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格式游戏——耳朵收货,不要被数字骗了 [打印本页]

作者: 清风扬    时间: 2018-4-11 15:53
标题: 格式游戏——耳朵收货,不要被数字骗了
现在有种趋势,格式越先进,数据越大,越好听。

这是一种话术,一个骗局,我称之为格式游戏。因为它有意无意的忽略了根本问题——格式的源头。有的商家故意用这个话题洗脑,可悲的时,更多人是洗脑成功后免费传道。

如果随便在网上买一张十块钱以内的CD,包括号称海外原版,那么存在很高的机率,这张CD的音质完全不如附费下载的数据。

便携CD机刚上市的时候,经常遇上CD片子声音发干,完全不如磁带好听的情况。这个问题到便携CD机下市都没能完全解决。

技术历史课,什么模拟数字录音发展就不提了。CD片子的音质不好,大致分两个原因。一是本来就没录好。好比用手机录个音,再拿这个文件刻录CD,那声音能好到哪去?二是多次再版后的损耗,导致现在再版无数次的CD音质严重劣化。这个问题不用拿古典录音说事,邓丽君都能说明问题。

以上原因还是正常业务活动,什么小公司海盗录音之类的,冲着牛人大神的神绎也买过,这还算是愿打愿挨的买卖。坑人的是高仿。高仿有明说和不明说的,不明说的高仿碟坑人,就是骗。高仿碟的音质,很可能在2000级别的耳机中分辨不出来。这就是高仿敢卖原版价的底气。

本人上大学的时候买过很多高仿,当时外文书店65-135一张,高仿10到20一张,那时用随身听,还真没觉得有多大的区别。上班后玩箱子,高仿就听不下去了,送的送,扔的扔。

提示,X宝上的,不管是卖洋垃圾,还是看上去正规的店,都有卖高仿的,不仅古典有高仿,只要是热门的都有可能碰上高仿。只不过现在还听碟的基本上是古典乐迷,所以主要还是古典高仿。

除了高仿外,有种盗版非常坑,声音严重发干,薄,听了让人怀疑系统、怀疑耳朵、怀疑人生。一直到怀疑是用网络MP3音源制成的CD,不然不至于差到这个分上。

虽然说的都是CD,但是明白人自然看明白了。网上的数据,要么唱片公司直接出售,这算有保障,但大部分还是个人CD抓鬼上传的吧。如果是熟知的大烧亲传的,那也有保障。其他的,那就自求多福了,请问这种情况下谈格式有意义吗?

顺便说一句,本人车载CD是附费下载数据自刻的,比免费下载和5块钱一张的洋垃圾、10块一张的汽配城黑胶CD靠谱多了。

古典CD的话,作为音乐爱好者只要下载的都能听,作为发烧友,那只能真金白银的买了。X宝几家有名的古典CD店,睁大眼睛,有个别店的价格只有其他店的四分之三左右,高仿无疑,不点名。



作者: vf3tb    时间: 2018-4-11 16:30
耳朵收货,这四个字说来容易,后面其实还跟着四个字,脑放加成。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