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hd800到底难推在哪? [打印本页]

作者: yeluo53    时间: 2017-8-3 02:02
标题: hd800到底难推在哪?
玩hd800还是15年的事了,后来就卖了,一直在玩音箱,真力m040,最近开始玩cd机,好像有点明白了当初为什么玩不好hd800了。

说hd800难推,一把主要是两个方面的意见:

1.假大空
2.薄脆硬

假大空这个事,其实不算是问题,简单来说,就是声音的线条细,空间感又大,听个小歌,肯定显得空。原因也很简单,人家就是这么设计的,为的是能还原大编制里几十上百件乐器的细致声音。你非要把它变成个人声耳机,恐怕再听交响乐,声音就会变得挤。所以其实空洞的问题,是诉求的问题,不是耳机的问题,hd800虽然牛逼,但是也不可能面面俱到。

薄脆硬呢?更简单,其实就是数码声太重。数码声,就是失真。数字方式产生的失真,主要集中在高频,因此薄脆硬。想去这个数码声,玩pchifi,得砸一笔不少的价钱。线电的专机,各种优化,飞秒级别的数字界面等等。当初的我是用pchifi的,我没玩到这一步。我用万元以内的耳放,怎么推,都觉得薄脆硬。我以为是“推不动”,或者是“耳放搭配问题”,甚至是“耳放档次不够”。

其实都不是,不是耳放的问题,实际上hd800的难度不是在耳放(当然,要求也不低),而是音源。最近玩了cd机,才明白,原来cd机能发这么柔润干净的声音,同一个解码器,用cd转盘和pc出来的声音完全不是一个意思,而pc出来的这个声音,不就是我当初一直以为是因为hd800没有推开而造成的“薄脆硬”么!

所以我梳理了一下思路,大概明白了hd800到底难推在哪。hd800有着极高的解析度,而一般的回放设备的解析度不够,对于前端产生的这种“数码声”没那么敏感,所以听着并不会特别的“薄脆硬”,当解析度上来了,超过了某一阈值之后,数字失真造成的数码声就变得明显起来。所以这是一个音源和回放设备的较量,一方面是保真能力,一方面是回放的解析度。当回放设备的解析度,超过了音源的保真度的时候,高频失控、过亮、薄脆硬,就降临了。

所以hd800不一定要用几万元的胆机推,胆机更多的是加法,改变了原来的声音,不是减法。现在想来,其实hd800没有那么难推,关键是降低数码声,另外也别和它较劲,非要把它变成另一只耳机。比较省力气的玩法,应该是:

1.万元级别以上的cd机(或转盘+解码),加上有一定驱动能力和保真度的耳放(五千元以上);或者西装加一台靠谱的cd转盘。
2.另外用一两千元搞一搞电处,主要是给音源部分,进一步降低失真。

有这个基础,hd800不一定说多满意,但是是在水准之上的。然后再去选择风格,那就看个人了。当然,也不是说数播或者pchifi不能用的,但是在前端方面,银子和精力,恐怕要多花不少了。不然,像我当年那种玩法,简直遭罪。








作者: Andy陳    时间: 2017-8-3 05:43
学习了
作者: 4eyesnb    时间: 2017-8-3 07:42
玩音箱还在纠结这个
作者: yeluo53    时间: 2017-8-3 08:33
4eyesnb 发表于 2017-8-3 07:42
玩音箱还在纠结这个

想起来了,所以写一写。而且音箱虽好,但是对于环境的要求实在太高。这一点耳机是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作者: 琵琶琴瑟    时间: 2017-8-3 08:34
难推在本身设计激进超前
这些年来专门针对性的耳放多了,抱怨其难推的就少了
作者: cpu1980    时间: 2017-8-3 08:37
楼主分析得有道理,音源、耳放、耳机哪个对声音的影响大的话题争论已久,通常耳机效果最明显,可能是耳机成为短板的几率最大。我的音箱和耳机都是一般般的,所有有时换音源玩,感觉不明显,就是因为揭示弱。关于800再问个问题,从掩盖数码声的角度,是不是胆放更好些?
作者: herovi520    时间: 2017-8-3 08:39
虽然没听过高端CD机,但目前玩PCHIFI确实觉得数码味重了些,看来以后还是要考虑CD机
作者: yeluo53    时间: 2017-8-3 09:07
cpu1980 发表于 2017-8-3 08:37
楼主分析得有道理,音源、耳放、耳机哪个对声音的影响大的话题争论已久,通常耳机效果最明显,可能是耳机成 ...

胆机确实会让声音变得柔润。但是800对于保真度和信息量的要求又蛮高。保真度相对较高,信息量大的这种胆,通常价格都比较贵。

作者: 壶中岁月23    时间: 2017-8-3 09:08
有见解的分析,学习了。
作者: yeluo53    时间: 2017-8-3 09:10
琵琶琴瑟 发表于 2017-8-3 08:34
难推在本身设计激进超前
这些年来专门针对性的耳放多了,抱怨其难推的就少了

我也是最近不太经常来坛子里面晃,请问现在比较公认的推800的放有哪些呢?

作者: 琵琶琴瑟    时间: 2017-8-3 09:14
到了“公认”,那只能是设计好一点的胆机了,比如二手wa6 se只要几千块就不错
作者: 摩托太子    时间: 2017-8-3 10:12
楼主说的很对,胆放只是做了个加法,如果做减法,要解决数码声问题,还是要上好的解码器。
作者: yeluo53    时间: 2017-8-3 10:12
本帖最后由 yeluo53 于 2017-8-3 10:26 编辑

在我上中学的时候,那时候顶级动圈还是hd600、hd650、dt880这些。那个时候,耳机拼的是特色、调音。老烧们用上万甚至几万块的cd作音源很正常。现如今,科技进步了,耳机的回放解析大大提高了,hd800、t1以及他们的各种改版,都是同样。耳机也便宜了,二手四五千,加上物价贬值,其实比当年旗舰恐怕还便宜呢。而实际上,这些耳机单就解析度来说,恐怕已经达到了数万甚至十几万的音箱的级别。十几万的音箱,怎么也得上几万块的cd吧,而hd800呢,大几千块的解码,连上电脑就听了。然后不好听,就怪耳放,四处问人,什么耳放能推好。各种做加法,有的人开始烧线材,有的人开始折腾胆机。这恐怕才是hd800难推的真相。
作者: hw666hw    时间: 2017-8-3 16:47
  难推在钱上
作者: jacking1217    时间: 2017-8-3 18:33
楼主分析的很有道理,很理性。800对音源要求高,适合交响不适合人声,胆机推动十分加成。这些基本上是没有争议的事实,谁要是有异议那就是自己的系统或是听音观需要纠正一下了。楼主如果玩800,可以尝试一下听风6pro这个耳放,推800本人很满意。如果有机会可以换一条升级线,对声音的提升也很大。
作者: 冥煮豆匙    时间: 2017-8-3 18:39
想要800能杂食一点,只有换线能救回来了!
作者: jacking1217    时间: 2017-8-3 18:49
冥煮豆匙 发表于 2017-8-3 18:39
想要800能杂食一点,只有换线能救回来了!

想杂食很简单,尝试一下800s。至少人声说的过去了。

作者: 冥煮豆匙    时间: 2017-8-3 19:10
jacking1217 发表于 2017-8-3 18:49
想杂食很简单,尝试一下800s。至少人声说的过去了。

800S没听过,所以就没说了

作者: tts43    时间: 2017-8-3 19:37
所谓的数码声是单元在高频上的尖峰导致的。属于耳机本身的问题。你说的常规手段无法消除。
作者: tts43    时间: 2017-8-3 19:53
其实很容易注意到一个基本现象,绝大多数的所谓数码声问题,不管换什么前端都无法解决的,最多只是稍微改变一点感受而已,很容易认出来,这其实就是某某耳机的声音变了一点点。这种问题就是耳机本身的问题。

只不过很多人都有一个奇怪的思维:前端是可以有问题的,耳放是可以有问题的,但耳机一定是完美的。耳机不完美一定是前端,耳放的问题。不知道这个思想的源头是什么。我估计着就是商家为了让你们多花钱而灌输的。其实也是,很多人买了个耳机,自己简直就变成了提款机,买这买那,买到头发现无论怎么弄也不可能达到他们想象的“完美耳机”效果,就像以前地球上就没人推的好的k701一样。 因为“完美耳机”只存在于想象中而已。
作者: 电脑小痴3    时间: 2017-8-3 21:50
这个贴蛮有意思 大家谈到的方面也有新意 学习了。
作者: hadsid    时间: 2017-8-3 22:09
楼主提到的800对音源、电处理的高要求,十分赞同!

补充一点是关于唱片的(特指数字音频文件):就是如果唱片的录制水平不高、或者抓轨质量不好,那么800的假大空、薄脆硬的问题还是解决不了。

作者: wzchen    时间: 2017-8-3 22:13
LZ分析的非常有道理,HD800是一副对数码声非常敏感的耳机,我听过Dave推800,也是数码声,当然,推力也不够,另一个朋友,用的是数播,解码是意大利的Scalla,并用上了两万多的电处,数码声还是有一点点,不过,如果去掉电处,据说数码声很重。
作者: neway    时间: 2017-8-3 23:00
楼主说的是有一定道理的。近期偶尔巧合下听了黑胶+bha1低增益推hd800,开始还没听,根据理论推断,觉得肯定推不好、干冷薄硬,听了才发现还可以,不算薄,没有假大空,人声也可以。所以音源对于hd800是很重要的。
作者: lidifei520    时间: 2017-8-3 23:11
很有道理 信息量大、透明度高的耳机,还是得在音源上下功夫。推不好的两大主要特征就是【空】和【刺】,前者的代表就是HD800,后者以TH900为典型。
作者: 冰狗    时间: 2017-8-3 23:28
本帖最后由 冰狗 于 2017-8-3 23:34 编辑

HD800很久以前听过,不过印象不深了。目前拥有的是HD800S
我现在的配置,估计是最便宜的前端了,但是素质不差,我觉得不管是人声还是交响,表现相当的全面,对于我来说已经是十分满意了。
配置如下:树莓派+老虎鱼线电(约800元左右)+SU1船界面(2399)+乾龙盛QA890(4000元上下)+FP030(目前2手大概2000多,假如能找到的话)。树莓派+SU1也可以换成国产入门CD机或者转盘,声音也是蛮不错的。这套前端的核心是乾龙盛家的QA890,和HD800/HD800S尤其合拍,总价估计一万左右就能伺候好HD800S,一家之言,你懂的
作者: gebegebe    时间: 2017-8-4 00:01
本帖最后由 gebegebe 于 2017-8-4 00:04 编辑

我用QV和DAVE直推HD800S没有任何问题。不好推有问题请找下电源线的问题,数码味找转盘的问题。
谢谢

作者: 工程师    时间: 2017-8-4 11:50
tts43 发表于 2017-8-3 19:53
其实很容易注意到一个基本现象,绝大多数的所谓数码声问题,不管换什么前端都无法解决的,最多只是稍微改变 ...

干掉高频尖峰很简单,直接把高频/超高频删掉。
有数字处理的软件,也有模拟处理的办法(专业录音室设备,可以人工增加录音模拟味)。
在专业领域,模拟味是很廉价的,任何工程的难度就在于各个指标间的平衡。就好像人生就是时间和金钱互相妥协的艺术。

作者: tts43    时间: 2017-8-4 12:03
工程师 发表于 2017-8-4 11:50
干掉高频尖峰很简单,直接把高频/超高频删掉。
有数字处理的软件,也有模拟处理的办法(专业录音室设备 ...

你把6k7k的高频删掉瞬间变成大号mx500

作者: 小耳朵大世界    时间: 2017-8-4 12:15
大胆机输出牛放试试,什么假大空都是扯淡
作者: gorger    时间: 2017-8-4 12:49
先搞好电,再尽量用低失真的元器件和设备,输出功率足够,阻尼合适,然后重点就是搭配了(器材及咸菜使用得当调出的平衡)。人耳对频段分布最敏感,其他或多或少都是自己骗自己。
根本不存在什么难推一说!都是商家推销的手段而已。
作者: 工程师    时间: 2017-8-4 13:35
gorger 发表于 2017-8-4 12:49
先搞好电,再尽量用低失真的元器件和设备,输出功率足够,阻尼合适,然后重点就是搭配了(器材及咸菜使用得 ...

正解,就是终端的实际响频分布。

作者: jonesroy    时间: 2017-8-4 16:06
为毛要选择800咧
作者: bajian168    时间: 2017-9-17 22:00
tts43 发表于 2017-8-3 19:53
其实很容易注意到一个基本现象,绝大多数的所谓数码声问题,不管换什么前端都无法解决的,最多只是稍微改变 ...

非常有道理

作者: zasflower1984    时间: 2017-9-17 22:21
本帖最后由 zasflower1984 于 2017-9-17 22:37 编辑

其实这个问题和频响曲线有一定的关系。耳机也并没有完美的耳机存在。大奥也是会有缺点,不过缺点少很多。如果没有缺陷的耳机是可以回放好所有音乐类型的。而一部分好一部分坏就属于缺陷。属于在做不到面面俱到的情况下先做好其中一部分。hd800中频凹陷的原因在此,深海它先把乐器和古典做好,音频低频中频高频是互相影响的。就像现在宝华韦健他们做音箱实测40khz做好了可以影响16khz一样,并非人类可以听到高于21khz,而是它们之间存在某些人类未知物理上的联系。

然后就是高频的问题。高频多了就虽然清亮。但是刺。也就是数码味。

高频比较暗的系统数码味是比较低的。如果整个音频顺滑流畅而不是剧烈变化相应数码味就变少。就算是前端数字信号最后出来也是模拟信号。
作者: kennygau    时间: 2017-9-17 22:49
基本上同意LZ的說法,的確用到一定水準的前端後,感覺800就沒有很明顯的缺失。大致上的各式音樂回放都能到一定水準以上,部分類別更出彩
作者: 琵琶琴瑟    时间: 2017-9-17 22:52
(因为它本身是个残废)
作者: zhuleibop    时间: 2020-3-2 10:49
琵琶琴瑟 发表于 2017-9-17 22:52
(因为它本身是个残废)

没文化

作者: 秋季先生    时间: 2020-3-2 11:20
和我推t1的思路历程如出一辙!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