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关于声音的颗粒感 [打印本页]

作者: ztxc    时间: 2017-4-14 21:00
标题: 关于声音的颗粒感
以前听耳机没注意颗粒感,只是评测里看到过。直到听了铁三角m50x发现颗粒感非常明显。
听人声觉得有颗粒感并不难听,m50x人声非常贴耳,也拥有铁三角女声略甜的调音,再加上这种颗粒感感觉很耐听。
也有烧友认为颗粒感是耳机低端的表现,你怎么看?

作者: 烧木耳    时间: 2017-4-14 21:04
什么是颗粒感?放个音乐还能听出颗粒了

作者: cloud119    时间: 2017-4-14 21:10
谁说的。颗粒感是好解析耳机的一个表现方面
那个颗粒感其实是歌手声带振动发出的
特别是男歌手,低沉声的时候。颗粒感很重,也很好听。
好的耳机是,该有颗粒感的时候有,不该有的女声,就不该有。

其实像低音提琴这种乐器,也是颗粒感挺重的。


作者: 琵琶琴瑟    时间: 2017-4-14 21:11
烧木耳 发表于 2017-4-14 21:04
什么是颗粒感?放个音乐还能听出颗粒了

确实是有这种情况……第一次给我这印象的是一个叫pk2的塞子,n年前的东西

作者: 烧木耳    时间: 2017-4-14 21:16
cloud119 发表于 2017-4-14 21:10
谁说的。颗粒感是好解析耳机的一个表现方面
那个颗粒感其实是歌手声带振动发出的
特别是男歌手,低沉声的 ...

说到这个让我想起来  学友和赵鹏的那种 确实像是你说的颗粒感  蔡阿姨有时也有哦

作者: ztxc    时间: 2017-4-14 21:17
烧木耳 发表于 2017-4-14 21:04
什么是颗粒感?放个音乐还能听出颗粒了

这个很难形容。你去用m50x听人声就知道了,很明显。
作者: cloud119    时间: 2017-4-14 21:21
烧木耳 发表于 2017-4-14 21:16
说到这个让我想起来  学友和赵鹏的那种 确实像是你说的颗粒感  蔡阿姨有时也有哦

是的啊。学友和赵鹏都是男声嘛
赵鹏我不喜欢,声音太假了。为了凸显男低音,后期得很过分。

蔡琴是女中音,在低音吟唱的时候也是可以有颗粒感的。

还有一些烟嗓的女歌手,都是有颗粒感的。张惠妹啊,黄小琥什么的。
adele的颗粒感就很重。



作者: tts43    时间: 2017-4-14 21:28
m50x没听过,也不敢确定你说的颗粒感是什么。粗糙感?好像混入了齿音又不严重的感觉?
作者: 前进    时间: 2017-4-14 21:31
上面网友说的颗粒感 是一千赫兹到若干千有凸起 这种地方凸起其实是难听的
作者: 琵琶琴瑟    时间: 2017-4-14 21:36
tts43 发表于 2017-4-14 21:28
m50x没听过,也不敢确定你说的颗粒感是什么。粗糙感?好像混入了齿音又不严重的感觉?

我觉得往难听了说就是数码味

作者: 前进    时间: 2017-4-14 21:44
就是比齿音频段低一些的 或者说“齿音的最低频段”
作者: tts43    时间: 2017-4-14 21:45
琵琶琴瑟 发表于 2017-4-14 21:36
我觉得往难听了说就是数码味

其实具体是什么谁也不知道,也可能是某种好听的感觉呢?

作者: 琵琶琴瑟    时间: 2017-4-14 21:46
tts43 发表于 2017-4-14 21:45
其实具体是什么谁也不知道,也可能是某种好听的感觉呢?

不算难听啊~~

作者: flankerx    时间: 2017-4-14 21:59
cloud119 发表于 2017-4-14 21:21
是的啊。学友和赵鹏都是男声嘛
赵鹏我不喜欢,声音太假了。为了凸显男低音,后期得很过分。

最近一直在听阿黛拉的25,感觉也有那种所谓的颗粒感,嗓音比较低的或者本身就带点沙哑的比较明显,清甜或者亮丽嗓音的就没有。我觉得蛮好听的有质感。
作者: tts43    时间: 2017-4-14 22:02
琵琶琴瑟 发表于 2017-4-14 21:46
不算难听啊~~

看你要求多高了,如果你买音箱也买出我说的那种感觉那就不太好了。特别是你还准备花几万。

作者: cloud119    时间: 2017-4-14 22:14
flankerx 发表于 2017-4-14 21:59
最近一直在听阿黛拉的25,感觉也有那种所谓的颗粒感,嗓音比较低的或者本身就带点沙哑的比较明显,清甜或 ...

就是各个音色的区别。

像王菲,邓丽君就不太可能有颗粒感,因为他们唱歌用的是气声
很多用气流在口腔里磨擦发出的声音,随意他们的歌里si,ci这样的声音很多
遇上990这样的耳机,很容易刺耳

像王晰。陈奕迅这样的男声,嗓音就是有颗粒感的。
像安德鲁波切利,超好听的男声。也是很浓的颗粒感。很有味道,


歌手嘛,各有个的特点你才能记住他。

颗粒感这个东西没必要强求,该有的就有,不该有的就没有

不过解析差的耳机,颗粒感是不明显的。这也算是解析好的一个特征吧。

解析好的另一个特征我觉得是口型,也叫气口。就是你听歌觉得脑袋里面有个口型在动。

那说明你的耳机解析很好,能还原歌手录歌时的各种细微声响。口水声,抿嘴唇的声响等,这些细微细节被你听到以后
通过你的头脑自己加工还原成了口型,动作等。增加了歌曲的真实感。所以感情更动人。

我甚至能听出那些歌是通段录的,哪些歌是一句一句录的。
因为你能听见录歌时开麦的电流声的低噪,一句一句之间有个低噪的开关声


作者: y931135649    时间: 2017-4-15 00:39
林肯公园那个主唱唱歌也蛮有颗粒感的
作者: 4eyesnb    时间: 2017-4-15 08:25
颗粒感是耳机低端的表现?  HD580,600, 650都有颗粒感
作者: pkkkkkkkkp    时间: 2017-4-15 08:36
cloud119 发表于 2017-4-14 22:14
就是各个音色的区别。

像王菲,邓丽君就不太可能有颗粒感,因为他们唱歌用的是气声

以后别人问我是什么是“脑放”,我可以给他(她)看下你这段描述了。

作者: cloud119    时间: 2017-4-15 10:40
pkkkkkkkkp 发表于 2017-4-15 08:36
以后别人问我是什么是“脑放”,我可以给他(她)看下你这段描述了。

这还真不是脑放

我觉得耳机最重要的两个参数,一个是立体声效果,圈子里叫声场
一个就是解析。很多其他效果都是建立在这两个参数上面。

梁静茹的【因为还是会】就很明显是一句一句录音的。
句语句之间有很明显的低噪断开。

作者: flankerx    时间: 2017-4-15 11:11
cloud119 发表于 2017-4-15 10:40
这还真不是脑放

我觉得耳机最重要的两个参数,一个是立体声效果,圈子里叫声场

这个不需要脑放吧,感觉要是能感觉很明显的换气声,咽口水声,可能就是连续录音。
作者: 2手处男    时间: 2017-4-15 14:30
个人觉得如果播放出的颗粒感是乐器或人声的自然表现,那就是耳机素质的正面表现,如果乐器或人声本身没有而放出来了,那就是耳机本身素质不佳或没搭配好。
作者: 轻女声控    时间: 2017-4-15 15:29
既然有人喜有人厌干嘛还要争论下去呢。
作者: 404073157    时间: 2017-4-16 14:03
颗粒感应该是失真了吧……
作者: ky1126    时间: 2017-4-16 20:12
奇了怪了,你们身边没有那种讲话很低沉或者烟酒嗓的人么,那不是颗粒感是什么,很难理解吗?连身边的各种声音都不去仔细关注,反过来说别人讲话太玄听不懂
作者: whdevip123    时间: 2017-4-16 21:25
本帖最后由 whdevip123 于 2017-4-16 21:45 编辑

颗粒感 我的理解是:本身解析不够,但是却突出解析而造成的。就像一张分辨率不高的图片,不放大看,不会觉得特别明显,一放大看,全是像素点。本身解析足够好的耳机,不会有颗粒感,就像分辨率很高的图片,放大看也不会出现像素点很明显的情况。      一些拜亚的中低端耳机很容易出现颗粒感,就是因为太突出解析,但本身解析一般。


作者: 心韵63    时间: 2017-4-16 21:31
从没有这种感觉.
作者: d900    时间: 2017-4-17 11:54
我感觉和唱法也有关系,尤其是欧美的歌手颗粒感还是很容易听出来的。
作者: 轻女声控    时间: 2017-4-17 12:12
今天中午听了王菲的歌 她早期作品就没颗粒感。 匆匆那年 这首歌就有了些。 PC QM 880
作者: hs198787    时间: 2017-4-17 12:25
烧油之间讨论经常遇到的问题就是,玄词太多每个人定义不一样,讨论半天还是各说各的结果讨论的根本不是一个东西
有人说音色有人说失真。。。
作者: gaojiugao    时间: 2017-4-17 17:51
就是解析底

作者: yyzzee    时间: 2017-4-17 18:07
hs198787 发表于 2017-4-17 12:25
烧油之间讨论经常遇到的问题就是,玄词太多每个人定义不一样,讨论半天还是各说各的结果讨论的根本不是一个 ...

这个表达与我所说的相近
作者: HHYYTT    时间: 2017-4-18 12:33
先多听听或曾听1W+的耳机,然后分辨一下鼻音,齿音,最后想想颗粒感是细腻,还是粗糙。
作者: justinb    时间: 2017-4-18 13:38
无法理解这些发明的词,颗粒感?形容看得见的东西差不多,形容听感是什么鬼。
作者: 3110994    时间: 2017-4-18 15:43
颗粒感是不是指声音密度?


作者: jtsunxp    时间: 2017-4-18 17:28
颗粒感 和 沙沙的男声 我想是不同的。
颗粒感还是不自然。沙沙声是好听的,自然的。是否有人混淆了?
作者: 烧木耳    时间: 2017-4-18 18:02
cloud119 发表于 2017-4-14 21:21
是的啊。学友和赵鹏都是男声嘛
赵鹏我不喜欢,声音太假了。为了凸显男低音,后期得很过分。

赵鹏的后期制作  确实假的很  但也是为了配合发烧友的听感 不是

作者: lsd中毒    时间: 2017-4-19 11:04
那么常说的“松香味”也属于一种颗粒感了?中频中低频的基音还原细腻的话应该就是所谓的好的颗粒感吧?
作者: ew9612    时间: 2017-4-19 22:55
完整点来看这个问题。

最初是指乐器本身的自然音色特征,比如弦乐、打击乐、键盘类乐器的颗粒感。一些低音域部分的音色颗粒感也容易察觉,比如贝司、倍大、圆号、琵琶、二胡、口风琴什么的。至于纯电声乐器或IA的颗粒感由计算机模拟,不适合用来感受耳机回放水平。

其次,颗粒感最大的问题源自后期处理。录音点定位不当时,比如乐器反射声比例失调使音色不完整(乐器质感缺失),轮到后期环节(比如激励器调谐波),但容易引入过量的颗粒感或扭曲了自然乐器的颗粒感,导致透明度降低或音准失衡而显得不够真实。通俗流行民谣领域,特别是港台流行乐后期某些凸显颗粒感增加所谓的人声氛围感或吸引力,算是比较低级的处理手法(设备成本低)。职业变声领域的水准,日本声优的后期制作水平世界第一。但专业领域的声乐现场录制力求采样尽可能在比例上恰如其分,以保留乐器本身的音色和空间反射总体完整性,而非过度依赖后期软实力。

回放上的颗粒感一般指前端信息密度低于耳机所需、某些特定频段之间曲线协调不足、或耳机阻尼处理不当引耳罩内的混响及延迟性失真,从而导致声音整体或部分频段听起来比较干或粗糙,戏称颗粒感,和前面说的颗粒感完全不同。

通俗流行领域,嗓音特征可以用粗犷、沙哑、有磁性等形容。和表演或唱作专业的人讲人声有颗粒感可能会一脸懵逼,但制作系搞混缩的听了多半能意会。
作者: chtomea    时间: 2017-4-19 23:55
cloud119 发表于 2017-4-14 21:10
谁说的。颗粒感是好解析耳机的一个表现方面
那个颗粒感其实是歌手声带振动发出的
特别是男歌手,低沉声的 ...

但是009的顆粒感
就幾乎是沒有 極度的滑順 跟絲綢一般
其實很難評斷說聽得出顆粒感才是好耳機

作者: qwe741a    时间: 2017-4-20 10:34
本帖最后由 qwe741a 于 2017-4-20 10:39 编辑

每人的理解不同?
颗粒感就是不流畅不顺滑,粗糙,可以说是粗糙感。这个是贬义词吧。
看了上面你们所说的颗粒感,其实就是那种动态起伏和泛音,动态起伏好,氛围感就好感情好,就好像蔡大妈,一些很有磁性的男声。但是这与颗粒感毫毛关系。
作者: yyzzee    时间: 2017-4-20 10:51
低码率也是一种颗粒感,不知道楼主指的是那种。语言交流是个问题。智者相处,干脆不语。
作者: cloud119    时间: 2017-4-20 20:41
chtomea 发表于 2017-4-19 23:55
但是009的顆粒感
就幾乎是沒有 極度的滑順 跟絲綢一般
其實很難評斷說聽得出顆粒感才是好耳機

我没有听过009
不过那些原本嗓音就很磁性,很有颗粒感的人声。
变得很顺滑,岂不是很奇怪?
不是研磨过度了吗?

作者: yuan18    时间: 2017-4-20 21:57
不知sony的 MDR-CD900ST有没有lz说的颗粒感?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