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除了线还是线 [打印本页]

作者: qq1653304183    时间: 2017-2-9 02:13
标题: 除了线还是线
本帖最后由 qq1653304183 于 2017-2-9 02:16 编辑

都2017年了,打开坛子一看,还是线线线。

线真真那么有用?线材的作用真的大到了时时讲,人人讲的地步?
且不说“线材无用论”,已知的线材盲听实验中(请仔细看我说的话),尚未有半数以上听者都答对的时候。
连A版都说过,“盲听实验不是为了证明线材有用无用,而是为了找出那些能听出线材区别的人”。

然而结果呢?
结果是每一次盲听都只能在几十人中找出个把盲听答对了的人,这还没考虑置信系数问题。
我们姑且认为少有中“金耳朵”的概率是50分之一。
请注意,是在烧友中,是在那些愿意去参加hifi线下活动,并参与到盲听实验中来的积极的烧友,而不是匆匆路过的看客;这个概率,只有几十分之一。

然而坛子里呢?
却天天都在讲线线线,好像坛子里的烧友都是金耳朵一样。
若真如此,为何一到盲听就只能有个把答对的?
既然并非如此,又有多少人不过是脑放?

PS:为了预防无脑黑,先预防一下。请注意我没说线材无用,我说的是,从现有的盲听实验来看,能猜对多数的人极少。

作者: 前进    时间: 2017-2-9 03:34
楼主 你能否听出线的区别 有的人盲听可以听出自己换的线 当下是哪一根  比如自己有三根
用线的重点是会选性价比高 性能不错 价格不高的
而不是纠结有无用
作者: cmlf    时间: 2017-2-9 08:31
本来这种话题我个人都是看看就好的,今天也许是听歌听到兴头上了就随便出来说两句吧

本段基本的论点是盲听的结果并不能很好的反映线材对系统的影响。

换句话说,假设AB两根线材在系统上造成了X的表现差,那盲听的正确率对照回去可能只有0.3X甚至0.05X,这个对照回去的说法相对并不那么直观,大概意思就是假设AB两根线材对系统声音造成了10percent的差别(当然这个10percent的说法也很不科学,这种事情基本无法量化,意思懂就行)然后在某个试听群体中大概有70percent的人的听音经验高到能够识别出来这个差异,那大概实际也就只有20percent左右的人能做到盲听成功吧。

上面那段可以直接当成废话来笑笑就好,毕竟数据全是编的,虽然是以经验作为依据,但是我也不保障个人的经验有啥正确性。
不过我接下来对这个论点的论证我相信还是有一定说服力的,以下开始:

我们假设盲听采用最普通的模式:已知盲听的是哪些线材,在系统其余部件不变的情况下,由其他人对线材进行跟换(被更换的线材在实验的全程都处于被试无法观测到的位置)。这个其他人对线材进行的更换采取随机制,然后由被试对每轮的线材进行判别。

好了问题来了,在这个情况下,盲听者到底要分别的是什么的呢。
除了极少部分音乐文件有加成的(即是音乐文件有某段音频对系统的某个素质有极为苛刻的考验的,在这个情况下有可能会造成全或无的阈值效应,那分辨将非常容易,但在盲听中这要求线材刚好也在这个素质上有着极大的差别,这种巧合还真是特别稀少,本人目前还没这么成功玩过)除此之外,盲听者对比的基本都是任何频段上两根线的表现力上的相对值。举例而言就是空气感两根线下的系统都会有,但是它们之间的强度有差异,而盲听便是需要盲听者很好的把握系统的一个度,有了多高程度的空气感那便是a线,而没有达到这个程度的空气感的就是b线。

所以可以比较明显的得出,盲听者对系统的把握程度将很大程度影响到盲听的正确性,所以这也是老烧们常说的千万不要在自己不熟悉的系统和歌曲上盲听,无异于丢人现眼(金耳朵请无视这句话)。

当然这只是影响正确率的一方面,更重要的一方面其实还是听觉记忆的问题。当盲听者在把握系统的度的盲听者的判断标准其实就是听觉记忆,即我之前听到的这个系统是什么样的声音/我上一根线上的系统是什么样的声音。虽然大家一直都说脑放脑放,实真正的脑放很多时候不是作用在听的那一瞬间,而是在听觉记忆上。这个应该很好理解吧,那就是被试者的记忆经常会被自己所扭曲, 比如说一开始在听完a,b两线之后被试者听出来a线比b线空气感好,那当被试者盲听并判断出b线后下一次便会对自己施加这样的想法:假如下一条线下系统的空气感比刚刚的好,那就是a线,不然就还是b线。在这种情况下被试者很容易夸大记忆中的a系统的空气感,而当实际a系统出来后空气感又没有达到想象中那样的强度,这个时候被试者就很容易出错。(请别以为这个是只要对比回刚刚b系统下的空气感即可,要做到直接的与原本的记忆进行对比真的很难,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是与想象中的记忆进行对比)

因此除非非比较有经验的人士能够做到不在大脑内对声音进行期望,原原本本的与自己听到的做对比,一般就算能听出来的人盲听出错将会是非常的高频率的一件事情。

以上便是对为何盲听的结果并不能很好的反映线材对系统的影响的论证。

其实线材还是很重要的,只要系统的揭示力达到一定水平,那么分辨不同线材的影响将会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而分辨的最佳方法其实还是一个线材听上一段时间,然后再切换另一个线材听一段时间,大概综合下大脑对这两段时间内的系统的整体印象有啥差别,那这个差别很可能就会使线材实际上的表现力的差别了。

对于线材无用党我有一个疑问,请问为什么综合各大论坛的意见,大家对于某根线材的大致印象会差不多呢?假如线材真的没有区别,那大家对于某根线材的特点纯粹是yy出来的,那对于任意一根线理应什么样的印象都会冒出来啊。当然有个很好的反驳便是对于任何一根线,都是先由尝螃蟹者带一波节奏,然后接下来听到的大家纷纷开脑放跟风。但另一个问题便来了,那为何论坛与论坛见的意见都那么相似呢?先不说绿檀紫檀这种大家都窜来窜去的, 那绿檀和head-fi,紫檀和ppt,极品人生和ca等等相互流动较少的论坛间也应该有许多不同意见啊?这个请问你们要怎么解释呢?还是你们想说商家们非常强大的贯通一气集体在全球所有hifi论坛上带节奏?那我还是建议先看看医生再回来听耳机吧,欣赏音乐还是需要大脑的。


作者: jonesroy    时间: 2017-2-9 08:42
盲听听个球,不认得的系统
作者: phoexi    时间: 2017-2-9 09:40
除了盲听耳机我估计绝大多数人能分出来


盲听转盘解码耳放 楼主觉得这儿所有人都能分清楚么

只要一个东西有作用 那自然有讨论它的意义  你管它是对多数人还是少数人有用
作者: 琵琶琴瑟    时间: 2017-2-9 09:52
我刚买了条单晶铜的什么什么平衡线。

跟原配一耳朵差别没毛病啊。
作者: nosounds    时间: 2017-2-9 10:04
琵琶琴瑟 发表于 2017-2-9 09:52
我刚买了条单晶铜的什么什么平衡线。

跟原配一耳朵差别没毛病啊。

关键这一耳朵的差别是几db啊?有的人也许能识别2db,有的人也许是5db,所以就出现了听感差别
作者: d900    时间: 2017-2-9 10:46
看好的方面吧,不管能不能听的出来,至少大家都愿意尝试一下看看是否有差别,这对听音和搭建系统总归没有坏处吧。
作者: qy680ty    时间: 2017-2-9 12:45
说实话,稍微懂一些科学方法论,有点逻辑的人,都能够察觉关于线材的种种矛盾之处

首先,要彻底地、认真地研究一个事物,那么就需要进行定义,既然说线材会提升音质,那么“音质”是什么?
然而这个问题,绝大多数烧友是无法回答的,尤其是没有音乐、声学背景的普通爱好者们,所以严格地讲类似“追求我眼中的HiFi”的说法本身就是伪命题,甚至可以说在入烧之前,你对自己喜欢的到底是怎么样的声音也未必是真正了解的
假定确实有人可以对“音质”进行定义,或者说对“音质”及影响“音质”的因素,理解程度远超一般烧友,那么这些人基本上也是从事HiFi产品制造、声学研究等专业人士,又或者是非同寻常的超级老烧——资历够长是基本、但绝非只要资历长就能烧明白

在这种情况下还要研究线材和音质的关系,只能退而求其次,进行类比
就耳机来说,很少有人质疑HD598和HD800的“音质”差距吧,有无法盲听成功的吗?一般的5000块一体机自带耳机口和1w以上独立耳放的“音质”差距,有很多人无法盲听成功吗?别说发烧友,就是叫个听力正常的普通人来正儿八经地试听,会很难分辨吗?!
那为什么线材就很难盲听成功?无法盲听成功是否意味着线材对“音质”的影响很小?有些人争辩说盲听一耳朵不够全面,是一种短时模型,线材需要长时模型,也就是日常使用才能全面考察,这点我个人多少也是同意的
但是为什么类似HD598和HD800的“音质”差距,大多数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器材,一般都可以清晰分辨?!

假使一条线材的作用是如此隐晦,那么哪怕耳机升级线这种影响比较明显的线材,买上一个堪比耳机本身的价格都是不合理的,更不用提几千块几万块的电源线,当然产品定价有各种因素的影响,先不去说
但高昂的线材价格就造成了一些烧友的问题,比方说给一个1w的解码接上一条5k的电源线,提升50%?没有,那就提升30%?还没有,提升10%总该有了吧?!
看到了嘛,不管真正实际提升有多少,当你购买一条高价线材后,能够不对其做任何期待?承认购买了一条占大件总价30%以上的线材实际提升只有10%甚至更低?!
无论如何,花了这么些钱,经历了枯燥而痛苦的盲听PK地狱,你总得找出你买的这条线材的价值,写上一篇讲述差异甚大或直接就是飞跃性提升的“毒文”——而并没有标注,这种所谓的差异或提升到底是10%范畴内的还是30%范畴内的结果
而一个新手看到了这篇“毒文”,可能对自身系统本就有些不满——可能其系统的问题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如前所述,实际上你并不是一个自己眼中以为的“高贵的HiFi追求者”,你只是一只待宰羔羊,so。。。无论如何,当你看到一篇洋溢着赞美的线材毒文,下一个给一台万元解码接上一条5k的电源线的dalao可能又要出现了。。。。23333

另外,一些毒文用词也值得商榷,什么叫一条线材提升了音质呢?
从逻辑而常识的角度考虑,给定的录音,给定的大件,剩下的线材的作用只可能是忠实还原呈现,比方说从一条劣质线的80%保真度到另一条升级线的95%保真度,确实是“提升”,但从整个系统的角度去描述,其实只是“进一步降低了失真”,因为不可能凭空变出更多“真实的信息量”
“提升”这个词很容易让人感觉只要买了就有效果,有百利而无一害,“降低失真”就显得土气、死板,确实不是所谓毒文应该去使用的,哈哈。。
如果线材在还原以外,带来了一些别的东西,那么这种显然只能称之为音染,而无法称之为“音质”提升,当然如果听感的改变是符合用户口味的情况下,确实是一件好事,尤其在某套系统从解码、耳放到耳机已经大体抵定后,但是倘若系统存在某种严重的指标歪曲导致听感上的不平衡,这还算好的,更多是几个大件本身档次不足,这时候不好好继续升级大件,指望上一条高价位的神线来提升50%云云,岂非缘木求鱼?

最后提醒一下3楼,千万不要低估大众的愚蠢,更别高估商人的道德
“今天我给我那辆1.4排量的小车加了某种神油,现在开上去感觉和2.5一样了,甚至能跑到300码了哦耶!”——放在汽车论坛,只能换来mdzz的眼神
“最近搞了颗60年代的蔡司旁轴头,那个刀切奶锐简直吊打现在的数码头!”——放在正儿八经的摄影器材论坛,现在也只能换来mdzz的眼神
“给耳放换了一条高价电源线,原本完全软趴打不开的声音一下子立起来都有点箱子味了!”——放在耳机论坛,下面是一片膜拜、dalao牛逼的眼神

作者: 125187881    时间: 2017-2-9 12:57
给耳放换了一条高价电源线,原本完全软趴打不开的声音一下子立起来都有点箱子味了!”——放在耳机论坛,下面是一片膜拜、dalao牛逼的眼神

这一段,很有可能啊,亲身体会
作者: 琵琶琴瑟    时间: 2017-2-9 12:59
找个透明型的耳机……比如HE560这样的,耳机线一换便知。
作者: gebegebe    时间: 2017-2-9 13:04
能不能换一个角度啊,线材调味比音质重要多了。炒菜里面盐最便宜,但不放盐好吃吗?

铁三角老木碗炒成天价了,素质垃圾,但也不是有的是人买。我就想买。
作者: cccqqqccc    时间: 2017-2-9 13:26
如果明显,那还是琢磨下线两头的设备吧!
作者: sonlong    时间: 2017-2-9 14:19
基本同意楼主观点,承认咸菜有用。但是每每看到论坛里说咸菜的,都是一耳朵,如换机。。。好像简单的一笔,但是和所知道的盲听结果,几乎只有很少一部分人(专业人士以及听音经验丰富的烧友)能听对。

这二者很难划等号。如果真的明显到一耳朵的地步,那应该随便都能听出来,但事实是盲听不能,自己听能。

也有人说,因为心理因素,器材不熟,紧张等。这我都同意,但是问题就是但凡提到咸菜,听感提升都是巨大的,极其容易的。这其中只能说明有部分人夸大了效果。

举个例子,让你盲喝酱油和醋,答对奖励10000,答错罚5000,这压力够大吧,我想只要正常人基本都能分辨,这才是正真的一耳朵。

而根据盲听的结果,我认为,咸菜肯定有用,区别也确实存在,但是正真能分辨的人还真不太多,很多是跟风或者脑放,怕听不出来被人嘲笑木耳。所以,动辄一耳朵,如换机的烧友还是实在些吧。

作者: 七键虾填鳝    时间: 2017-2-9 15:05
本帖最后由 七键虾填鳝 于 2017-2-9 15:21 编辑




       卖线的门槛最低, 只需要脸皮厚会吆喝就能卖。


       比摆地摊容易多了。




你要让皇帝的新衣的编织者说他们编织的只是空气么?  ZT


NOPE,

他们编织的是皇帝的新衣, 不是空气哦!

虽然用的材料是空气,但编织的是皇帝的新衣捏。

空气里面有氮、氧、 一氧化二氢、 二氧化碳、 以及各种纳米成分。 (醒醒, 纳米技术哎!)

皇帝的新衣是有氮、氧、 一氧化二氢、 二氧化碳、 以及各种绝密外星纳米成分组成的皇帝的新衣:

1。 [透明];

2。 [透明];


3。[透明];


4。[透明];


5。[透明];



6。[透明];



7。[透明];





综上所述,  皇帝的新衣不是普通的新衣, 它是精心编织的皇帝的新衣。

就像神奇的中华鳖精和脑白金。


中华的中,

中华的华,


中华的鳖



中华的精




。。。。。。。


作者: ndless_lin    时间: 2017-2-9 15:10
在均衡  灵敏的系统是   跨个级别是明显差距 同级别的 风格差距不大的 要仔细听 才能听出区别
作者: james_yoyo    时间: 2017-2-9 15:14
线材听不出区别,保险丝我倒能听出正反区别。
作者: sjw242218    时间: 2017-2-9 17:41
最恶心那些动辄就是“一耳朵”差别的词句
作者: cherrypepsi    时间: 2017-2-9 18:09
同意楼主观点,总是有些人吧线材的区别说的天花乱坠,好像不得了一样(强力安慰剂效应)。直到买了同款线材才知道其实差距比老烧说的小的多的多。

还有很多人用线材比耳机贵很多的搭配,个人不太理解。我知道很多hiend音箱系统会用5到6位数价位的线材,但线材部分的投资仍然只占系统总价的10%~15%左右。
作者: qq1653304183    时间: 2017-2-10 01:09
sonlong 发表于 2017-2-9 14:19
基本同意楼主观点,承认咸菜有用。但是每每看到论坛里说咸菜的,都是一耳朵,如换机。。。好像简单的一笔, ...

是这个道理。
我们不针对任何一个个人,但是,从论坛总体来看,谈线的比例,以及对线的宣传力度,显然是言过其实的。
线材的微弱作用远不如铺天盖地的“听感”,“推荐”,“心得”里所讲的那么明显。
可以说,在有关线材听感的帖子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比例的文章,都是严重夸大的,以至于很难说到底是真听到的,还是心理觉得听到了。

作者: qq1653304183    时间: 2017-2-10 01:14
cherrypepsi 发表于 2017-2-9 18:09
同意楼主观点,总是有些人吧线材的区别说的天花乱坠,好像不得了一样(强力安慰剂效应)。直到买了同款线材 ...

是的,尤其看不惯的就是这种酱油贵过鸡的风气,甚至还有人以酱油贵过鸡为荣。

只有高端hi-end级别的器材,才会拿出10%~15%左右的预算放在线上。
如果是低端一些的器材,这个比例应该更低才对。

然而也不只是从何时起,坛子里就渐渐的形成这种烧线的风气。
例如花了多少多少预算,甚至四位数的机器买了根五位数的线,结果一耳朵就听出明显差异云云。
也不知道这些人是无知,还是有意带在带坏风气。

作者: subdeath    时间: 2017-2-10 01:23
线材确实不是音乐系统的核心,但如果系统水平上去了,会变得更加敏感,对于不同咸菜的选择,也就更加讲究。比如一个2000元的播放器+一个2000元的耳塞,再牛逼的耳机线,也不会听得出素质有多少差别,顶多是调音听感的不同。但是如果是一套十万级的系统,信号线或者电源线随便换几个不同的价位,听出来的信息量就差很多,调音就更不用说了,线材的功效被放大了很多倍,因此才需要不断折腾。以上是个人实际心得,绝非键盘侠高谈阔论。
作者: 七键虾填鳝    时间: 2017-2-10 08:10
qq1653304183 发表于 2017-2-10 01:14
是的,尤其看不惯的就是这种酱油贵过鸡的风气,甚至还有人以酱油贵过鸡为荣。

只有高端hi-end级别的器 ...





         这种畸形的发烧根源有两个:

     1.  卖这个东西来钱快,   利润比贩毒还大;

     2.  有钱无脑的同胞多.



作者: farrel    时间: 2017-2-10 08:43
本帖最后由 farrel 于 2017-2-10 08:46 编辑

2017年,绿檀还在讨论线材盲听问题么?

线材盲听,100%能听出来,是人都能听出来,10次听10次全对。

PAD,JPS。这两个牌子请AB对比。

你听不出来,就是耳朵聋的!!



至于作用,你人声有齿音的时候,我给你换条线,能让齿音消失大半。
你好意思给我说,没作用?

你给我个100w以上的后级,我给你换条AS的低端线,能让频响测试仪上的低频少10-20db,你好意思给我说,没作用?




作者: sidewind    时间: 2017-2-10 08:43
平时都是反对“线材无用论”的,但这一次我支持楼主的理性看法,线材有用,但是有限
作者: 快乐飙风    时间: 2017-2-10 10:19
qy680ty 发表于 2017-2-9 12:45
说实话,稍微懂一些科学方法论,有点逻辑的人,都能够察觉关于线材的种种矛盾之处

首先,要彻底地、认真 ...

设备没到一定水平的时候升级主要设备的支出应该远远大于周边配件,毕竟标配线材的k812也要比顶级线材的k701要强上许多不是吗

作者: 前进    时间: 2017-2-10 14:23
本帖最后由 前进 于 2017-2-10 14:24 编辑

频响特征巨大区别 特征相反的线 当然很容易听出来了  不用PAD,JPS这种贵价的 就几十元一米的散线 或者成品的 高频特钝的镀锡百通8408(下潜也收) 或者紫铜 和几十元镀银的比就可以了
作者: baiduakg    时间: 2017-2-10 16:49
不需要贵价系统,亲身经历确实是一耳朵,当年不是hd650有88元的官网特价线吗,买一根接上600,整个耳机完全变掉了。
真有酱油和醋的区别这么大。
不管认同的不认同的,自个玩自个的就好,这世界上最难的,把人家的钱装进自己口袋,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脑袋。
作者: hheng101    时间: 2017-2-10 16:51
我发现了,说线有用的,都是自己听过。
说线没用的,大都是没听过,并相信“科学”,看了几篇盲听评测的人。
作者: firsttide    时间: 2017-2-10 18:41
我是木耳,但是也入了几根平价线,2000以内的范围。这些线入之前和商家说好,最少试听一周,我负责来回邮费。

作者: firsttide    时间: 2017-2-10 18:43
qq1653304183 发表于 2017-2-10 01:14
是的,尤其看不惯的就是这种酱油贵过鸡的风气,甚至还有人以酱油贵过鸡为荣。

只有高端hi-end级别的器 ...

人家没花你的钱吧?

作者: baiduakg    时间: 2017-2-10 20:40
继续补充一句,当年我是不忍心把hd600的原线咔嚓成平衡的,所以在官网买了一条650线打算用那个改平衡。结果到我家之后——我去这什么破线,能听吗?
之前我也不相信线材能有这么翻天覆地的影响,经过这次以后,我知道这玄学还真是个学问。
不过也没玩线,只是之后的线,都注意选择了而已。用的信号线都是专业线居多。
望斧正。
作者: 没有性格    时间: 2017-2-11 19:23
打啊打啊~~这个坛子最近安静了很久了。小白们也该又长一茬出来了。
作者: renmin43    时间: 2017-2-12 03:05
线材是有用的,也可以玩玩,不过别花太多钱,买点价低质优的线材,别碰天价线,不能舍本逐末。

另外,必须指出,线材是所有音响器材中利润最高的,这点不能否认。
作者: xufeng73    时间: 2017-2-12 06:40
普通像单晶铜,铜镀银之类的都不贵呀,跟原线很容易听出区别,原线大家用的材料差不多,其他材料也有特定的声音特性。爱用哪个就用哪个,管这么多干嘛,钱都是自己的,咸菜区别肯定大呀,看你能听出来多少,有钱就升级呗,有钱的人喜欢声音好一点,代价大点也无所谓,自己爽了就行。你们嫌高价线材,那你们有本事把几千买的耳机,播放器,台机告诉亲戚呗,我估计他们也会嫌你们的。不过五十步笑百步而已。我看过几天就有人跳出来笑话你们这些人被器材玩,而不是玩器材的
作者: cjm123    时间: 2017-2-12 07:37
听不出咸菜区别的,直接退烧喽。木耳还发个屁烧。
作者: 七键虾填鳝    时间: 2017-2-12 20:20
farrel 发表于 2017-2-10 08:43
2017年,绿檀还在讨论线材盲听问题么?

线材盲听,100%能听出来,是人都能听出来,10次听10次全对。




一个极端诡异, 违反生理常识的事情是,   




为什么老烧一蒙上眼睛,   听力就马上严重受损呢 ?
耳朵和眼睛的神经都不是同一条哦。




我相信咸鱼都快活过来了,  只要电鱼的时候插上你家的线。


作者: 号角系统    时间: 2017-2-12 21:04
七键虾填鳝 发表于 2017-2-10 08:10
这种畸形的发烧根源有两个:

     1.  卖这个东西来钱快,   利润比贩毒还大;

真相都被你说完了

作者: vikinghaha    时间: 2017-5-18 14:23
cmlf 发表于 2017-2-9 08:31
本来这种话题我个人都是看看就好的,今天也许是听歌听到兴头上了就随便出来说两句吧

本段基本的论点是盲 ...

人云亦云而已

作者: ndless_lin    时间: 2017-5-18 14:59
hheng101 发表于 2017-2-10 16:51
我发现了,说线有用的,都是自己听过。
说线没用的,大都是没听过,并相信“科学”,看了几篇盲听评测的人 ...

又瞎说大实话
作者: 烧的荷包蛋疼    时间: 2017-5-18 16:19
一个玩DJ的朋友和我说在没有电子调音台的时候~~他们有的时候是用换线来调音的一种方法~~我个人觉得买性价比比较高的线来调下味道还是可以的(当然有人会觉得这是对原厂工程师的不敬)~~但是你要买比耳机还要贵的线来妄图把声音调的脱胎换骨就有些本末倒置了~~
作者: sairenn    时间: 2017-5-19 08:56
感觉线材的讨论必须先建立在一个共识上:线材做不了【加法】。
那问题就转化为“差”线和“好"线做的【减法】有多大差距,是否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作者: renmin43    时间: 2017-5-19 09:44
七键虾填鳝 发表于 2017-2-12 20:20
一个极端诡异, 违反生理常识的事情是,   

谁和你说的,如果用自己熟悉的器材,100%是能听出来的。



作者: cjm123    时间: 2017-5-19 10:54

很多人喷人家系统上玩线,自己却在耳塞上换线的不亦乐乎
作者: cjm123    时间: 2017-5-19 10:55
sairenn 发表于 2017-5-19 08:56
感觉线材的讨论必须先建立在一个共识上:线材做不了【加法】。
那问题就转化为“差”线和“好"线做的【减 ...

线材就是一件“器材”

是可以做加法的。



作者: sairenn    时间: 2017-5-19 10:57
cjm123 发表于 2017-5-19 10:55
线材就是一件“器材”

是可以做加法的。

如何做加法?线材能产生电信号?

作者: cjm123    时间: 2017-5-19 12:07
本帖最后由 cjm123 于 2017-5-19 14:15 编辑
sairenn 发表于 2017-5-19 10:57
如何做加法?线材能产生电信号?

线材不主动生产电信号

但线材能重整电信号。类似于再生电源或者隔离牛这种性质。


HIFI器材,没有一个能“产生电信号”, 都只是通电流而已。。产生电信号,要去找发电厂了。


作者: 七键虾填鳝    时间: 2017-5-19 12:27
cjm123 发表于 2017-5-19 12:07
线材不主动生产电信号 (有些线材中间加了增益器,那个另当别论)

但线材能重整电信号。类似于再生电 ...






"线材能重整电信号。类似于再生电源这种性质"



这个比较神奇,

只要用了这个线材, 心想事成, 百病全消, 万寿无疆。。。。。。。。。。。亩产万斤, 水变油, 屎变金都不是问题。



作者: baibo1988    时间: 2017-5-19 12:27
LZ提到一个让我感兴趣的话题  我之前也在贴吧发过关于线材的想法文章

其实线材这个东西很好理解  首先它是个商品 是商品就有价格 有价格就有人买 这点其实没什么提倡与不提倡之说 毕竟是市场经济 又不是qiangzhi dupin 什么的

很多人买线材只是因为有钱 仅此而已 就好像那些几十万买个手表的人一样 线材现在已经被打上奢侈品的标签了 看着银彩硕大的金环  奥丁上精致的小木牌 就像手腕上带个劳力士一样的感觉

至于线材有没有用 肯定是有的 但是需要一定级别以上的器材才能体现出来  LZ其实也不用这么激动的  你想教育别人走所谓正确的路线 其实最好的老师是当事人的钱包  有闲钱的时候想买就买 没钱的时候就算看再多的毒文也没用

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里 能玩hifi的人群 至少都是有一定文化 有一定文化教育的人  所以其实没什么好担心的 我觉得大家都太钻牛角尖了 只是在纠结线材到底有没有用 到底值不值这种问题  殊不知如果将视角再放大一些 其实线材(甚至三大件同理)就跟爱马仕的包包,百达翡丽,发烧自行车这些一样  可以说屁用没有 也可以说价比天高  好与不好的唯一评判只是自己的钱包 仅此而已

作者: cjm123    时间: 2017-5-19 13:08
七键虾填鳝 发表于 2017-5-19 12:27
"线材能重整电信号。类似于再生电源这种性质"

YY包治百病

作者: castigliano    时间: 2017-5-19 13:32
看成’除了钱还是钱‘了,不过线材的区别还是能听出来的,尤其是对于追求声音细微差别的用户。
作者: cain8889    时间: 2017-5-19 14:08
sonlong 发表于 2017-2-9 14:19
基本同意楼主观点,承认咸菜有用。但是每每看到论坛里说咸菜的,都是一耳朵,如换机。。。好像简单的一笔, ...

你说透了,深有同感,除了模拟线,所有的咸菜听感文我都当成当众放屁,避而远之

作者: cain8889    时间: 2017-5-19 14:22
qq1653304183 发表于 2017-2-10 01:14
是的,尤其看不惯的就是这种酱油贵过鸡的风气,甚至还有人以酱油贵过鸡为荣。

只有高端hi-end级别的器 ...

这要么是挖坑等人跳,要么是安慰自己钱没白花,没什么好说的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