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随便一问,hifi里的信息量到底是什么呢 [打印本页]

作者: erzinan    时间: 2017-11-16 16:55
标题: 随便一问,hifi里的信息量到底是什么呢
搬个板凳,听听也学习,大家的看法

作者: silaoshuwei    时间: 2017-11-16 17:00
本帖最后由 silaoshuwei 于 2017-11-16 17:02 编辑

参考大法和国砖的细节差别。大法的zx系列是有丢失的。但有时候细节太多,或者很多前端没做好,会导致不耐听,也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反而会喜欢大法的听感了。
作者: erzinan    时间: 2017-11-16 17:03
silaoshuwei 发表于 2017-11-16 17:00
参考大法和国砖的细节差别。大法的zx系列是有丢失的。但有时候细节太多,或者很多前端没做好,会导致不耐听 ...

ls朋友可以具体说说听感的差异,和形成结果的原因吗
丢失太多,是如何丢失,具体反应听感上的差异是如何的

作者: erzinan    时间: 2017-11-16 17:05
高信息量的听感是如何
低信息量的听感又是如何呢
为何会形成这样的差异呢?
作者: mykonka    时间: 2017-11-16 17:12
老烧开贴了,搬好小板凳看各位解惑了,个人感觉信息量是要建立在硬素质上的

作者: 户川汐音    时间: 2017-11-16 17:34
本帖最后由 户川汐音 于 2017-11-16 17:36 编辑

个人看法,信息量可以分为两种:多个音乐元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单个音乐元素本身的刻画。

就前者而言,
高信息量:各配器错落有致、关系和谐,有良好的层次感
低信息量:各种声音黏到一起分不开/各种声音到处飞,混乱

就后者而言,
高信息量:对音乐元素的纹理与质感有恰到好处的刻画
低信息量:诡异的光滑油腻感/如粗目砂纸一般的过强颗粒感
作者: silaoshuwei    时间: 2017-11-16 17:44
erzinan 发表于 2017-11-16 17:03
ls朋友可以具体说说听感的差异,和形成结果的原因吗
丢失太多,是如何丢失,具体反应听感上的差异是如何 ...

其实就是结合5 6楼了,解析和硬素质会根据硬件指标最大化的还原细节和信息量,至于为什么某些前端会丢失。有些是因为出于调音原因,有些说到底就是硬素质不够

作者: tts43    时间: 2017-11-16 17:49
本帖最后由 tts43 于 2017-11-16 17:51 编辑

信息量首看响应,响应衰减的就没必要说了。

假如某耳机在6k频段突起一大截,那信息量多还是少,有人说多,因为本来6k频段的弱小信息被放大了很多。有人说少,因为不正常放大的频段把其他频段盖住了。以主观的说法,别想说的清。

有条件的同学对比hd800和某些使用超高音单元的设备,自然发现其中区别。怎么认识这种区别,又是另外的问题。

另外瞬态表现和噪音,失真度都有影响。噪音和失真度不用多说,某些什么有噪音,但是音乐一响就听不见了之类的说法,相信也是个人的事。说瞬态响应,除了功率问题,在扬声器里面有个专门的说法,叫前沿响应和后沿响应。前沿响应是信号来到,到振膜响应这个信号的过程,后沿响应反过来。前后沿响应差的,结果就和你们非常在意的jitter类似,但是严重很多很多倍。很多情况下是有感知的,当然,把这些归类为调音师的伟大艺术者也不少。
作者: erzinan    时间: 2017-11-16 17:50
户川汐音 发表于 2017-11-16 17:34
个人看法,信息量可以分为两种:多个音乐元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单个音乐元素本身的刻画。

就前者而言,

说的很对啊,感谢解惑
从 听感上,说的很细致
但是,做到这些不容易哈,做到更难了
好声音,高信息量,是静心打磨的声音吧
我觉得,就是低失真,艺术感音色和大场面高素质的结合吧
三者缺一不可

作者: erzinan    时间: 2017-11-16 17:54
jimguo 发表于 2017-11-16 17:41
源头还是片源格式,单纯比较器材得到正确认识有困难
找到同一张唱片的不同格式版本试听试听
CD,DSD,LP  ...

关于唱片其实推导来看,器材还原的其实是唱片,而唱片的录音的水平才决定的是真实像真吧
每个环节尽可能做好自己的环境,是否会更丰富,某种程度的像真呢


作者: erzinan    时间: 2017-11-16 17:58
本帖最后由 erzinan 于 2017-11-16 17:59 编辑
tts43 发表于 2017-11-16 17:49
信息量首看响应,响应衰减的就没必要说了。

假如某耳机在6k频段突起一大截,那信息量多还是少,有人说多 ...

从参数上来看,确实如此,但是,hifi不光只是理性的技术,更是感性的感受,否则也不会有脑放这一说法了,不是吗?
其实脑放并不是光光用玄来解释的,从某一种角度来说,而是享受音符美感的实际感受
hifi的某一方面其实也是电路板的艺术吧


作者: santa11    时间: 2017-11-16 17:58
本帖最后由 santa11 于 2017-11-16 18:01 编辑

视觉和听觉都是一种感知方式,
那么我们把听觉的“信息量”简单比喻为视觉——照片的“像素”就好了,信息量越大,也就是看到的照片(听到的声音)像素更高,而像素越低就是图像越不清晰越模糊了。
所以hifi就是下马


作者: razardo    时间: 2017-11-16 18:01
对于音源文件来说,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吧。

这里的信息量应当指器材的信息量。我觉得主要是解析,但又不只是解析。跟器材的声场、定位等素质也有关系。


当一首早已耳熟能详的歌用新的器材听,发现听到了以前根本没有听到过的细节,然后突然就很想把所有的CD都重新听一遍。

升级器材时大家应该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吧。想当年从苹果小白升级成PX200时....
作者: erzinan    时间: 2017-11-16 18:04
santa11 发表于 2017-11-16 17:58
视觉和听觉都是一种感知方式,
那么我们把听觉的“信息量”简单比喻为视觉——照片的“像素”就好了,信息 ...

但是如果干扰很大,失真变多到了放大的环节,又是否会起到反作用呢?

作者: mykonka    时间: 2017-11-16 18:08
erzinan 发表于 2017-11-16 18:04
但是如果干扰很大,失真变多到了放大的环节,又是否会起到反作用呢?

不会吧,其实很多情况下人是喜欢听失真的,胆机不就是这样么,得到迷人的失真。
我看也有调EQ的玩法,听人声的时候专门提升中高频响应,使人声更突出好听的

作者: tts43    时间: 2017-11-16 18:11
本帖最后由 tts43 于 2017-11-16 18:17 编辑
erzinan 发表于 2017-11-16 17:58
从参数上来看,确实如此,但是,hifi不光只是理性的技术,更是感性的感受,否则也不会有脑放这一说法了, ...

你们有时候想的太复杂,从声音的本质上讲,声音是什么,就是耳膜接收到振动传递到大脑。耳膜能怎么振动?其实就跟扬声器类似,没听说过前后左右还能飞的。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一个跟扬声器类似的鼓膜能让你感受到什么信息量,什么解析,什么声场,那为什么类似结构的扬声器不行?唯一解释就是现在的扬声器,包括其他相应设备的水平不到位。没听说过谁在注入什么艺术能量后能听见以前听不到的声音的。

至于电路板也没有什么艺术,大家追求的都是走线合理,降低干扰,防止过热等很基本很明确的目标。这就是区别,现在的厂商,做不做得到不说,自己哪里做的不行,理想状态是怎么样是很明确的。主观至上主义,则连想要什么都回答不好,更别说知道差在哪里,怎么改变。

作者: erzinan    时间: 2017-11-16 18:22
mykonka 发表于 2017-11-16 18:08
不会吧,其实很多情况下人是喜欢听失真的,胆机不就是这样么,得到迷人的失真。
我看也有调EQ的玩法,听 ...

兄弟,你说的这个失真是可控的偶次失真(这其实是hifi调声的一部分)和市电的脏乱差电环境(比如噪声)是两个概念
作者: erzinan    时间: 2017-11-16 18:27
tts43 发表于 2017-11-16 18:11
你们有时候想的太复杂,从声音的本质上讲,声音是什么,就是耳膜接收到振动传递到大脑。耳膜能怎么振动? ...

大家都走线没什么艺术,为什么从风格上,有英国声,日本声,意大利声,德国声等不同调声流派呢?

作者: tts43    时间: 2017-11-16 18:28
santa11 发表于 2017-11-16 17:58
视觉和听觉都是一种感知方式,
那么我们把听觉的“信息量”简单比喻为视觉——照片的“像素”就好了,信息 ...

显示器这个也是一个不完全比喻,现在至少公布出来的显示器参数就有亮度(流明),刷新率,灰阶等。任何一个不行,分辨率高也白搭。
作者: tts43    时间: 2017-11-16 18:40
erzinan 发表于 2017-11-16 18:27
大家都走线没什么艺术,为什么从风格上,有英国声,日本声,意大利声,德国声等不同调声流派呢?

除了走线还有材料尤其振膜,磁体,设计水平,加工水平的限制。目标一致结果就一致吗?水平问题。假设大家的理想都要解决100个问题,中国人水平高,解决了50个,那这个解决50个问题,遗留50个问题的结果就是中国声。意大利人次之,解决了30个,那就是意大利声。德国人最菜,只解决了10个,那也得说是德国声,不然咋弄,倒闭了事吗?
作者: erzinan    时间: 2017-11-16 18:44
razardo 发表于 2017-11-16 18:01
对于音源文件来说,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吧。

这里的信息量应当指器材的信息量。我觉得主要是解析,但又不只 ...

细节听上去多,貌似不太够哈还有细节表达是否精确,不受干扰,更进一步是表达方式上的升华美感

作者: erzinan    时间: 2017-11-16 18:52
tts43 发表于 2017-11-16 18:40
除了走线还有材料尤其振膜,磁体,设计水平,加工水平的限制。目标一致结果就一致吗?水平问题。假设大家 ...

你这个比喻不太恰当hifi是用理性的方式表达感性的东西
最终,是欣赏音符的美妙
每个国家的设计师,都把自己对于美感的理解,加入到自己的器材中去
这个世界任何美感的美好的事物,多能称之为艺术
同样都是画,水墨画和油画风格各异,虽然都是画,但不能否认风格差异,欣赏的感受也有不同

作者: razardo    时间: 2017-11-16 18:56
erzinan 发表于 2017-11-16 18:44
细节听上去多,貌似不太够哈还有细节表达是否精确,不受干扰,更进一步是表达方式上的升华美感

嗯,所以信息量除了解析,还有其他的素质要求。只有整体硬素质的支撑,才能谈高信息量。平时小打小闹的调整不太容易感觉出来,只有跨级别的升级才感觉得比较明显。我是这个意思。

作者: mykonka    时间: 2017-11-16 19:09
erzinan 发表于 2017-11-16 18:44
细节听上去多,貌似不太够哈还有细节表达是否精确,不受干扰,更进一步是表达方式上的升华美感

其实我认为用户能做的就是把自己的设备调整到最佳保真状态,能忠实反映音源的所有信息,用户端不做任何的修磨,把曲目内该有的信息量和艺术造诣的把握交给制作音源的录音师、混音师等等。
自己在调的时候,肯定是要找歌作为参考的吧,天下曲目何其多,必然以人声为参考做修整的系统,在古典或者别的类比歌曲就未必适用,这样肯定会大大降低器材的适应程度。
不过自己喜欢可以折腾折腾,我都是把器材调得非常中性,然后去找听的舒服的歌了。


作者: tts43    时间: 2017-11-16 19:10
erzinan 发表于 2017-11-16 18:52
你这个比喻不太恰当hifi是用理性的方式表达感性的东西
最终,是欣赏音符的美妙
每个国家的设计师,都把 ...

这个论点,没有依据。我的论点,我告诉你依据。

首先森海和拜亚,哪家是伪德国人?哪家代表所谓的德国艺术家?森海的某些产品,和拜亚的差别,比和wifiman的差别还大。难道森海是中国艺术家?

再来,你听hd800,有没有觉得不像森海啊,反而像拜亚啊?从艺术观点怎么说?所谓的国家审美变得比我换衣服还快。拜亚的t1-2也没那么拜亚了吧,有没有点别的厂家的神韵?

为什么?上面说的很清楚,他们都解决了部分问题,而且都在以解决剩余问题为目标。既然是解决问题,就有新手段,手段的结果,很像别的厂家,非常正常。因为别的厂家可能在解决同样问题的研究上,早他们一步。

作者: mykonka    时间: 2017-11-16 19:13
tts43 发表于 2017-11-16 19:10
这个论点,没有依据。我的论点,我告诉你依据。

首先森海和拜亚,哪家是伪德国人?哪家代表所谓的德国 ...

hd800那个,我认为是因为其频响相应非常的平直,就是非常保真,到最后声音走向都会很一样。


作者: tts43    时间: 2017-11-16 19:19
你说的这个某国声的问题,最典型见于英国声。而所谓的英国声的原因,也不是什么艺术家的理解。原因在于早年流行的英国音箱,其设计者要么在bbc做事,要么是bbc的代工,说是系出同门也不为过。

但是后来各走各的路,各点各的技能树,声音就和以前划清界限了。现在要艺术的评价英国声,得疯。顶不住了,造出个新英国声的名词,后来新英国声也顶不住了,干脆不扯,凡是英国的都有英国声的风采,你隔着屏幕咬他们吗?
作者: tts43    时间: 2017-11-16 19:26
mykonka 发表于 2017-11-16 19:13
hd800那个,我认为是因为其频响相应非常的平直,就是非常保真,到最后声音走向都会很一样。

这个问题我们不讨论对不对,我们关注的问题是为什么德国艺术的理解刷新的比换衣服还快。

作者: mykonka    时间: 2017-11-16 19:30
tts43 发表于 2017-11-16 19:26
这个问题我们不讨论对不对,我们关注的问题是为什么德国艺术的理解刷新的比换衣服还快。

我听了那么久反正没去分辨过什么叫英国声什么是美国声音。。。德国艺术理解我更不懂。都是文学大家


作者: tts43    时间: 2017-11-16 19:34
mykonka 发表于 2017-11-16 19:30
我听了那么久反正没去分辨过什么叫英国声什么是美国声音。。。德国艺术理解我更不懂。都是文学大家{:4_11 ...

这么笼统的分法别说以国分,以牌子都未必能分清楚。理性点的方式认识是好事。

作者: tts43    时间: 2017-11-16 19:40
说到艺术,我认为玩文学艺术的节操都是很高的,六小龄童演孙悟空,几十年不赞同别人改,四大名著每次摆电视剧,一大票人出来骂,这不正确那不原著。倒没见过这类两三年刷一遍三观的艺术家。
作者: andygaof    时间: 2017-11-16 19:48
觉得6楼大佬分析的差不多都有了。乐器自身质感和乐器间的关联。

对于乐器间的关系援引一下听惯了黑胶的老烧,听所大部分的数字源都会觉得信息量缺失的说法。仔细聆听,个人体会缺的的是中低频混响带来的密度感。黑胶相比于CD,第一感受就是黑胶比较厚重,细听其实解析没什么太大差别,甚至黑胶还要更好。
作者: erzinan    时间: 2017-11-16 19:52
tts43 发表于 2017-11-16 19:10
这个论点,没有依据。我的论点,我告诉你依据。

首先森海和拜亚,哪家是伪德国人?哪家代表所谓的德国 ...

从来没说英国声,德国声,等等,就是框死的,拜亚,森海,都是德国的,都有不同,你这是偷换概念了不能因为拜亚,森海都是德国,有不同,就是否认各个风格流派 调音的走向
走向很多就是包容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不能否认的是,不同风格的美感
你始终没有回答我,既然只是电路板而已,没有艺术,那么为何有真么多同的音色风格走向,又能打动各种不同的听者,难道他们欣赏的不是美妙的音符?




作者: erzinan    时间: 2017-11-16 19:56
andygaof 发表于 2017-11-16 19:48
觉得6楼大佬分析的差不多都有了。乐器自身质感和乐器间的关联。

对于乐器间的关系援引一下听惯了黑胶的 ...

所以,我想寻找的答案是,怎么样才能做到6楼所说的声音境界各种参数,技术,最后汇聚成方法,而方法,又是为结果目的去服务的

作者: erzinan    时间: 2017-11-16 20:02
tts43 发表于 2017-11-16 19:19
你说的这个某国声的问题,最典型见于英国声。而所谓的英国声的原因,也不是什么艺术家的理解。原因在于早年 ...

你说的太笼统,有以偏概全的嫌疑
关于bbc

作者: 钱先生    时间: 2017-11-16 20:05
建议前往胆艺轩深入学习
作者: erzinan    时间: 2017-11-16 20:08
本帖最后由 erzinan 于 2017-11-16 20:11 编辑
mykonka 发表于 2017-11-16 19:30
我听了那么久反正没去分辨过什么叫英国声什么是美国声音。。。德国艺术理解我更不懂。都是文学大家{:4_11 ...

不是所有人都看得懂名画的,到不否认,看上去很美
也不是所有人都听的懂交响,但不否认,听者得到了享受
美感和艺术,不是高深莫测就是才是有价值的,六小龄童为何是艺术家,很大程度演出了更深刻生动的孙悟空,孙悟空,并不玄乎,不是吗?
重要的,欣赏,感受和愉悦
作者: erzinan    时间: 2017-11-16 20:09
钱先生 发表于 2017-11-16 20:05
建议前往胆艺轩深入学习

随便唠嗑而已,大家都说说,自己的感受就好

作者: mykonka    时间: 2017-11-16 20:17
erzinan 发表于 2017-11-16 20:08
不是所有人都看得懂名画的,到不否认,看上去很美
也不是所有人都听的懂交响,但不否认,听者得到了享受 ...

对啊,所以懂得不多的我干脆懒得去修磨自己的设备了,中性保真的表达音乐该有的样子,感觉能更好理解其中的美

作者: tts43    时间: 2017-11-16 20:18
erzinan 发表于 2017-11-16 20:02
你说的太笼统,有以偏概全的嫌疑
关于bbc

只能说很多,当然没法概全。但是英国声更不能概全。英国的牌子很多,现在还比较能有点名气的有quad,kef,monitor,tannoy,b&w,pmc,atc,proac,harbeth等。根本没法说谁是代表。

作者: erzinan    时间: 2017-11-16 20:20
本帖最后由 erzinan 于 2017-11-16 20:23 编辑
mykonka 发表于 2017-11-16 20:17
对啊,所以懂得不多的我干脆懒得去修磨自己的设备了,中性保真的表达音乐该有的样子,感觉能更好理解其中 ...

我觉得中性还不够,还得敏感,举个例子,录音暖则暖,录音冷则冷
不能听什么都很中性的声音

作者: erzinan    时间: 2017-11-16 20:22
tts43 发表于 2017-11-16 20:18
只能说很多,当然没法概全。但是英国声更不能概全。英国的牌子很多,现在还比较能有点名气的有quad,kef ...

是的,所以不同商家的调音,会有对于音色不同的理解
水平自然也有差异和差距

作者: tts43    时间: 2017-11-16 20:27
erzinan 发表于 2017-11-16 20:22
是的,所以不同商家的调音,会有对于音色不同的理解
水平自然也有差异和差距

水平差距为主,所谓理解为次。很多今天冒头明天消失的产品,我不觉得是他们所谓的艺术水平有多严重的问题。随便一个都艺术得头头是道的。艺术交代的比任何一个名牌都多。

作者: mykonka    时间: 2017-11-16 20:36
erzinan 发表于 2017-11-16 20:20
我觉得中性还不够,还得敏感,举个例子,录音暖则暖,录音冷则冷
不能听什么都很中性的声音

这个要求就是监听吧。。
作者: zhx_cnsx    时间: 2017-11-16 21:28
进来学习学习
作者: erzinan    时间: 2017-11-16 21:39
tts43 发表于 2017-11-16 20:27
水平差距为主,所谓理解为次。很多今天冒头明天消失的产品,我不觉得是他们所谓的艺术水平有多严重的问题 ...

不能因为有坑有失败,就否认有做的很好的,以偏概全总是不好

作者: erzinan    时间: 2017-11-16 21:40
mykonka 发表于 2017-11-16 20:36
这个要求就是监听吧。。

可惜我听过的监听器材,音色都很监听味,蛮固化的,并不丰富


作者: erzinan    时间: 2017-11-16 21:47
F51010 发表于 2017-11-16 21:41
对比的时候还是把耳机出声的响度调成一样吧。。。
认识的有人听耳机长期60多 70dB不到的响度,有人则是能 ...

确实,不光响度还有唱片,测试系统各个方面的
举个例子,很多人喜欢一些录音很好的唱片去测试系统,其实不够
一些录音差的唱片一样可以测试系统对于唱片录音问题的揭示和包容性

作者: zhangran1z    时间: 2017-11-16 21:52
我的理解是声音的密度,譬如声场可以比方成框体,越大的框体就需要更多的信息量来填补,否则密度不足声音瘦弱。

作者: tts43    时间: 2017-11-16 21:58
erzinan 发表于 2017-11-16 21:39
不能因为有坑有失败,就否认有做的很好的,以偏概全总是不好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就在于,理想上想如何就如何,但是现实能否做到,我觉得应该稍微了解之后再给出结论,这是尊重事实的基本态度。

作者: erzinan    时间: 2017-11-16 22:03
本帖最后由 erzinan 于 2017-11-16 22:05 编辑
zhangran1z 发表于 2017-11-16 21:52
我的理解是声音的密度,譬如声场可以比方成框体,越大的框体就需要更多的信息量来填补,否则密度不足声音瘦 ...

密度是一部分吧
素质场面,音色色彩纹理,失真控制,相互影响关联交织。
其实很多贵价器材就是做到了这三点
就拿低失真来说,举个例子,深夜凌晨的器材总是最好听的。因为这时候的市电,杂讯是最少的,电最干净
而设计完善的器材,就是在电干扰方面下了苦工去完完善,当然,这其实还是有一定极限的


作者: erzinan    时间: 2017-11-16 22:04
本帖最后由 erzinan 于 2017-11-16 22:07 编辑
tts43 发表于 2017-11-16 21:58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就在于,理想上想如何就如何,但是现实能否做到,我觉得应该稍微了解之后再给出结论,这 ...

理想和现实
我听过不少理想的声音,让人感动的声音,一听钟情的声音
你听过吗?
其实我还是以一个发烧友的角度去看待声音理解声音
注重的很多是方法和结果
说的好听点,叫实用主义吧
总比扯了一堆参数技术历史内幕,对结果却没什么太大改善来的要强吧

作者: tts43    时间: 2017-11-16 22:06
erzinan 发表于 2017-11-16 22:04
理想和现实
我听过不少理想的声音,让人感动的声音,一听钟情的声音
你听过吗?

我的感动点比较高,没有听过任何理想的声音。如果你说的理想是指你器材栏里的那些播放的某某乐曲的话,有幸听过一两个,距离理想差得远,差到我没有购买的欲望,也不推荐任何人购买。

作者: erzinan    时间: 2017-11-16 22:09
tts43 发表于 2017-11-16 22:06
我的感动点比较高,没有听过任何理想的声音。如果你说的理想是指你器材栏里的那些播放的某某乐曲的话,有 ...

建议多听听
如果你对于好听的感受,还停留在,展会,粗略弄出来的试听系统的水平
那我觉得,还差口气

作者: tts43    时间: 2017-11-16 22:13
erzinan 发表于 2017-11-16 22:09
建议多听听
如果你对于好听的感受,还停留在,展会,粗略弄出来的试听系统的水平
那我觉得,还差口气

我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是,你做不到在一次试听中大致判断器材的水平,就怎么能肯定没人做到。

而你同样做不到的什么将艺术融入器材中,又如此信誓旦旦的感觉随便都有人能做到。

说到底,唯心主义太多。

你去听听一些好得多的东西,就明白瞬间判断你器材栏里面的器材有问题,并不是什么难事。


作者: erzinan    时间: 2017-11-16 22:18
本帖最后由 erzinan 于 2017-11-16 22:31 编辑
tts43 发表于 2017-11-16 22:13
我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是,你做不到在一次试听中大致判断器材的水平,就怎么能肯定没人做到。

而你同样 ...

试听有一定的片面性,但也有实际意义如果发烧经验足够丰富,对于,对于器材的判断是有一定的意义的
我相信,很多玩的深入的,搭配的多的,聆听经验丰富的老烧,都有一套自己的衡量器材的标准,这种标准甚至可以一个一个列出来,也会根据器材搭配的情况,去判断,系统的哪里出了问题
这不是yy,当然也有一部分感性的因素在里面至于好的多呢
请问什么是好的多的东西
总比兄台玩着声卡,就指点江山空手夺白刃吧
我觉得还是谦虚一些吧
国内不少hifi厂家真正在调声上有所突破,做到和国外产品,并驾齐驱(当然我认为对比一些很强国外顶级器材还是有不够,但进步已经相当大了)还是经历很长时间的洗礼和磨炼,一代一代的产品更新,完善琢磨打磨,才出现了现在的不少国产精品器材,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一个好的产品,仔细聆听,(除去一些客观,比如蹭听,比如试听电环境不好等因素)能够经得起考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不是一个半专业,懂一些专业知识,在坛子上秀几把理论知识和历史内幕就能概括的
最后,对于试听,有一个小小总结
如果这个器材难听,也许会有不少原因可能造成(反复不同系统,甚至自己系统聆听还是不好听的除外)
如果一个器材试听,真的就是好听的,那他就是好听的





作者: tts43    时间: 2017-11-16 22:27
本帖最后由 tts43 于 2017-11-16 22:33 编辑
erzinan 发表于 2017-11-16 22:18
试听有一定的片面性,但也有实际意义如果发烧经验足够丰富,对于,对于器材的判断是有一定的意义的
我相 ...

我觉得几个还不错的耳机也同样也是试听的。而且也不是多贵的东西。

有ath ad900,拜亚dt150,grado rs1i,国产的titan t1,shure 1840。在其价位都是还可以的耳机。

判断标准也有,很简单,至少不能某些声音太突兀,不自然。否则最根本的都不耐听。做到响应平直也就合格了。


作者: erzinan    时间: 2017-11-16 22:39
tts43 发表于 2017-11-16 22:27
我觉得几个还不错的耳机也同样也是试听的。而且也不是多贵的东西。

有ath ad900,拜亚dt150,grado rs ...

这些耳机,除了国产的那个,我都听过。都不错,但我不会买
作者: tts43    时间: 2017-11-16 22:43
本帖最后由 tts43 于 2017-11-16 22:49 编辑
erzinan 发表于 2017-11-16 22:39
这些耳机,除了国产的那个,我都听过。都不错,但我不会买

因为相对来说,这些耳机缺乏很多人追求的刺激性。不过较为合适放松舒缓。放松舒缓是很重要的。从这个角度说,你买的那些,我都不推荐。

当然这些也并不都是十全十美,比如dt150低频段声音过重等。但衰减一点就可以。相对来说都是可以通过较简单的调节达到一个不错的状态。

作者: tts43    时间: 2017-11-16 22:58
erzinan 发表于 2017-11-16 22:18
试听有一定的片面性,但也有实际意义如果发烧经验足够丰富,对于,对于器材的判断是有一定的意义的
我相 ...

如果你要问好得多的东西,有几样。听声场和临场感去听静电的马田卢根音箱,听高频的特点去听proac 1sc,规矩一点的达尼欧典8等。别的不说太多免得又有人喷我呵呵。


作者: erzinan    时间: 2017-11-16 23:04
tts43 发表于 2017-11-16 22:43
因为相对来说,这些耳机缺乏很多人追求的刺激性。不过较为合适放松舒缓。放松舒缓是很重要的。从这个角度 ...

这两贴,统一回复你了首先这里是耳机论坛,大家更多的讨论的是耳机hifi,追求怎么样把耳机系统发挥得更好听
然后,你说我的耳机紧张,抱歉,这也暴露了你的聆听经验有限的问题
好听的系统,宽松,耐听,自然是基础
是适合长时间聆听的,虽然不如箱子耐听,但绝对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是能做到很不错的
从喜好角度,我更喜欢安安静静地一个人听属于自己的音乐,而不是强迫家里人和我一起听音乐(有单独视听室的土豪请忽略)




作者: tts43    时间: 2017-11-16 23:17
本帖最后由 tts43 于 2017-11-16 23:21 编辑
erzinan 发表于 2017-11-16 23:04
这两贴,统一回复你了首先这里是耳机论坛,大家更多的讨论的是耳机hifi,追求怎么样把耳机系统发挥得更好 ...

虽然你说这里是耳机论坛,但是你可以听听上面我说的几个货,哪怕是展会。然后再讨论听音经验的问题。其中的声音,有是写毒文的人都想象不出来的,足以洗三观的声音。我认为,这不是什么坏事。某些很贵的东西我买不起也不打算买,但是我也很乐意去听。

再有,音箱强迫别人一起听只是一个副作用,真正的优势是可以较容易的以体积和单元数量突破技术的限制,做出完成度较高的声音。不兼听而谈好坏,自欺欺人而已。

作者: erzinan    时间: 2017-11-16 23:48
本帖最后由 erzinan 于 2017-11-16 23:50 编辑
tts43 发表于 2017-11-16 23:17
虽然你说这里是耳机论坛,但是你可以听听上面我说的几个货,哪怕是展会。然后再讨论听音经验的问题。其中 ...

展会听过不少箱子了,高文家的,西湖的,宝华的都有,洗三观啊。。。但我更喜欢耳机,对箱子没太大兴趣谢谢





作者: tts43    时间: 2017-11-17 00:17
erzinan 发表于 2017-11-16 23:48
展会听过不少箱子了,高文家的,西湖的,宝华的都有,洗三观啊。。。但我更喜欢耳机,对箱子没太大兴趣谢 ...

有没有兴趣是一回事,听完了分辨不出哪些有什么问题是另一回事。我对多数音箱和上面我说的耳机也没有多大兴趣,并不影响我对其评价。比如hd800如此声音听不出问题,那就不是兴趣了。是感觉不够敏锐。

作者: erjiac    时间: 2017-11-17 00:33
jimguo 发表于 2017-11-16 18:33
唱片格式的音效差距最大。
首先是数据量。一张一小时以内的碟,CD只有300MB左右,DSD和24-96LP在3GB左右, ...

首先這些細節要可聞
盲測的結果,對大多數人來說都不可聞

還有cd一小時是550,不是300

作者: erjiac    时间: 2017-11-17 00:46
本帖最后由 erjiac 于 2017-11-17 00:48 编辑

對我而言
假設有一函數
f(X) := Y
X是訊號,Y是聲音
若x1, x2屬於X,x1 != x2 and f(x1) = f(x2)的機率越低
且x屬於X,f(x)有定義的機率越高
信息量越高

但我知道很多人不這麼認為
有些被說素質也就這樣,潛力不高的耳機其實照我定義信息量極高,我都拿它來做聲學測驗
反而有些旗艦明明一大段沒定義,不同訊號打到很類似的聲音上,卻有很高的評價


作者: erzinan    时间: 2017-11-17 01:15
本帖最后由 erzinan 于 2017-11-17 01:32 编辑
tts43 发表于 2017-11-17 00:17
有没有兴趣是一回事,听完了分辨不出哪些有什么问题是另一回事。我对多数音箱和上面我说的耳机也没有多大 ...

我不想和你陷入抬杠,比谁听过更多的箱子一个循环里不过,我们可以聊聊,你的箱子刷我三观是一个如何的听感
实话说,我对箱子确实研究不多,但是我也有所感受,很多方式和感受是触类旁通的,,有一句话,叫做耳机要努力像箱子,箱子要努力像耳机,不知道这句话的意义,你能否理解
不过你也确实很聪明,因为你的耳机把玩还是聆听经验,明显是欠缺的,所以就和我扯箱子。

作者: tts43    时间: 2017-11-17 01:37
本帖最后由 tts43 于 2017-11-17 02:01 编辑
erzinan 发表于 2017-11-17 01:15
我不想和你陷入抬杠,比谁听过更多的箱子一个循环里不过,我们可以聊聊,你的箱子刷我三观是一个如何的听 ...

我是不想说太多,免得你认为我在吹牛。说实话,像我这种时不时需要自己折腾个小玩意的,靠耳朵听出点哪里不对非常正常。但是我不想跟你们提这茬,免得你们说我吹嘘啊,得瑟啊。

但是你反过来跟我得瑟,那我就不怕直说了,你恐怕不够分量,不管是从对器材原理的了解上,还是听过器材的质量上。你要说你器材里面的任何一样,无论怎么推,能有比如马田卢根那种表现力,对知道两者表现的人来说,都无异于滑天下之大稽,在这个基础上你跟我讨论听音欠缺,说实话实在可笑。至于如何刷新三观,你去试试不是很好吗?我说了那么多实实在在的事,你都给我来个以偏概全,如何刷新三观这种描述的东西我不想费力气跟你讲。恐怕你也根本没兴趣听。你聪明不聪明我不知道,但是说话挺有心计和技巧的。很有计划的逐渐表达听耳机才是听音经验,别的不是听音经验这个根本站不住脚的事实。你想听我说如何刷新三观,不过是等着抠字眼罢了。

最后总结,你器材栏里的东西,声音的平衡度都是多少有问题的。至于问题在哪里,我和你不是第一次对话了吧,你自己翻记录去吧。


作者: erzinan    时间: 2017-11-17 01:59
本帖最后由 erzinan 于 2017-11-17 02:02 编辑
tts43 发表于 2017-11-17 01:37
我是不想说太多,免得你认为我在吹牛。说实话,像我这种时不时需要自己折腾个小玩意的,靠耳朵听出点哪里 ...

请回答我,耳机为何要箱子,箱子为何要像耳机就行了,请不要和我掏浆糊还有你所谓的刷我三观。我洗耳恭听啊,如果有意义的,我也自然佩服你,也学习到了新的东西,也是有意义的,虽然你目前为止扯来扯去,就是在秀你的,几乎完全没有转化为实际成果的理论知识和所谓内幕
我至少敢把我的器材放在,器材栏里,给大家评价
你呢?

作者: tts43    时间: 2017-11-17 02:02
erzinan 发表于 2017-11-17 01:59
请回答我,耳机为何要箱子,箱子为何要像耳机就行了,请不要和我掏浆糊
我至少敢把我的器材放在,器材栏 ...

箱子没必要像耳机,一点必要都没有。回答完毕。


作者: erzinan    时间: 2017-11-17 02:04
tts43 发表于 2017-11-17 02:02
箱子没必要像耳机,一点必要都没有。回答完毕。

所以你不懂嘛,慢慢学习
给你一句忠告,参数理论要和实际实践结合在一起才有意义

作者: tts43    时间: 2017-11-17 02:05
erzinan 发表于 2017-11-17 01:59
请回答我,耳机为何要箱子,箱子为何要像耳机就行了,请不要和我掏浆糊还有你所谓的刷我三观。我洗耳恭听 ...

你若认为这是所谓的没有成果的内幕,尽管去查证。若认为这是我的吹嘘,尽管去找来听。我也欢迎你用尽你任何的手段,证明我所言是假,除了“你觉得”这种。

作者: tts43    时间: 2017-11-17 02:07
本帖最后由 tts43 于 2017-11-17 02:10 编辑
erzinan 发表于 2017-11-17 02:04
所以你不懂嘛,慢慢学习
给你一句忠告,参数理论要和实际实践结合在一起才有意义

要我学习?可以的,那么我首先想学的就是箱子为什么要像耳机?你提出来,试试我能不能立刻以有依据的理由否定你?当然,“你觉得”这种油泼不进,死不认账的就不必提了。

作者: erzinan    时间: 2017-11-17 02:37
本帖最后由 erzinan 于 2017-11-17 02:47 编辑
tts43 发表于 2017-11-17 02:07
要我学习?可以的,那么我首先想学的就是箱子为什么要像耳机?你提出来,试试我能不能立刻以有依据的理由 ...

实话说,我不想把我对于箱子的理解经验,告诉你这种人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pm我,我们私下讨论(拿个小号来pm我,可是要被我从内心bs的哦~)不过还是引申的问你一下,请问,箱子对比耳机的优势是什么,箱子系统对比耳机系统有什么共同点(你看我都提示你了)
另外再问你一个问题,对于箱子的搭配调整,如何调整,才是比较适合古典乐器的(其实玩好古典的箱子系统一样玩的好人声acg)


作者: erzinan    时间: 2017-11-17 02:41
本帖最后由 erzinan 于 2017-11-17 02:48 编辑

对于箱子,我接触下来,玩的深入的箱子烧友,他们不会只谈箱子本身如何,更多的是讨论。。。。
只对于自己的箱子夸夸夸的,抱歉,玩的并不深入(你看又提示你了)
被我一个只玩耳机的问箱子的问题,问得闷掉的
刷我三观?呵呵呵。。。
作者: erzinan    时间: 2017-11-17 02:41
睡了,明天聊
作者: tts43    时间: 2017-11-17 02:44
erzinan 发表于 2017-11-17 02:37
实话说,我不想把我对于箱子的理解经验,告诉你这种人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pm我,我们私下讨论(拿个小号来 ...

你能说出来么,怕啥?放心吧,我不会问你的。

作者: erzinan    时间: 2017-11-17 02:50
本帖最后由 erzinan 于 2017-11-17 02:51 编辑
tts43 发表于 2017-11-17 02:44
你能说出来么,怕啥?放心吧,我不会问你的。

你可以认为我不懂,随便你喷,我不想告诉你。                 还是这句话,玩音响,无论耳机还是箱子,很多是触类旁通的(其实已经回答你了,看你是否明白了,我相信很多玩箱子又玩耳机,玩的深入的烧友是明白的)
另外我很想听听,你说的箱子,是如何刷我三观的,好怕哦~好激动哦~

作者: tts43    时间: 2017-11-17 02:52
erzinan 发表于 2017-11-17 02:41
对于箱子,我接触下来,玩的深入的箱子烧友,他们不会只谈箱子本身如何,更多的是讨论。。。。
只对于自己 ...

别吹牛啊,能耐不怕正面刚啊。什么很多玩箱子很深入的朋友,不会谈箱子本身如何?那讨论啥啊?故作一副高深莫测状,问题一个接一个,回答一个都不敢。要不我们玩个游戏吧,你摆一个观点,我驳一个观点。只要一个做不到有理有据,你说我什么,我认什么,不是比现在好玩的多吗?我是做好了丢大脸的准备,就等着你来让我出丑。把你那群不知道存不存在的朋友一起叫上吧。条件对你够有利了吧。

但是你也得先提啊。不要老玩什么“我问你一个问题”,然后问完了就“我有很多要讲,但是我不想跟你讲”。多无聊,唬谁呢。

作者: tts43    时间: 2017-11-17 03:01
erzinan 发表于 2017-11-17 02:50
你可以认为我不懂,随便你喷,我不想告诉你。                 还是这句话,玩音响,无论耳机还是箱子, ...

提示什么提示,什么态度摆明了亮下道来,驳不回你再得瑟不迟啊,一边说什么“我给你提示了哦”,一边后面无论我说什么,你都会说“果然你还是无法理解我高深的境界”之类的吧。小学生的游戏了,多大了,还玩


作者: erzinan    时间: 2017-11-17 03:18
本帖最后由 erzinan 于 2017-11-17 03:21 编辑
tts43 发表于 2017-11-17 03:01
提示什么提示,什么态度摆明了亮下道来,驳不回你再得瑟不迟啊,一边说什么“我给你提示了哦”,一边后面 ...

行了,你淫了,就你这种对于hifi系统搭配调整一窍不通的货色,就凭几句理论知识,水平也就在论坛专业打架的程度而已
我就算被你喷,也不愿意把我学习到的经验,告诉你这种人

作者: tts43    时间: 2017-11-17 03:29
erzinan 发表于 2017-11-17 03:18
行了,你淫了,就你这种对于hifi系统搭配调整一窍不通的货色,就凭几句理论知识,水平也就在论坛专业打架 ...

到头来什么都不敢明说,就不要摆架子。动不动就说“你知道什么”,“你就是个什么什么”。听完没跟你果断刚到底的都是君子。但是很不幸我就是小人。这么跟我说话非刚到你装不下去不行。

作者: erzinan    时间: 2017-11-17 03:30
本帖最后由 erzinan 于 2017-11-17 03:32 编辑
tts43 发表于 2017-11-17 03:29
到头来什么都不敢明说,就不要摆架子。动不动就说“你知道什么”,“你就是个什么什么”。听完没跟你果断 ...

好的,对于你,我承认装高深,行了吧,满意了吗?
君子的话,敢把你的器材,放到论坛器材栏给大家看吗?

作者: erzinan    时间: 2017-11-17 03:35
本帖最后由 erzinan 于 2017-11-17 03:37 编辑

我承认,我装了,我在唬人,其实我对箱子一窍不通,真的。。
请问对箱子很在行的tts大神,箱子系统如何搭配,才能更适合聆听古典乐器
xd我想学习一下,谢谢赐教
还有耳机和箱子有什么共同点呢?我真的在装高深,唬人的,一点都不懂,请tts指教一下,xd虚心学习。你不会装高深,唬人,不回答我吧

作者: tts43    时间: 2017-11-17 03:40
erzinan 发表于 2017-11-17 03:35
我承认,我装了,我在唬人,其实我对箱子一窍不通,真的。。
请问对箱子很在行的tts大神,箱子系统如何搭 ...

我不知道你所谓的适合听古典是什么标准,所以这个问题我不知道。你看,我从来不装。器材嘛,我的器材没有名字,他们是某山寨喇叭a,山寨喇叭b,jbl喇叭c,斯波特喇叭d,惠威喇叭e。由我自己按需组装。你看,我也不装。

作者: erzinan    时间: 2017-11-17 03:41
本帖最后由 erzinan 于 2017-11-17 03:44 编辑
tts43 发表于 2017-11-17 03:40
我不知道你所谓的适合听古典是什么标准,所以这个问题我不知道。你看,我从来不装。器材嘛,我的器材没有 ...

哦哦,请解答我的两个问题,谢谢你看,又掏浆糊了不是?答非所问,也是装哦~
古典的标准,我也不太懂,请你说说,具体有哪些标准,如何搭配,谢谢

作者: erzinan    时间: 2017-11-17 03:46
本帖最后由 erzinan 于 2017-11-17 03:48 编辑
tts43 发表于 2017-11-17 03:40
我不知道你所谓的适合听古典是什么标准,所以这个问题我不知道。你看,我从来不装。器材嘛,我的器材没有 ...

毕竟是你的山寨喇叭嘛,肯定很厉害了,能说说出处吗?名字总会有吧,不然怎么买过来啊,难道,买的时候,牌子这一栏是空着的,这怎么选择呢?这不科学,具体可以碾压,什么级别的名牌箱子,最好说说你听过了,那些大牌箱子的名字,还有听感水平的具体对比,肯定有对比嘛,没对比,怎么知道水平程度呢?对吧,这不科学

作者: tts43    时间: 2017-11-17 03:48
erzinan 发表于 2017-11-17 03:41
哦哦,请解答我的两个问题,谢谢你看,又掏浆糊了不是?
古典的标准,我也不太懂,请你说说,具体有哪些 ...

我说不懂你的标准也是捣浆糊?有点节操好不?你的标准谁懂啊,怎么说还不全凭你一张嘴?信口雌黄你知道不?你现在的状态就是随时准备雌黄。所以你要我猜你的标准,然后随便找个茬,来显示我的无知你的高明,这想的太美了。傻子都不干,呵呵。要不你猜猜我关于美女的标准,猜中有赏哦!


作者: erzinan    时间: 2017-11-17 03:50
tts43 发表于 2017-11-17 03:48
我说不懂你的标准也是捣浆糊?有点节操好不?你的标准谁懂啊,怎么说还不全凭你一张嘴?信口雌黄你知道不 ...

我不懂什么是古典的标准啊,自然不能回答你,我都承认装了。当然不懂古典的标准啦。你懂你说咯,何必支支吾吾




作者: tts43    时间: 2017-11-17 03:53
erzinan 发表于 2017-11-17 03:46
毕竟是你的山寨喇叭嘛,肯定很厉害了,能说说出处吗?名字总会有吧,不然怎么买过来啊,难道,买的时候, ...

厉害不厉害关你屁事啊?你就想找东西喷吧。T&T的山寨喇叭,你知道又能如何?


作者: erzinan    时间: 2017-11-17 03:55
tts43 发表于 2017-11-17 03:53
厉害不厉害关你屁事啊?你就想找东西喷吧。T&T的山寨喇叭,你知道又能如何?

还是不回答,果然啊。。。前面信誓旦旦,教育我箱子,后面说我装,我也承认我装了,向你学习,你又不敢说,支支吾吾,你也就如此了?。。
作者: tts43    时间: 2017-11-17 03:55
erzinan 发表于 2017-11-17 03:50
我不懂什么是古典的标准啊,自然不能回答你,我都承认装了。当然不懂古典的标准啦。你懂你说咯,何必支支 ...

我从头到尾就没说什么古典的标准啊。我提过古典这两个字吗?我说我懂咯?不好意思,我真不懂。要不这样,我学你,强制定一个标准。古典的标准就是声音很响,你不认同就得多学学,你看如何?

作者: tts43    时间: 2017-11-17 03:56
本帖最后由 tts43 于 2017-11-17 04:00 编辑
erzinan 发表于 2017-11-17 03:55
还是不回答,果然啊。。。前面信誓旦旦,教育我箱子,后面说我装,我也承认我装了,向你学习,你又不敢说 ...

T&T你不知道啊,牌子都告诉你了啊喂。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spm=a230r.1.14.1.1d3d4b111r1E3L&id=521961928243&ns=1&abbucket=14#detail 链接给你,买去吧,便宜死了。

作者: erzinan    时间: 2017-11-17 04:00
本帖最后由 erzinan 于 2017-11-17 04:01 编辑
tts43 发表于 2017-11-17 03:56
T&T你不知道啊,牌子都告诉你了啊喂。

哦哦,这个牌子啊,知道了,学习了,谢谢
请问对箱子很在行的tts大神,箱子系统如何搭配,才能更适合聆听古典乐器呢
不吝赐教
还有耳机和箱子有什么共同点呢?
不吝赐教
都问了你好几次了,我都承认我装了,你怎么还不敢回答呀
别装行不?
作者: tts43    时间: 2017-11-17 04:02
erzinan 发表于 2017-11-17 04:00
哦哦,这个牌子啊,听到了,学习了,谢谢
请问对箱子很在行的tts大神,箱子系统如何搭配,才能更适合聆 ...

箱子系统,当然要搭配功放咯,要不要推荐几个链接你买啊。要的话可不是我做广告哈。

箱子和耳机有什么共同点,当然是没有咯。


作者: erzinan    时间: 2017-11-17 04:03
你还没回答我你的山寨喇叭,可以碾压哪些名牌喇叭呢
没对比,哪会心里有数什么水平,对吧
作者: tts43    时间: 2017-11-17 04:03
本帖最后由 tts43 于 2017-11-17 04:04 编辑
erzinan 发表于 2017-11-17 04:03
你还没回答我你的山寨喇叭,可以碾压哪些名牌喇叭呢
没对比,哪有标准,对吧

我就瞎买的,要不你试试?我为什么瞎买,因为我看他长得很像proac的透明盆,碾压哪些名牌喇叭?你去试试不就知道了?买吧便宜死了,只要你会用。

作者: erzinan    时间: 2017-11-17 04:04
本帖最后由 erzinan 于 2017-11-17 04:05 编辑
tts43 发表于 2017-11-17 04:02
箱子系统,当然要搭配功放咯,要不要推荐几个链接你买啊。要的话可不是我做广告哈。

箱子和耳机有什么 ...

没有共同点啊。好!谢谢,学习了,那两者具体差异在哪里呢?从听感上?
另一个关于古典的问题呢?

作者: erzinan    时间: 2017-11-17 04:05
tts43 发表于 2017-11-17 04:03
我就瞎买的,要不你试试?

你前面不是推荐我什么这个那个音响吗?
对比你的山寨如何

作者: tts43    时间: 2017-11-17 04:05
erzinan 发表于 2017-11-17 04:04
没有共同点啊。好!谢谢,学习了
另一个关于古典的问题呢?

古典啥问题啊,怎么搭配?我推荐一套你要不试试?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