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谈谈HIFI产品的价格问题 [打印本页]

作者: af2000    时间: 2017-9-2 09:28
标题: 谈谈HIFI产品的价格问题
    音响类产品的成本问题,已经是个老生常谈了。对于中高端HIFI音响产品,大部分不是依据成本来定价的,而应当是依据产品的声音水平!企业花多少成本达到这个声音水平,对于消费者来说并不重要,而且类似研发成本都是无形的,可能远远超过可见的元器件成本,也是说不清楚的。
    HIFI不是必需品,对于大众而言,有些手机的随机配塞都可以用了。但是追求HIFI音质的玩家就不是这种要求,国内企业应该去向更高层次的HIFI产品进军,提升产品的音质水平,只热衷于低价竞争没前途。

    有些人说了:HIFI产品按照声音来定价,岂不是企业可以随心所欲?一个产品卖2万块,声音就值2万?国外品牌的高价HIFI产品里确实有不少鱼目混珠的,对于这种情况就需要HIFI产品的横向对比,一个卖1万的货和一个卖5000的货声音听起来差不多,并不少见。一种可能是确实声音有差距,另一个可能是你根本听不出区别。所以对于高价产品耳听为实更重要。举个例子:前两年曾在某经销商处听过两个万元以上的国外定制耳塞,当时就震惊了:这是什么玩意?音染极其夸张,低频混得一塌糊涂,人声刺耳。而且据说这玩意也有人买!   
    反过来看看国内企业,一些优秀的产品定一个比较高的价格,也会有人出来骂“没良心”,在这类人看来,中国企业只配做低价产品!类似HIFIMAN的高端静电、平板耳机几十万,几万的价格已经扇了这类人几个响亮的耳光。国内企业不能去学那些虚标价格的国外品牌,但是有这个能力就要理直气壮的去占领高端HIFI产品的阵地,接受发烧友的实际对比试听。这才是应该走的路。


作者: pal4lover    时间: 2017-9-2 09:58
没毛病,只要声音对得起价格,国产上万可以接受

作者: tommyclerk    时间: 2017-9-2 09:58
老大说得很对,这几年高端耳塞越来越高,从不到1w到快3w,音质并不像价格那样美好。确实,如果都按物料成本定价,那企业没法活了,苹果就是个好例子。国产确实容易被歧视,国货必须低价的状况已经开始改变了,很多国货比洋货都好,国外人都开始觉得国货有很多精品了,作为国人我们也不能妄自菲薄。
作者: 琵琶琴瑟    时间: 2017-9-2 12:37
tommyclerk 发表于 2017-9-2 09:58
老大说得很对,这几年高端耳塞越来越高,从不到1w到快3w,音质并不像价格那样美好。确实,如果都按物料成本 ...

托米哥说的没错

作者: 用户47未知    时间: 2017-9-2 12:49
同样类型、同样定位的产品之间横向对比很有必要。

作者: budapest08    时间: 2017-9-2 12:49

没有最贵,只有更贵,最后自己捂盘,这东西又不是必须品,只不过是生活中的调剂品而已,更没有必要重复投资,和买部车停在家里不开的道理类似。量和价从来就是个矛盾的东西,做产品追求利润,没有什么不对的,可重要的是怎么做好?是每个厂家自己定位和品质。厂家是说生存,所谓的发烧友是说生活,理智生存,感性生活本来就是冲突的。
作者: xhrisfu    时间: 2017-9-2 12:52
支持老大,国产现在不能再走性价比路线,而且要慢慢在高端价位上,怒刚那些洋货。比如银黄鹂,还有年底要出的凯音旗舰N8,都将要定位在1万5以上,揭穿洋货的丑恶嘴脸。
作者: 琵琶琴瑟    时间: 2017-9-2 12:57
xhrisfu 发表于 2017-9-2 12:52
支持老大,国产现在不能再走性价比路线,而且要慢慢在高端价位上,怒刚那些洋货。比如银黄鹂,还有年底要出 ...


主贴摆事实讲道理,你搁这儿这转进+引战的

说这种反话有个球的意思~显得图样图森破

作者: xhrisfu    时间: 2017-9-2 13:17
琵琶琴瑟 发表于 2017-9-2 12:57
主贴摆事实讲道理,你搁这儿这转进+引战的

说这种反话有个球的意思~显得图样图森破

没细看,我还以为再讲艾利和和金砖这种定位的玩意,无所谓了。国产只要好,贵点也没关系。
作者: tommyclerk    时间: 2017-9-2 13:27
琵琶琴瑟 发表于 2017-9-2 12:37
托米哥说的没错



作者: yetifc    时间: 2017-9-2 13:57
脑放羊好像也发了个类似的帖子
可怜的老羊

作者: lyz1196    时间: 2017-9-2 15:20
本帖最后由 lyz1196 于 2017-9-2 15:22 编辑

如果你把耳机当成一种用于听歌曲的产品,那么就按汽车那样质高者价高;如果当成一种带给你好声音的服务,那么就按电影那样质高者量高(前提是物料成本比重较低)。
作者: 无畏audio    时间: 2017-9-2 15:58
就像手机行业一样,国产的hifi行业,发展很快。横向来说国产的竞争压力比国外的大的多的多,高压下会做很多努力。相信必须要多久hifi行业国产也会很有话语权了。不过定价的问题,各个企业的发出点不同,可以以声定价也可以定的低一些靠量来取胜。不一定价格低就是不好啊。
作者: gaomeng    时间: 2017-9-2 16:27
说白了还是奢侈品原则 。买多少钱取决买的人愿意花多少。。。
作者: kikyou17    时间: 2017-9-5 14:43
现在国内有些产品宣传成本还是远远大于制作成本
作者: hlc1134    时间: 2017-9-5 14:57
举个例子:前两年曾在某经销商处听过两个万元以上的国外定制耳塞,当时就震惊了:这是什么玩意?音染极其夸张,低频混得一塌糊涂,人声刺耳。而且据说这玩意也有人买!  


第一时间想到A18。

坐等某些大神喷我。
作者: 白敬亭    时间: 2017-9-5 14:58
哎,很多人认为外国月亮圆嘛
作者: 冰心玉    时间: 2017-9-5 15:02
只要声音对得起价格,我觉得价格不是问题,对于国外来说国产货也是进口货
作者: 独孤信    时间: 2017-9-5 15:13
"音染极其夸张,低频混得一塌糊涂,人声刺耳。",说的是335dw吧。
作者: 我法师我最拽    时间: 2017-9-5 16:06
问题是洋砖的价格会更贵…
作者: dirty3    时间: 2017-9-5 16:35
个人来说,随身产品价格高到一定地步,我会对声音之外的地方有要求了,外形,质感什么的不能太差,家里用的倒无所谓,声音同级别的产品,外形和做工满意的话,愿意多付20%的溢价。但像AK的高端那种就很本末倒置了。
作者: 苏下代07    时间: 2017-9-5 20:27
dirty3 发表于 2017-9-5 16:35
个人来说,随身产品价格高到一定地步,我会对声音之外的地方有要求了,外形,质感什么的不能太差,家里用的 ...

家用的好听耐用就好,我也是这么认为

作者: yubinyi    时间: 2017-9-5 21:49
这方面我认为森海的模式值得推荐,先看其耳塞耳机的型号, 平头塞:mx360 mx500 mx760 mx980;入耳塞:ie6 ie7 ie8 ie60 ie80 ie800 ie800s;耳机:HD2,4,5,6,7,8系至hd800s,同系号耳机贵于入耳,入耳贵于平头,几年更新一次型号,没质的提高都不会随意提升首位编号,只是加后缀提示升级或调整,以至hd900难产数年,这种严谨务实的精神值得很多厂商学习,森系耳机有没有暴利?有!但是这种暴利应该是能够认可的,诚信,严谨,务实,耐用的产品应该得到更多的利润。反之那些伪奢侈品,低劣产品,半成品,忽悠品这种产品只能越走越窄,要想企业长久,口碑与质量才是最重要。
作者: kenidcn    时间: 2021-1-20 02:12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也听了,UE吧!!!我在上海某个老牌顶尖商场里听的,装修风格高大上后现代还赛博朋克,那个时候我还在玩1000~2000块钱的设备,他们轻松给你开1万2+的价格,我正好带着IPC+PHA2,声音一听就吐了,听感跟两千哥说的一毛一样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