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旷世音响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打印本页]

作者: 旷世音响    时间: 2017-2-6 10:25
标题: 旷世音响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本帖最后由 旷世音响 于 2017-2-6 10:29 编辑



恭喜旷世音响于2016年最后一季度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该资质认定根据科技部颁发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从相关科技领域评选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型企业。


旷世音响自创建之初就坚持以技术为核心,其研发的产品获得国际大奖无数,得到国内外众多媒体及用户的好评。此次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是对旷世音响高新技术研发能力的有力证明。也标志着旷世音响正式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一员,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殷实的基础。


什么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据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家为扶持和鼓励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和提升国家经济竞争力而设定的专项资质认定,对于企业特别是科技企业来说,是其高新技术研发能力的有力证明。




为什么旷世音响可以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要求非常严格,须同时满足六大条件,主要包括核心技术必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或服务属于高新技术领域范围、科技成果专业能力、研发投入、科技人才占比、成长指标等。



旷世音响拥有20多项专利技术,在主要发达国家建立了完善的销售渠道,产品全部由战略合作伙伴富士康科技集团制造。自2012年成立以来,产品荣获CES创新设计大奖、iF工业设计大奖等超过20家国际权威媒体颁布的重要奖项。



旷世音响的核心技术有哪些呢?
专利

电流模放大技术 全球PCT专利号:PCT/CN2014/075775

5GHz无线音频技术 全球PCT专利号:PCT/CN2014/075772

真DSD技术 中国国家专利局专利号:201520211941.X

3X时钟异步架构技术 中国国家专利局专利号:201520211445.4

IIR数字滤波技术 中国国家专利局专利号:201520212711.5





1、电流模音频放大技术



全球PCT专利号:PCT/CN2014/075775

电流模放大是电流模式音频放大器的简称,是基于电流模技术的全分立器件的顶级音频放大技术。电流模音频放大器使用三极管作为放大器件,全分立架构,输入和输出也都是电压模式,核心放大部分在电流域处理,恒定为纯A类工作状态。



代表机型:CMA800R,CAM800i,CMA600i,CMA800P,QP1R



2、True DSD解码技术



中国国家专利局专利号:201520211941.X

True DSD在处理DSD信号时不经过任何PCM转码,保证了最原汁原味,彻头彻尾的DSD处理,和传统的DoP,Native DSD有本质不同。



代表机型:CAS192D,CMA800i,CMA600i,QP1R



3、强劲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IIR数字滤波器

中国国家专利局专利号:201520212711.5

旷世音响先进的IIR数字滤波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完全消除了脉冲波的预振铃,呈现最自然的空气流动,最接近真实的泛音结构。



代表机型:CAS192D,CMA800i,QP1R




4、3X时钟异步架构

中国国家专利局专利号:201520211445.4

系统时钟及PCB反面的 44.1K和48K音频时钟,避免了传统单时钟结合PLL的设计带来的数据信号的时基抖动,旷世音响使用三时钟结合异步FIFO数字逻辑硬件控制和算法,避免了传统单时钟做法引起的时基误差(Jitter),为超稳定数据回放提供保障。



代表机型:CAS192D,CMA800i,CMA600i,QP1R, T2




5、双时钟整倍升频设计

双时钟整倍升频内部有2个超低相位噪声时钟源,处理器自动判断当前采样率,并按照整倍数选择升频,消除数据运算引入的误差,提高音质。


代表机型:CAS192D



追求永不止步



专业和简约是我们的核心设计理念,把复杂的技术问题留给旷世,用简单而洒脱的操作方式,摆脱传统音响设备在调试和操作上带来的烦恼,让用户尽享美妙的音乐时光,是我们的期望。旷世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前行,确保提供专业、便携、高品质的聆听体验和独特的品牌价值,以提高人们的音乐体验为使命,力图成为国际高端音频系统的应用商及方案提供商。






作者: worldinfish    时间: 2017-2-6 21:56
恭喜恭喜
作者: 旷世音响    时间: 2017-2-7 10:11
worldinfish 发表于 2017-2-6 21:56
恭喜恭喜

感谢Wroldinfish~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