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大家探讨DSD的长项和短板 [打印本页]

作者: soulfly1992    时间: 2017-4-10 22:27
标题: 大家探讨DSD的长项和短板

个人听感,抛砖引玉:
长项:
1、声音的精致度、细腻度,
2、强悍的解析度、分离度,一切细节分毫毕现,
3、彻底告别软、糊、慢的鲜活感,
4、声音的紧致度、线条感、速度感。
短板:
1、声音的宽松度、自然度,
2、音乐味,或者叫情感的表达?


作者: soil    时间: 2017-4-10 22:33
声音松或是紧,都不算自然。
保真本身就是对味道的否定。
作者: soulfly1992    时间: 2017-4-10 22:39
soil 发表于 2017-4-10 22:33
声音松或是紧,都不算自然。
保真本身就是对味道的否定。

恩恩~
“松”和“宽松”还不太是一个概念了~
就是不知道DSD的这种保真,
是否可以通过器材的回放,
来解决味道的问题。

作者: 天空上尉    时间: 2017-4-10 22:43
格式真有差别吗?

作者: soulfly1992    时间: 2017-4-10 22:52
天空上尉 发表于 2017-4-10 22:43
格式真有差别吗?

这应该是肯定的~
作者: prophet63    时间: 2017-4-10 23:10
如果录音时候用dsd录的那他就哪都好,如果录音pcm后转成的dsd就是哪里都不行。。。
作者: jeke    时间: 2017-4-10 23:43
真正听过好的DSD回放,就知道他的好,现在好多人,只是听过DSD文件,系统播放好的没多少
作者: 脑残为王年代    时间: 2017-4-11 10:20
怎么楼主描述的感觉像是动铁和动圈的区别
作者: soulfly1992    时间: 2017-4-11 10:23
jeke 发表于 2017-4-10 23:43
真正听过好的DSD回放,就知道他的好,现在好多人,只是听过DSD文件,系统播放好的没多少

求推荐好的DSD播放系统~

作者: cadenza42    时间: 2017-4-11 10:27
缺点是后期处理的风格, 和格式没关系.
作者: soulfly1992    时间: 2017-4-11 10:27
cadenza42 发表于 2017-4-11 10:27
缺点是后期处理的风格, 和格式没关系.

有道理~

作者: cadenza42    时间: 2017-4-11 10:36
soulfly1992 发表于 2017-4-11 10:27
有道理~

从格式上来讲dsd的优点就只是信息量大, 听感上主要就是顺滑, 因为时域信息多. 基础的dsd64的动态都不算特别大, 因为噪音的下限偏低, 影响高频信噪比.

作者: lsd中毒    时间: 2017-4-11 12:59
http://www.erji.net/read.php?tid=1840005
真正有硬性影响的那主要还是量化噪声的问题,看上面这个帖子。

至于楼主说的诸多条,只是受限于码率问题(市面上主流普通cd的16bit/44.1khz的pcm自然不如dsd,但实际上高品质的pcm文件以24bit/88.2khz、192khz信息量一点不比dsd少),并不触及dsd与pcm编码格式的本质区别。另外dsd音频有个硬伤,无法直接编辑,现有的音频编辑都是基于pcm线性编码。

相比pcm、dsd的区别,录音本身的质量重要得多才对,pcm编码的音乐有海量的基础,做好这些的回放是更加实际的问题,我宁愿存一盘哪怕是320k MP3喜欢的音乐,也不想存一堆无关痛痒的sacd抓鬼。
作者: gebegebe    时间: 2017-4-11 13:03
录音器材的档次…我猜有关系,和单反一个道理。至于关系多少…
作者: yyufo1988    时间: 2017-4-11 15:08
部分DSD的录音匠气太重,也可能是为了迎合大部分DSD听众口味造成的,增加吸引力,就像把提高锐度对比度当做高清来忽悠消费者的电视厂商一样,过个几年dsd逐渐成熟了估计会好些
作者: qy680ty    时间: 2017-4-11 15:37
lsd中毒 发表于 2017-4-11 12:59
http://www.erji.net/read.php?tid=1840005
真正有硬性影响的那主要还是量化噪声的问题,看上面这个帖子。 ...

不要认为厂商是没有“屁股”的。。。。

作者: qy680ty    时间: 2017-4-11 15:51
想要听到真正的DSD音效要注意以下几点:

1.部分sacd并非从母带转制,而是从44.1转过去的,其音质可想而知,当然最原味的还属模拟母带直转,虽然模拟时代的录音设备可能不比如今

2.需要一台支持1bit直解的DAC,而非一些所谓的格式支持然后把DSD转回PCM播放,当然前者比较少,而高价sacd碟机一般是1bit直解

3.后端的放大器和扬声器素质越高越好,灵敏反映DSD的信息量优势

解决以上三个问题,DSD将全面压倒PCM,否则用于处理PCM的各种滤波所带来的“味道”没准更讨你的口味。。。

作者: 张花花    时间: 2017-4-11 16:09
这只不过是你听到的某张DSD和CD在你系统中的表现。
举个例子chandos公司基本都是24-96的原始录音,官网上、presto上有很多高码率的母带在买,网上也有很多ps3抓的ISO,很容易找到同一套录音来比较。我比较过很多次,留下的都是24-96.
channel classics,我不知道他原始录音是DSD\还是24-96、24-192,反正官网上同一张唱片这三种格式都有在卖,网上也很容易找到同一张录音的DSD DSF格式、PS3抓的ISO格式、24-96、24-192,我都比较过,最后留下的DSD DSF格式。
这些说的都是新录音。
老录音的官方数字母带下载版和日本公司的DSD再制版的变数就更大了。哪个更好,不能一概而论。。。
作者: 张花花    时间: 2017-4-11 16:11
所以说,DSD还是CD(高码率)需要看原始录制方式、再制方式、回放系统差异,不能一概而论。
作者: soulfly1992    时间: 2017-4-11 16:46
张花花 发表于 2017-4-11 16:11
所以说,DSD还是CD(高码率)需要看原始录制方式、再制方式、回放系统差异,不能一概而论。

这一点我有异议~
我是觉得DSD文件总体的声音是有一定相同之处的,
就像黑胶和CD总体的听感上有区别一样。

作者: jeffking01    时间: 2017-4-11 16:49
高码率是硬道理,相信科学!
作者: soulfly1992    时间: 2017-4-11 17:05
jeffking01 发表于 2017-4-11 16:49
高码率是硬道理,相信科学!

但也可能很多环节没跟上科学

作者: erzinan    时间: 2017-4-11 22:00
本帖最后由 erzinan 于 2017-4-11 22:04 编辑

这里扯了很多科学。
我只有一个问题,我们能听到的新世纪,古典。民乐,流行,包括acg,到底有多少是原生dsd录音的。硬件支持dsd的有多少是高精度匹配的?
科学捧得再美好,软件录音制作不去支持有什么用?只有小部分的所谓dsd录音,资源的量实在狭隘。。。



作者: erzinan    时间: 2017-4-11 22:33
就目前国内的形势来看,多数音乐资源别说是原生dsd,就是靠谱的无损音乐文件,都不容易弄到。
国外的tidal,虽然是一个方案,但是网络速度是否能够很好支持呢?
中文化支持?音乐库就算不少,涵盖面呢?国内烧友的听音口味能否支持?各个风格烧友喜欢的原生dsd又有多少呢?
作者: soulfly1992    时间: 2017-4-11 22:42
erzinan 发表于 2017-4-11 22:33
就目前国内的形势来看,多数音乐资源别说是原生dsd,就是靠谱的无损音乐文件,都不容易弄到。
国外的tidal ...

这是另外一个更严重的问题~
个人建议就不展开细说了哈~

作者: erzinan    时间: 2017-4-11 22:44
soulfly1992 发表于 2017-4-11 22:42
这是另外一个更严重的问题~
个人建议就不展开细说了哈~

选择什么切入完全,属于个人自由,你觉得好,你可以说,不好也可以说,大家讨论嘛。

作者: soil    时间: 2017-4-11 22:56
soulfly1992 发表于 2017-4-10 22:39
恩恩~
“松”和“宽松”还不太是一个概念了~
就是不知道DSD的这种保真,

格式,不过就是个容器问题,有体积的区别,更有里面内容物的区别。
其他的,水涨船高就是了。

作者: lsd中毒    时间: 2017-4-12 10:21
qy680ty 发表于 2017-4-11 15:51
想要听到真正的DSD音效要注意以下几点:

1.部分sacd并非从母带转制,而是从44.1转过去的,其音质可想而 ...

1,当代录音都是数字录音了关模拟什么事,你的母带就直接是pcm/dsd文件。而且现代多轨录音技术十分成熟,哪怕是古典现场,都有广泛采用,就算是dsd母带,后期编辑处理本就没法饶过转pcm的步骤,除非你一点后期都不做直接压制。
2,是否直解影响如何不了解,不妨用同档次具体型号对比,这样就很有参考性。
3,dsd128/256对高码率的pcm没有信息量优势,对普通cd有信息量优势。

作者: farrel    时间: 2017-4-12 11:06
手里有几千张的DSD文件碟,有200张左右的sacd碟。

基本只听dsd了,很少听cd文件。
作者: 蓝子风    时间: 2017-4-12 11:18
DSD声音密度高,绵密,音场好。缺点就是动态爆发差,瞬态差
作者: aarwwefdds    时间: 2017-4-12 12:12
DSD最大的优势是跳过了DAC自身的SDM(sigma delta modulation 也就是德尔塔西格玛调制),使得DAC处理起来“更轻松”,对于德西调制DAC来说DSD信号可以直接出去。

ADC也是需要德西调制的 调制后就成了PCM 所以厂家卖的DSD碟就是厂家自己把PCM通过自己的SDM算法再转成了DSD而已

作者: farrel    时间: 2017-4-12 12:18
请楼上各位说明,自己用的是什么SACD机,不要说拿个foobar软解SACD,也来谈什么dsd听感。
作者: jeke    时间: 2017-4-12 22:41
顶楼上,真正听了DSD播放好的,哪里可能动态、瞬态比44.1PCM差,反正同个版本,DSD肯定干了44.1pcm。

但是说高码率的PCM,不大好说一定哪个更好,各有特点吧
作者: jeke    时间: 2017-4-13 00:31
soulfly1992 发表于 2017-4-11 10:23
求推荐好的DSD播放系统~

playback ,Merging,EMM, t+a,PS,这些品牌都有好的DSD dac。个人米不多,用着T+A dac8dsd,感觉性价比高,仅供参考。
作者: 冥煮豆匙    时间: 2017-4-13 08:26
panta tone公司的SACD 是直录的,当年飞利浦公司的一波人出来创业的,23333
作者: gaojiugao    时间: 2017-4-13 09:28
dsd录音也有好坏的,听过不下100张SACD,remix的也不一定会很差,关键看录音,有两张胆咪的不错,其中一张是四季,声音极其宽松,解析和声域也不差
作者: 前进    时间: 2017-4-13 10:03
早就说过“反过来说”就是素质低的 韵味好


而且以后也会是这样

解码器芯片性能也是

以前cd刚出来的时候还被磁带党说成韵味差




现在CD又归到有韵味的一类了

动瞬态和解析 分离度大韵味差 声场大的人声也远
作者: soulfly1992    时间: 2017-4-13 10:09
jeke 发表于 2017-4-13 00:31
playback ,Merging,EMM, t+a,PS,这些品牌都有好的DSD dac。个人米不多,用着T+A dac8dsd,感觉性价比 ...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