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困惑困惑z1r到底是个什么货 [打印本页]
作者: czqdtc 时间: 2017-2-4 22:57
标题: 困惑困惑z1r到底是个什么货
哎,前一阵子彻底从audiophile变成petro-head,有几年没玩耳机了,不知道以前一起玩的这些小伙伴还在不,大家还好不?
最近入了几个器材,不知道是自己太久没碰耳机听感跟不上时代了还是怎么的,就俩字,困惑。
先说说sony的新旗舰z1r吧。
首先,无论是包装皮箱还是耳罩的质感,都是一等一的好,一看就是万元旗舰。但这声音就... 不管它既是多好,指标多卓越,听感就是一加强版beats...
作为封闭耳机,我承认不管是自然度、声场表现、解析力都不错,但这种下盘肥厚的调音真的是对r10致敬吗?还是对现代人听音观的妥协?总之大多数歌听着觉得不但音染重,而且低频严重影响整体宽松度。
或许换线有提升,或许需要合适的二房(我就谷津qm听听而已),但如果想要得到hifi口味的,至少是neutral的声音,肯定不容易。所以奉劝有这方面追求的同学还是别买了,basshead可以考虑买来当高级beats装个13。不过我估计不会出,就这做工外形,可以留着看看电影,日后说不定有啥解决方案。
然后是谷津qm,首先要说这货也是外貌协会的,真心漂亮,而且很好用,作为一体机也省去一堆器材,目前推我的he560感觉还蛮不错的,各方面表现可圈可点,而且乐感很好。据说推平衡t1二代不错。
话说我的t1二代还在路上,到了后再看看,检验一下。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心想事成,好好烧,满满玩,享受现阶段丰富物质生活的多姿多彩。
作者: kocoman 时间: 2017-2-4 23:03
哈哈,原来有人和我一样的感受,Z1R的低频一耳朵又肥又厚,简单来说就是轰头
作者: tom133 时间: 2017-2-4 23:15
确实是比较让人困惑的产品。我知道的烧友开始把它否了,回过头来又说它的声音有独特的美。让我想起六十年代的老索尼功放,厚声但又不缺乏动态和细节。
作者: cadenza42 时间: 2017-2-4 23:55
低频只要控制好了就只多不肥, 非常有力而且完整. 至少是顶级beats, 达到了杂食的境界的那种.
作者: czqdtc 时间: 2017-2-5 00:06
请问楼上有什么高招?真心求教。主要这耳机的工业设计实在大爱,恨铁不成钢啊去。我现在甚至觉得mbp直推比较好听…
作者: cadenza42 时间: 2017-2-5 00:18
外观我倒没什么偏好, 主要觉得性价比可以. 看各种反应好像确实是个很挑耳放的东西. 基本必须平衡推. 我知道的大法自己的zh1es可以推 (不过这机器我听的觉得不怎么好听, 而且好像版本很混乱, 同一个人听了两台机子说一台还可以, 另一台推起不能听), 力士耳放可以, masskobo也可以. 如果觉得有搞定的希望的话可以尝试换线, 变化会比较大, 因为原线很蒙和糊, 高低频质量都挺差.
作者: czqdtc 时间: 2017-2-5 00:21
是的,原线下就是mid-bass太多影响整体通透感。高频我仔细听了,延展性其实非常不错就是被整体调音坑了。
作者: cadenza42 时间: 2017-2-5 00:28
本帖最后由 cadenza42 于 2017-2-5 00:48 编辑
我个人的感觉是平衡推大于换线, 原线改成平衡头的感想是声音一耳朵终于有hifi耳机的样子了, 换线的话还是要和原线对比才会有比较明显的伤害![](static/image/smiley/default/lol.gif)
总的来讲控制到还可以的情况下和外网的主流观点差不多, 属于sub bass比较多, 但mid bass不会很过分, 到中频的衔接是比较平滑的. 我实际听下来mid bass比有些胆机或者类似的高输出阻抗的耳放推的800或者t1的那种膨起的形态要干净, 又比一般性驱动下800和t1的mid bass要饱满, 加上更深的下潜, 形态上明显更加完整. 就是低频整体还是多了点.
作者: chtomea 时间: 2017-2-5 02:56
低频我觉得比起Z7是收了一些了 不过还是略轰脑
高频也不像Z7那样直接砍掉一截去 有空气感了
但是有点糟糕的地方是 他中高频有个peak
导致我觉得有点吵跟躁 不太顺耳耐听
作者: amazinglv 时间: 2017-2-5 08:39
本帖最后由 amazinglv 于 2017-2-5 10:05 编辑
这耳机搭配我的做法是:
1、换线,我换的saa endorphin线。很好的改善了原线下的问题,比如楼主关心的低频过量。
2、耳放尽量选用透明度好一些机器,最好中性风格,低端的如iha6,好点的如zotl,spl phonitor 等都可以。但不必要大推力或平衡。楼上说搞平衡我认为是在原本的条件下,提升一些分离度和声场,就不会显得声音“拥挤”和“浓郁” ,其实透明度好的耳放单端就可以做的很好了。而且依我的经验,这耳机不适合搭配声音浓郁的胆放…特别是某些hufi放。
3、音源、解码要信息量充分(耳机有潜力)。
以上,能从beats秒变一线水准
作者: 2realms 时间: 2017-2-5 09:13
以实测数据来讲, 中高频没有比中低频高出的地方, 虽然3~4k有个尖但并没有高过2k以下的所有频响, 所以你这个应该是耳放匹配问题.
作者: atpeter 时间: 2017-2-5 09:26
本帖最后由 atpeter 于 2017-3-14 20:08 编辑
删除痕迹
作者: phoexi 时间: 2017-2-5 09:31
换线。。。
另外 你肯定前端不行
Z1r这货就算原线 只要前端好 也和肥厚不沾边
作者: 2realms 时间: 2017-2-5 09:43
T1和800的低频下段不行的, 你看innerfidelity上面的阻抗曲线就知道了, 低频共振峰在100hz, 最多潜到30hz左右, 再往下虽然频响看着还有但实际听感上是残缺的, z1r的下潜要深很多.
我是有z1r, t1 和 880 600欧同场比较, T1的下潜最差, 这一点阻抗曲线可以完全反映出来.
作者: atpeter 时间: 2017-2-5 10:11
本帖最后由 atpeter 于 2017-3-14 20:08 编辑
删除痕迹
作者: 2realms 时间: 2017-2-5 10:26
二代我也有过, 低频更蓬松了... 下潜应该没什么变化, 因为低频共振是由单元和腔体共同形成的一个模式, 不容易改变.
880 600欧只能说比T1好一点有低频往下打的感受, 但也不是很明显的, 而且总体低频量明显比T1少, 所以也不建议吧. 其实下潜这个问题在常见的经典动圈上都差不多, 没有很好的, 还是平板做下潜比较轻松; 我觉得也就z1r比较好, 要么th900或许也可以, 但900比z1r还难控制得多了, 低频经常性轰翻天.
作者: qianxiaobai 时间: 2017-2-5 11:10
900低频觉得特别多的话,可以试试调整系统音源线材和电源线,我刚买那会也是低频受不了,后来换了天仙配的电源线,和单晶银的XLR线,加上007的耳罩,现在低频真的不多了,我觉得挺好的了
作者: 2realms 时间: 2017-2-5 11:17
是啊日系基本都是吃搭配, 而且玩欧美耳机的还是多, 一般买个日系尝鲜往欧美系统上一插就出灾难般的声音.
作者: atpeter 时间: 2017-2-5 12:25
本帖最后由 atpeter 于 2017-3-14 20:08 编辑
删除痕迹
作者: 2realms 时间: 2017-2-5 12:59
下潜是这样一个概念, 和低频量没有必然联系, 而是关注振膜能正确地响应频率多低的信号, 借用inner的tyll的说法振膜就好像一个钟摆, 如果这个钟摆本身在自振, 每秒钟摆一个来回(1hz), 那么如果每0.8秒钟试图推一下这个钟摆(0.8hz), 这时就会明显混入钟摆自身的运动, 频率越低, 钟摆的干扰就越大.
动圈单元由于线圈会有反馈电流有自振, 外部结构复杂, 因此几乎都有低频段自振, 低于这个频段的频率回放就会受到影响, 音箱基本过了峰就不行了, 耳机实际听下来可以跨过去一段, 取决于峰的高度宽度.
而静电和平板振膜非常大, 受力均匀, 没有线圈, 外部结构少而简单, 自身的共振就很容易压制住, 这种情况下只要振膜在够低的频率输入下还能动, 下潜就能达到哪里. 由于现代静电平板的振膜都还比较轻薄而且直径大, 所以下潜一般都不错. 但是直径小了就不行了.
回到实际, 我不玩平板所以给不了推荐, 但是不比600难推的耳机可真不太多, 耳塞倒是有, exk的下潜非常标准... 音茶乐flat4旗舰系列推好了比exk还更深... 跑题了, 算了.
作者: phoexi 时间: 2017-2-5 14:07
LCD3的低频可谓权威级
作者: chtomea 时间: 2017-2-5 14:14
本帖最后由 chtomea 于 2017-2-5 14:27 编辑
我其实用了不少的器材听过Z1R
而让我觉得最吵噪的组合竟然是原厂的官配西装一体机
用他的金砖wm1z也有一点
后来朋友入手了Z1R拿到我这玩玩(他有買升級線)
几个烧友也带机器来
用我的wa5推是不会吵噪,但是中低频太过肥厚,清晰度差
改用朋友的V281来推,空气感跟清晰感有了,吵噪感又会回来
整个无法~ 那天我们忘记用Dave直推测试了
其实吵噪声是一种感觉,也许有些人觉得不会
但是我是以自己系统跟常用耳机的听音观感去评价
他没有我常用耳机的那种听音舒适度(是指听感的舒适,不是配戴上的)
讯源有Chord Dave . Esoteric K-03X . Emmlabs DCC2
-
雙系統.jpg
(143.7 KB, 下载次数: 18)
系统简照
-
hd800s lcd3 009.jpg
(518.21 KB, 下载次数: 24)
常用耳机
作者: atpeter 时间: 2017-2-5 14:34
本帖最后由 atpeter 于 2017-3-14 20:07 编辑
删除痕迹
作者: atpeter 时间: 2017-2-5 14:35
本帖最后由 atpeter 于 2017-3-14 20:07 编辑
删除痕迹
作者: 2realms 时间: 2017-2-5 14:41
应该说我强调的是中高频良好驱动下不会出现一个峰, 至于吵躁的感觉, 可能是失真, 可能是信噪比低, 这个和系统整体的关系更大了, 由于暂时仍然没有z1r耳机本身的thd数据, 感觉很难推测. 耳机本身驱动的效果我个人认为石机更好的可能性大, 胆机尤其胆功率管机就像你试到的那样, 可能会偏厚重. 我是听了一下Linear5推的效果, 不敢恭维.
作者: 2realms 时间: 2017-2-5 14:49
1hz和0.8hz属于举个例子, 在T1和800的情况下自振的频率是100hz, 这已经算低频中段了. 耳机的频宽都标的很宽不假, 不过实际听感而言意义不大, 更多地是由阻抗曲线决定下潜的潜力. 我自己的感觉是人耳对低频失真虽然不敏感但各个频段还是分得清的, 低频下段有响应造成的低频往下打的听感很难被覆盖掉. 你对动圈的低频的看法也没错, 动圈的低频就是质感自然, lcd那种低频虽然下潜是ok, 但形态和衰减说实在话不怎么真实. 只不过下潜和质感总归还是两码事.
作者: atpeter 时间: 2017-2-5 14:57
本帖最后由 atpeter 于 2017-3-14 20:06 编辑
删除痕迹
作者: advdb1993 时间: 2017-2-5 15:35
WA5这个耳放其实真的是不太适合SONY的耳机,插R10和SA5K也都是一样的,Z1R确实是挺尴尬的,两种材质的复合单元很多时候会这样,你觉得刺耳的情况是液晶振膜没有推的足够好,你觉得臃肿的时候是把液晶振膜推的太过了。但是就中高频频响来说Z1R应该还是比较顺滑的,而且失真应该也是相当的低。
作者: donthuang 时间: 2017-2-5 16:30
Fo以下只是沒辦法再增加振幅,不是發不出低音啊
作者: chtomea 时间: 2017-2-5 17:10
我跟朋友探讨过,他使用的是wa234
我们都认为
WooAudio其实不是不适合sony的耳机 而是不适合几乎所有的低阻高敏的耳机
推起来全都会偏肥厚,除非原本中低频比较孱弱(像是800这调性的)
不过V281调成低增益推Z1R一样让我觉得吵噪
那种吵有点像是电视雪花频的刮耳感
你也不用太过去强调什么频响数据的问题
刮耳感是我个人觉得,未必每个人都这么认为
作者: czqdtc 时间: 2017-2-5 17:35
多谢赐教![](static/image/smiley/default/handshake.gif)
作者: czqdtc 时间: 2017-2-5 17:37
我Z1R试了试T1二代的平衡线,似乎改善不少,而且有几首大编制的歌曲感觉比T1通透,少蒙了一层雾的感觉,不过人声我感觉没T1好听,音染有点重。
作者: gebegebe 时间: 2017-2-5 18:49
本帖最后由 gebegebe 于 2017-2-5 18:53 编辑
我也试过T1二代的线。我觉得Z1R本质(素质)就在那,是旗舰,但不是顶级旗舰,和楼上某位的009比肯定不行的。与其太折腾不如就看做一个很好听的BEATS,没什么不好的,喜欢就好,不喜欢就不好。
SONY也是市场调研过的,群众想听啥那就做啥,一切为了挣钱。
作者: czqdtc 时间: 2017-2-5 19:06
是的,我也赞同这个观点。只是这个代价略高哈哈,1W元的beats。
作者: gebegebe 时间: 2017-2-5 19:13
旗舰上市都是这价,卖便宜了反而有损品牌定位,时不时搞个降价促销,人们反而会觉得赚了。
作者: 2realms 时间: 2017-2-5 20:57
所以说, 对耳机而言, 还有下潜到fo之下的可能, 音箱基本没指望. T1和800的fo都在100hz, 但T1就是我说的基本还能下潜到30hz, 800手上没有不敢下定论, 但看阻抗峰的幅度和q值, 应该和T1没有太大差别.
作者: 2realms 时间: 2017-2-5 20:59
但是还是我隔壁说过的z1r的声音规模, 能量深度, 频宽在动圈里都是无疑的顶级水准. 这个耳机如果真的有心去玩一定有收获, 就像800缺点那么多一样可以在几年之内一直被捧到天上.
作者: gebegebe 时间: 2017-2-5 21:18
我觉得能量感不是很强,比拜亚的差不少
作者: 2realms 时间: 2017-2-5 21:20
索尼的磁铁能级一直是业界最强之一, 这个算硬指标.
作者: 小愚xiaoyu 时间: 2017-2-5 23:38
低频轰头是sony的最大特色
作者: airx 时间: 2017-2-6 12:34
从walkman开始,Sony不就是喜欢玩低频么。各种什么Bass、MEGA BASS等音效。
不过确实长时间听完z7和z1r之后再听HD800的话,会觉得800声音薄而不真实。而上时间听完800后,再听z7和Z1r的话,会觉得z7和z1r闷闷的糊糊的。耳机就是这么的尴尬。
作者: 魔力棒棒糖 时间: 2017-2-6 19:27
低频和氛围感都很不错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erji.net/)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