泛音,但是,泛音用在204上尚可,用在hiface上就有点不准,如上文述,204的泛音,实际是中间没有主心骨的,ARC DA8的声音中点,可以找到那个原点的。Hiface的声音也是没有中心,没有骨头,没有主干的散放的,但是,太散了点,不好叫泛音,是散的一地的,有点缺乏管理的散,但是204明细是有意管理下的散,这就是最大的区别,所以说204是精致的,柔雅的素质机,因为它管理了原始状态,让其稍稍聚拢但是没有拧成一股,没有像HYDRA般的,收拢,刻画,另一种玩法。野生放养奥特曼,M2TECH hiface,基本毫不修饰,本真还原的细节表现。所以204显得精致,其实,说精致的时候,就隐含着本身的粗粝,本身不粗粝,何来精致,就像夏天热,空调下的感觉,凉爽,但是如果本来不热,何来凉爽之谈,没有彼,何来此,看到彼,想到此,跑不掉,一体两面。

所以,204,素质,hiface,粗。或者委婉一点,204hiface都粗,粗的不一样。文字对于意思的表达,实在影响太大。

再说hiface的高频,确切说是中高频,有点提劲,有点阳亢,有点兴奋,有点不能忽视,有点不那么意大利,可以说是阳光,但是那也是加州的感觉,意大利声怎么能那么进取,那么儒家,204就有点阴亢的感觉,那个低频,确实来把劲,下盘插入了生猛的要素,不过这种类型的声音,很难见到,至少,我只在204见到了,8XR是自然的气势,那个得来全不费功夫,我以为,最佳,最亲切自然无修饰,是不是最高境界,看个人定义。

Hiface这个东西,还有什么特点,没说完的,就是第一,不缺感情,但是不着重感情,不抓耳,不冷淡,中性,狠中性的中性,没有问题,没有优势,乐器欣赏,其实挺好。第二,因为散放的结相,所以很饱满,甚至,有点过于饱满,但是,你想问声场?我其实听了半天,声场没给我什么印象,也就是没有什么憋屈,或者开扬,属于正常,没毛病,不夸张,不突出,不刻意,不是特点,不关痛痒,那说它干嘛,和其他比?或许比204略大,没有hydra那么横宽,但是不是提及的对象,没有进一步详述的必要。

饱满,切富有层次感,虽然质朴,但是不失细节,这里很难取舍,一方面,觉得声音应该更“完善”,自工序完结,应该对消费者更“负责”一点,一方面,这个东西,没有改变原状,真实直接,没有偷梁换柱,没有瞒天过海,是一种对消费者的尊重,一种战地记者般的残酷写实,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唯大丈夫能本色。
在听乐器时候,除了不够顺滑外,一口吃的满满的,绝不软脚,富有细节、层次,这个东西是不错的,小提琴有空气感,钢琴大XX落玉盘,不是珠,因为不够圆。小号,也不会觉得声音薄,反而,信息量完整无缺,但是,如果稍微把吵耳的位点,再略微委婉一点,完成度就很高了。人声方面,这种饱满与质朴,有时候,感觉有种横刀立马额度哽咽,在某个频段的声音,有种并联过多的横宽感,如果要更精致,要更圆顺,要更立体,就要抹杀掉这种大口型,要减少横款卡在喉的量,一点点,就很完美,就是美式人声,不是日式妖娆,铁三角啊铁三角,终有一天,我会欣赏你的美。

Hiface的实体感因为饱满,很好,但是和GRAHAM的厚而不实不同,它是稳实的,有质有量有嚼劲,但是和HYDRA的底重心,金字塔设计不同,他是中性的,三频均衡的,健康的,阳光的,奔放的无拘束的,说道拘束,204有点,没有办法,不粗粝,只能拘束着,夹着尾巴做人。北欧那种一天到晚室内的抑郁生活模式,成年缺少阳光灿烂,四季如春的气候条件,憋啊憋出了器材的那种什么精致,什么贵气,什么怪力古董的声音,亦可说什么普世难寻的美妙,但是,大气磅礴,一江东去,翻云覆雨就没有了,儒雅,也用的不贴切,精致或许是比较普适的描述,那是什么好地方,天上人间,那是什么破地方,人间地狱。

还有什么么?没有了,hiface2,就这些了,没有花巧的东西,讲到此刻,基本已经解构完毕,其貌不扬,却能一语惊人的东西,最后,你要说它和部分国产的差异,如果我说安定感,会不会打脸,实际,这里我还是想讲一下的,我理解的安定感,是一种很隐身的,很置后的,深藏不露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受,不是听到的东西,是细细的思,不是刻意的想,是直觉,不是感官,是能够让你久久不腻的品质,不是让你评价背景黑不黑,声音混不混,高频刺不刺,柔不柔顺,不是这些,是暗藏的躁动不安,这个hiface2没有,其他,皆可谈。

如果对它动刀,很有可能一刀下去,变成个204,就是低频,不要搞太硬,或者说一刀切,不能不硬,额,这样就难以完美,所以,如果独立线电,或许会凝聚一点,加时钟是不能了,晶振升级还是可以,再精准一点,但是204那种捏饺子皮的合并了部分发散,是不可能了,或者少点发散,趁人不注意,干掉几个队伍中落后的,周边的,也是可以,或者柔化外围,也行,但是,究竟和hydra不沾边,究竟是素质派,究竟是数码音,究竟DNA难以改变,画风不变,水准提升,萝卜白菜,优点在于本真,直爽,不阿谀奉承,没有阿Q精神!


Hiface2与其他界面的对比,与老头解码的搭配,下回分解~


作者: okcomputer    时间: 2018-11-2 15:40
完颜阿骨打 发表于 2018-11-2 14:54
M2TECH 的hiface,我要反复说的是,有其父必有其子,它的其他子,也不会跳出这个圈,不会跳出这个味,那我 ...

这段不错,虽然设备不同,但有些相同的感受。粗和细、规整和粗放、控制和放松、拘谨和随意,不太讲究反而能听到更好的音乐。

楼主的文字让我突然想起了mvw兄,楼主是作家吗?

作者: 完颜阿骨打    时间: 2018-11-2 16:05
okcomputer 发表于 2018-11-2 15:40
这段不错,虽然设备不同,但有些相同的感受。粗和细、规整和粗放、控制和放松、拘谨和随意,不太讲究反而 ...

业余吐嘈,作家这水平饭都吃不上…

作者: 完颜阿骨打    时间: 2018-11-3 08:27
三根数字线,绿联卖的最多最最便宜,相位的东西销量看不到,但是绵延不绝,vovox的线,淘宝上越来越少,没有当年勇,价格都找不到了只有同轴线基,猴子那里305一米,不过毕竟vovox,加了原装头子,价格就昂起头了…

WechatIMG177.jpeg (371.61 KB, 下载次数: 59)

WechatIMG177.jpeg

作者: 完颜阿骨打    时间: 2018-11-3 08:28
相位传真这么描述他的同轴线:
常规的同轴线用中心导体做正极,屏蔽层做负极,中心导体一般是单支实心铜,这个传输是没有太多失真的,但是屏蔽层做负极,要负责传输回路信号,这里面的失真是相当大的,编织屏蔽金属网传输高频数字信号,信号会在编织交叉的铜丝间无序流动,这会带来信号的混乱传输,在越高级的系统上,对听感影响越大,这在同轴结构是个很难解决的问题。
专业领域有AES平衡数字音频线,特性阻抗是110欧姆,平衡数字线一方面是长距离传输能降低干扰,另一方面正负极是双绞对称结构,信号传输更加有序,而不是同轴线的负极那样的编织铜网,这能够改善高频信号传输的无序性,理论上更好,一些民用高级转盘和解码也配有平衡数字接口。
另一个影响数字信号线的是绝缘材料,PE,发泡PE音色上都有干涩火气大的问题,无论用在数字还是模拟音频都不是最佳选择。目前最好的是发泡特氟龙,这种材料是特氟龙充满了气泡,有接近空气的介电常数,但是能做发泡特氟龙的厂家全球都找不出几个,用在没有销量的音响线上,还是算了吧。可行的只有不发泡的特氟龙,介电常数稍高,但是音色最好。

基于以上的理由,抛弃同轴结构,采用对称结构,以平衡数码线的思路来做普通数字音频线,选择导体和绝缘层的尺寸,公式计算的阻抗已经基本接近75欧,绝缘层采用特氟龙材料,这款低失真的对称回路数字音频线就这样诞生了。

声音特点:宽松,稳定,高密度。

狐狸糊涂发烧堂这么描述VOVOX同轴线基:
被世界三大音响品牌Fm Goldmund Soulution共同推荐 被著名的老虎鱼 KKV唱片公司作为御用线材供应商。三频均衡 染色少 音场大 声音朴实不矫揉造作 北欧风格注重乐感
这款数字线非同轴结构,但是两芯加屏蔽方式75欧特征阻抗,适合RCA和BNC数字线使用,特氟龙加纯棉介电材料,外层使用VOVOX专利超轻超耐磨天然织物材料。
难道是巧合?!听听看~


作者: 完颜阿骨打    时间: 2018-11-3 09:59
他人评价,摘自《12个品牌30条平价线材的使用体会
initio ic protect同轴数字线,貌似vovox停产了initio系列,一段便宜又好声的历史过去了,这个评测来缅怀initio系列。这款数字线带来的声音是标准的initio审美,差不多的素质,恰好的节奏感,恰好的厚度,一般般的透明度,简单说这个线就是好听,愉悦,切换到jps立马感受到素质不如人家,但是换回听依然有让人忘记一切的乐感,它好像在一直劝你好好听音乐别再折腾了,initio几乎全线产品都有一定程度的山洞音,缺点是听起来不干净,好处是音乐层次感立体感都要比jps等更好。


我的感觉:
三条线中另外两条,相对比较熟悉,一条相位,一条绿联,之前比过,但是一直用贵的相位,么用便宜的绿联,其实不公平,绿联声音很是润,相比之下相位就要干一点,似乎更清晰一些,更纹理一些,更HIFI一些,这个数字线的改变和传统意义上的糊不一样,感觉是在加水与脱水之间开展的,然后声音的改变是因为这种变化带来的连带变化,当时对比专业同轴线美国BELDEN百通线,后来我留了一根声音很正的蓝色百通,就是硬了一点,那个加奈美的大粗红太夸张,声音相对蓬松,当时还是在benchmark DAC1上的对比,就把加奈美拜拜了,留了百通,那时候对比过相位传真和绿联还有百通,跑题了......

相位传真没有山洞音,但是VOVOX有,比较明显,和别人评价一样,我记得当时淘宝买VOVOX电源线,在这个牌子火热的那一阵子,似乎俱乐部之前有阵子,真是很狂热,又是脚钉,又是各种线,线基团购,现在回想起来,有点似传销般的狂热,但是现在冷了,冷的那么彻底,让人都有点不习惯,论坛死水一潭,偶尔鱼儿冒泡,俨然冻住了,不若当年勇。后来听VOVOX电源线,我觉得对比VOLEX真是差异大,这两兄弟我经常混淆名字,但是一听声音,一个宽厚温润,一个针尖精致但是有点扎耳,一个hufi重口味,一个HIFI素质感,我立刻受不了,退了VOVOX电源线,留下了一个硬,针尖结像,钢丝声线,还有线本身就细又硬,所以就留下这个印象,不是我的菜,可能听多比它更HIFI的朋友,觉得它很宽厚。

还是引用《12个品牌30条平价线材的使用体会》,别人对其评价:
initio电源线:这条电源线的声音是最能体现vovox品牌声的一款线,它包含了sonorus等专业线的一些特点,又加入了发烧友喜欢的hifi元素。在这个价位上,initio的乐感和中性非常突出,而且有说服力,可以说是它值这么多钱的地方。它全频段都很清澈,结像安稳,速度略偏快,节奏感好,但是不影响它的泛音很丰富,比较有意思的是它的乐器色彩鲜明,同样播放一张三重奏,initio下的钢琴更加“钢琴”,提琴更加“提琴”,辨识度一流,这样的结果是其中性的特点的作用。如果initio的线条感再控制得好一些,少一份硬朗,多一份松软,会更好。这根线用在小功率模拟器材最适合,数字器材也不错。

不同人的表述,真是差异很大,俗话说文过饰非,评测看烧脑啊,哈哈哈,仅供参考,仅供参考。倘若是仔细思量,能够发现共通处,妙不可言,拍案叫绝!

我感觉,同轴线,绿联最随性,没有什么感觉,音乐流淌,所以我说你最珍贵,因为某种意义上,能让人有器材感的器材都是垃圾,越有折腾想法越隐含着躁动,无形存在的才是圣材,不是器材,是灵魂不是零件,反过来讲绿联就是辣鸡,它不素质,相位,不容易翻车,相对干净,相对清晰,相对中性一点,可以说发烧入门,初窥门径,也可以说点到为止,知止而后勇,平衡把握的挺好,不过分,但是还是有压迫感相对绿联,这个免不了,不是很多,那种韧劲的线条感,是压力测试最好的工具,你说有牛筋味也好,但是久听一定被绿联干掉,因为累了,声音有压迫感了。VOVOX声音中间有非常细小一点,非常亮,能量聚集,和他家电源线一样,但是电源线的山洞感我忘了,印象最深只有一点,其余早就随风而逝,那么或许,也有一点,但是不记得了,那个能量点如同白矮星一样,紧紧抓住你的耳朵,质量密度聚一身,带着其他的小弟形成一个完整的结像,小弟弥散在其周围,相对还是比较紧致,但是不是散放的结像,不是并列的平行的泛音,是有主心骨的玩意,ARC DAC8解码的感觉,但是没有那个机器那么夸张的弥散,形成了绵密,没有,所以清晰,所以稳定,所以针尖太细,还弥散,出了山洞音,形成了声音风格。

说完了,DNA依旧存在于VOVOX各个角落,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然而相位和绿联不尽然,他家产品不同的有不同的风格,不够一以贯之,无是非,无好坏,皆然

作者: 完颜阿骨打    时间: 2018-11-3 10:00
相位的线有方向他用单晶铜的,那个旗舰信号线,正过来,翻过去,感觉都有点像两条线,顺之则喜,拂逆则啼。
信号线他是建议拂逆来用,更好的素质,更精致,更针尖,更弥散,更有规模感,更缺少稳实,更起飞放波,反之就是更饱满,圆润,柔顺,声场没有拂逆的大,也没有拂逆的那种hifi感。
同轴线,类似,变化没有那么大,但是顺之HIFI,拂逆则润泽,少干燥,少纹理,看来还是单晶铜在里面......不过拂逆后就接近绿联,但是声音还是有主干,绿联是润的水龙,没有一丝硬,不会一丝累,但是不提起一丝劲
有意思,一线2用,玩具~

WechatIMG178.jpeg (228.13 KB, 下载次数: 61)

WechatIMG178.jpeg

作者: 完颜阿骨打    时间: 2018-11-3 10:49
下面回到正题,说说老头解码自己的USB界面和M2TECH hiface2 界面的绝配,珠联璧合,如鱼得水,天人合一,犹如俄罗斯方块,正好落了下来,然后对接到一个完美的空位,那种,暴爽时刻,难以形容,我用了一晚上,才梳理出思绪,整理出能够文字表述的方式,共享于下。

音色,老头和hifce2都是冷色调,说它中性,什么叫做中性?很难定义,因为世界皆比量,都是比,那么用家里的日光灯颜色,就很形象,一派是暖光源,一派是冷光源,基本卖灯那里一站,你就知道了全部,老头和hiface2都是相对的冷光源,但是不冷漠,显得肃静,显得客观,显得没有那么上身,那么粘人,那么拥抱,而是静观感,那种洞若观火的却又不引火上身的妙处,所以调性一致。

低频,老头的界面自己的低频,是写意的,是蓬松的,是不清晰的,是hufi的,接了界面,低频层次感有较大提升,这个hifi几乎立杆见影,但是,不硬,不像204,下潜比老头自己界面略深,还是可以听出来,然后就是量不似HYDRA,不是金字塔,比老头略少一点,不影响啥。



hiface2的那种饱满,到了老头的majestic解码,就变成了实体感,这个是英国声变美国声的过程,我犹如听到了黑莓alpha界面,实际没有听过,鬼扯的,但是看人家写的听感,再联系自己的所闻,真有几分神似,拳拳到肉,饱满大气,口型偏大,然后,就是缺点美式热情,但是它有它的绝招,我不是说过hiface2的中高频有点亢,有点提劲,所以,虽然不热情,但是很主动,前压,不想老头那么没有压力,那么绅士,那么儒雅,那么文质彬彬,而是多了点蛮霸,满脸横肉,后脑肉纹,脑瓜肉。老头如同一阵云雾,加了hiface2如同一块凝胶,终于稳实,终于没有遗憾!

所以,这个小玩意嫁接老头的嫁接之声,已臻化境,微动态略没有那么明显,因为中间实体化,所以是对比而言的感受,但是似乎查缺补漏了,低频更健康,正规,奔流,中高频有嚼劲,不再看似厚实际有种薄感,气态变液态,这是我的喜好,我不喜欢太飘逸,我喜欢脚能踩在地上,那种大腹便便,稳如泰山,也能欣赏,也不反感,但是不是追求,追求及格以后都行,怎么办,这样是不是无法升仙?

但是,只有绿联,可以做到如此,其他都会觉得有压力,有隐隐的硬块,有能量堆积,其实,不是堆积,哈哈哈哈哈哈,多少次,这个词,成了事也误了事,是能量聚焦,凝聚,声线不够洒脱,被拧了,被锐化,被凸现,被压缩,被牛筋,很难听久,听久听出破绽,听出难听,听出胸中赘块。可怜的204,可怜的hydra你们为什么不能撑起老头的半边天,你们的调音技巧是什么,通过不断比对,这里有太多的思量,有太多的悟,留给读者,但是在比对的照妖镜面前,所有的声音形式都会明朗,都会拼图般的得到最后的完整,挖出魔法门之英雄无敌中的圣器。

很爽,先去听线,再写就简单一些,不然,还是略有缺陷,还有遗憾,现在没有了,那么如果hiface2换他家EVO(TWO)会如何,会不会更好,再加个时钟吧朋友,再加个原配电源吧,再加个器材架吧,再加个棺材盖吧,我母鸡啊,这是个概率事件,DNA很可能一致,但是神似不代表形似,hiface2的所谓缺点,也是它全部的有点,我所失去的一切,就是我得到的所有,虽然你死了,但是你的歌我听进去了,换一个EVO,能不能出翔,能不能 撑 起老头,换一个角度,能不能不长这个草?问题这么一来,就很有意思了,跳出来,完事清,一切不管,好了!

孟子曰:人恒过,然后能改。发烧中有无数次,我遇到欢喜,然后长草,然后乐极生悲,然后物极必反,然后翻车,保留当下的美好,是一种困难,也是一份可贵。当然,我们仍需苟日新,仍需挑战自己的欲壑难填,那么可以把这个hiface2升级一下,整的可以独立线电,也会更立体,更层次,更高水平,上EVO呢?姜太公钓鱼~

最后,给两张他人言,其实这个品牌的他人言很多,这里仅仅针对hiface与EVO的对比,找到为数不多的2个,两个完全不同的,用来正三观!

屏幕快照 2018-11-02 下午8.43.10.png (94.5 KB, 下载次数: 55)

屏幕快照 2018-11-02 下午8.43.10.png

屏幕快照 2018-11-02 下午8.42.52.png (91.35 KB, 下载次数: 64)

屏幕快照 2018-11-02 下午8.42.52.png

作者: 完颜阿骨打    时间: 2018-11-3 19:38
曾几何时,我以为204和hydra就是界面的两极,但他们却让老头难堪。hiface2,不容易开脑放,实际听起来也有点野的东西,居然能填充满老头。
而老头,拥有强大的包浆能力,就像玩手串的那些童鞋,玩玉的那些朋友,每天摩挲自己的心头喜一般,我很是惊讶,很是欢喜。
器材的搭配,无限可能,抛去成见,用一切可以用到的东西,无数组合,借助一些经验,能够出有意思的事情,前提是舍得折腾,钱和时间。


下面再讲一下硬盘盒子,这几天硬盘状态不稳,我就买了一个硬盘盒子,淘宝上480的那种,具备雷电1代和USB3.0的接口,是厂家清货产品,但是经销商后来拿出来低价卖,其实也不低价了,480的独立硬盘盒子,够贵了,这个硬盘盒子,店家还专门印刷了贴纸,我拿到的时候,原装贴纸上有三道刀疤,我问为啥,店家说就像打口碟,我懂了,但是店家还印刷了新的贴纸,真是用心倍至,东西本身感觉很重装甲的样子,硬盘固定到盒子装配完毕,一共要十几颗螺丝拧紧才行,当年应该是很酷的产品,也是大厂风范,如今沦落至此,我电脑是老iMAC,USB2.0速度实在难忍,所以就把迷你1394和雷电1代口,各接了一个硬盘盒,这样快一点,也腾出USB口整天玩界面用。

我用MAC专用正版播放软件,AUDIRVANA,然后同一音乐文件安放在两个不同硬盘,两个硬盘都是西数绿盘,一个1T,一个2T,都是64MB内存,我喜欢安静,所以就都绿了,然后,同样用新英火牛给两个盒子供电,线电的36W,巨大的火牛,稳稳的功率,其实我看硬盘上的电流需求,才0.55A,我是被开关电源骗了,实际新英火牛整个十几元的12V小功率也够用了,又不烧开水,开关电源的功率正如晶体管取代电子管一般牛逼,然后,切换来放同一首歌,传说中的『成都』。

结果比较明显,但是我不知道是归功于谁,也比较出乎我的意料,因为差异可闻,比较明显,那个黑色硬盘基座比较混声音,混响多,听着轰隆隆,在某个中低频段,量感太多了,但是雷电口的硬盘盒子,声音清晰,干净,低频该有的也不少质量,就是那种混响要少不少。

那么就是硬盘盒子的差异,原因,我只能想到一个,就是硬盘的避震,那个立式的硬盘座子,硬盘不固定的,我猜,应该是这个问题,那么读盘,雷电快于1394,晃动情况下读盘时间还长于不晃动的,可能这个负面因素带进去的量更大,如果雷电接的是硬盘基座,可能会介于今天实际测量的两个结果直接,因为快,晃的效应可能会少一点,当然,上述纯属猜想,但是我没有办法避开震动环节,只看接口的技术原理来得出结论,我也不懂,只是你可以试试硬盘强化避震后,有没有朝着这个方向走的效果,之于接口,太高深,而且很多CAS不是这样的,所以也没办法说什么。如果这个理论成立,那种介于硬盘座子与拧紧固定的硬盘盒子间的硬盘『盒子』,就是介于两者间的效果了,当然你要说1T绿和2T绿,生产时间,什么的,那我也无奈了,无可奈何花落去~

WechatIMG179.jpeg (284.78 KB, 下载次数: 98)

WechatIMG179.jpeg

作者: 完颜阿骨打    时间: 2018-11-3 19:52
至此,这个帖子也讲完了,18天,更新24次,近3万字,截至11.3 19:51:20,阅读量1900,回复52,是以为纪念我最长之帖~
作者: wjy640    时间: 2018-11-3 20:07
楼主玩的好嗨,问下什么叫山洞音?
作者: 完颜阿骨打    时间: 2018-11-3 20:16
wjy640 发表于 2018-11-3 20:07
楼主玩的好嗨,问下什么叫山洞音?

就是类似在山洞里说话,然后,有四壁感,有局限感,虽然仅仅一点点而已,原来天龙的木碗,好像也有,忘了哪个型号,封闭的耳机容易有,不过现在的机型都没了,产生的原因不同,线和耳机当然不同,但是感受类似,殊途同归

作者: windu    时间: 2018-11-3 22:32
有hz吃灰中...
没有电源开关 不知道如何待机
作者: hatv    时间: 2018-11-4 00:49
windu 发表于 2018-11-3 22:32
有hz吃灰中...
没有电源开关 不知道如何待机

50包邮解君愁
作者: windu    时间: 2018-11-5 10:58
hatv 发表于 2018-11-4 00:49
50包邮解君愁

听到你这话 我更愁了

作者: 幽灵姐    时间: 2018-11-5 11:18

作者: 竹弦-1    时间: 2018-11-7 05:23
洋洋洒洒三万字,非常详细,对想升级数字界面的人来说很有借鉴和帮助。辛苦了!
作者: 完颜阿骨打    时间: 2018-11-14 22:14
有点新发现,更新一下
新英电源,有2种,一种是稳压电源,一种是电源适配器(不稳压)。
我之前买错了,买了几个适配器,然后发现了,又买了一批,我这里电压还好222~230,其实用哪个都还行,但是心里长草,就整了一批名正言顺的稳压电源。
首先是硬盘部位,我感觉那个雷电硬盘盒子里面有稳压机制,声音听得出来一点,结像紧致,不松散,比其他硬盘盒子,如果用开关电源,声音薄一点,用线性电源,声音有我想要的那一点温润。但是用上新买的稳压电源,电压还是12V,不过电流最大2A,结果出笑话,硬盘盒子点不亮,两个都不行,直接申请退货了,硬盘系统不很贵,电压飞起烧了算球了~
界面,有点贵,烧了不好,但是如果声音销魂,那也无所谓,但是,不行,对比稳压电源,适配器,声音聚焦不够精确,有点像换了劣质时钟,凹凸感要差一些,所以正好就换了,用上名正言顺的稳压电源,如图片所示,有着无与伦比的『性能』,哈哈哈,其他图片是电源适配器,拆了看看,里面很简单,但是铜丝绕的很销魂,不稳压的少几个原件,讲不上来,不懂电。
老虎鱼又拿来比了一下,和稳压电源,凹凸感略差,但是最主要的是,低频量好像被切掉一些,还有点硬,其实我一直说204有点硬,电源也是一个占比,换新英我要的那点量就回来了,中频有一丝抓耳感觉,我觉得挺好的,所以老虎鱼还是继续做摆设。
之于之前HYDRA的电源就已经是新英稳压电源,不过电流1500MA,电流大,延伸受限制,比较糊,所以还是让位0.5MA,这个是稳压电源与稳压电源的对比,同台竞技,我的经验是,电流要合适,功率储备不是越大越好,听感和素质要兼顾,不论线电,还是电池,皆然,但是超级电容我没试过,不知道其功率与声音的关联。
以上补充~

WechatIMG200.jpeg (391.57 KB, 下载次数: 120)

WechatIMG200.jpeg

WechatIMG194.jpeg (216.42 KB, 下载次数: 187)

WechatIMG194.jpeg

WechatIMG195.jpeg (252.49 KB, 下载次数: 114)

WechatIMG195.jpeg

WechatIMG196.jpeg (176.12 KB, 下载次数: 112)

WechatIMG196.jpeg

WechatIMG197.jpeg (169.53 KB, 下载次数: 129)

WechatIMG197.jpeg

WechatIMG198.jpeg (202.07 KB, 下载次数: 126)

WechatIMG198.jpeg

WechatIMG199.jpeg (205.6 KB, 下载次数: 148)

WechatIMG199.jpeg

作者: 耶律阿保机    时间: 2018-12-17 21:35
本是同根生,留一张历史合影,内容放新帖子里面…

歌诗德U16和它的同事们.jpg (60.52 KB, 下载次数: 121)

歌诗德U16和它的同事们.jpg

作者: 耶律阿保机    时间: 2019-1-6 12:35
给势均力敌的数字界面做个留念,详贴另起…

WechatIMG253.jpeg (285.66 KB, 下载次数: 139)

WechatIMG253.jpeg

WechatIMG254.jpeg (252.2 KB, 下载次数: 144)

WechatIMG254.jpeg

WechatIMG255.jpeg (21.93 KB, 下载次数: 135)

WechatIMG255.jpeg

作者: 耶律阿保机    时间: 2019-1-11 23:03
为BIG船界面,留个纪念,详帖另起…

俾斯麦号.jpg (114.6 KB, 下载次数: 97)

俾斯麦号.jpg

IMG_9261.jpg (81.75 KB, 下载次数: 132)

IMG_9261.jpg

IMG_9262.jpg (136.08 KB, 下载次数: 103)

IMG_9262.jpg

作者: 耶律阿保机    时间: 2019-1-12 08:45
补充他人关于M2tech EVO2界面的描述,吻合我通过HIFACE2秉性的大体推断,高频亢奋,解析好也可以说粗糙少打磨,但是没想到低频给搞少了:

M2TECH  EVO2 单界面停下来,声音解析很高,很亮 低频偏少 高频偏多,不大平衡。喜欢闪闪发亮轻飘逸感觉的可以尝试下 。有个大问题就是不支持同轴DOP传输DSD
作者: the6world    时间: 2019-1-18 15:49
请问楼主的HYDRA Z连接电脑后,固件号显示是什么?
作者: 完颜阿骨打    时间: 2019-1-18 22:41
the6world 发表于 2019-1-18 15:49
请问楼主的HYDRA Z连接电脑后,固件号显示是什么?

接MAC好像没看到什么序列号

作者: 耶律阿保机    时间: 2019-5-8 15:36
但凡与204和hydra做过对比的界面,都将放在这里,都将点亮这个帖子,成为历史的遗骸
具体文章见(完颜阿骨打)的帖子《感悟Graham Slee Bitzie(含界面及音源功能)》

bitzie界面2.jpg (78.63 KB, 下载次数: 162)

bitzie界面

bitzie界面

作者: bbcder    时间: 2019-8-30 14:59
新英稳压电源这么牛逼?
作者: 春风十里    时间: 2019-9-1 08:49
本帖最后由 春风十里 于 2019-9-1 08:51 编辑

@完颜阿骨打老烧好,你这一段话中提到的火牛在哪里买得到请pm我个购买地址。另外我在t宝里看了下卖十多一二十的新英火牛,有说明曰:空载时电压偏高,那204开机瞬间有没有被偏高电压击穿的危险?

备注,这两个界面,均统一采用,广州土产,新英火牛供电,火牛的参数,与PSU101和ZMP的参数一致,具体如图,之于其他参数新英火牛的尝试,我也试过,但是物极必反,还是合适参数下的新英火牛听着最过瘾,是以为专项备注。
作者: fzyf1    时间: 2021-1-13 10:20
楼主去年2月以后就没来过大家谈了,退烧了吗?这个新英电源很熟悉啊,十年前,子木做na6的时候 配的都是这个新英电源!但是里面的电容都换成松下的了!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