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2016 最后一章:与其折腾器材不如折腾音乐 [打印本页]

作者: onehifi    时间: 2017-1-1 00:43
标题: 2016 最后一章:与其折腾器材不如折腾音乐
2016 最后一章:与其折腾器材不如折腾音乐

这里有一乐曲可供各同学参考:
歌名:雨夜钢琴 林志美
年代:2006版本 Vs 2011版本 (后段 是 2011 Remix 版,人声应该是是 1986 版的[该 LP 已听了数十百遍])

对比对象:
人声:2006版 是当时的翻唱,歌曲的唱法、音调、技巧 等与 2011版 全然不同(一个歌手在 20 年的年龄成长及人生领会的转变),录音的方式也不同;与其在寻求找那旧录音那虚无缥缈的模拟味道的声音倒不如去欣赏新时代的录音技术。

PS:因旧录音的录音方式的器材或概念不同所以有称谓 “模拟味道” 的声音,坊间所谓的能出 “模拟味道的声音” 的器材,购买时各同学应该谨重考虑!

http://pan.baidu.com/s/1hs7JEkO
密码:www.erji.net


作者: onehifi    时间: 2017-1-1 01:15
种菜的 发表于 2017-1-1 01:06
其实现在早就从hifi到hidiy了

咸鱼青菜,各有所爱。


作者: jachcb    时间: 2017-1-1 11:33
onehifi 发表于 2017-1-1 01:15
咸鱼青菜,各有所爱。

不是“萝卜青菜”么?

作者: onehifi    时间: 2017-1-2 21:17
jachcb 发表于 2017-1-1 11:33
不是“萝卜青菜”么?

咸鱼是南方的特产,而这 “咸鱼青菜” 正是南方的方言。

作者: nosounds    时间: 2017-1-2 21:48
这歌以前没听过,挺好听

找到一个86年的版本,已经是带鼓点的。这个无鼓点版2006年的专辑里的,那时候应该正是所谓的发烧人声碟盛行的年代

曲作者是日本人宇崎竜童,找到日本版的:雨宿り (西崎みど) ,风格和那个带鼓点的很类似


作者: onehifi    时间: 2017-1-2 22:13
本帖最后由 onehifi 于 2017-1-2 22:17 编辑
nosounds 发表于 2017-1-2 21:48
这歌以前没听过,挺好听

找到一个86年的版本,已经是带鼓点的。这个无鼓点版2006年的专辑里的,那时候应 ...

谢谢。

下载中。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6a1e3e0102w01n.html
(全日传-铂環之卷 SACD)



作者: yhbinguf    时间: 2017-1-2 22:28
无鼓的好
作者: nosounds    时间: 2017-1-2 22:38
onehifi 发表于 2017-1-2 22:13
谢谢。

下载中。

有几首录音挺好的,比很多ACG音乐好多了



作者: nosounds    时间: 2017-1-2 22:40
yhbinguf 发表于 2017-1-2 22:28
无鼓的好

有鼓的版本不如日本人的

作者: yhbinguf    时间: 2017-1-3 12:53
楼主的这个对比中无鼓的好,日本人的没听过。
作者: 不喝可o可乐    时间: 2017-1-3 13:10
烧音乐?更贵!我指的是CD。
作者: onehifi    时间: 2017-1-4 02:29
本人两年前发的贴,两年多了我还要老调重弹 ..... 郁闷!

第 9 楼
http://www.erji.net/forum.php?mo ... =1777294&extra=




作者: onehifi    时间: 2017-1-5 02:39
刚在别人的贴子里歪了别人的楼在这里道歉一下:对不起了 flyfoxzlz 兄。

在这里也说一下 创新 的 EP430:

那淘宝的店子是 湖南长沙 的, EP430 的盒子是长方的,如果盒子前面是圆弧形的那就是 垃圾 。
----- 如果觉得高频太多的话可以将耳塞的铁网去掉。(建议在两星期后去掉,因单元可能未热身听感有分别,并且去掉铁网这情况是不可复原的)

李烁 初次尝到寂寞 中 偶然 的音量图片。


陈X 藕断丝连 中 藕断丝连 的音量图片


从 偶然 的图片上看那红色的横线,音量的顶峰只有一小小点触到那红色的横线,这是一首正常的歌曲的录音音量,录音音量不会太高引致有 削峰 现象影响整首歌的和谐性;如果录音太大的话就会有 削峰 现象形成刺耳的声音,这些多出现于 流行音乐、重金属 类等。

从 藕断丝连 的图片上看看那音量的峯值那个叫惨不忍睹,播放出来的效果用眼也看得到。(就如 粱亚姨 差不多所有的歌都是刺耳的,可能同学们认为它是 齿音 吧!不好意思的说: 粱亚姨 所有的歌我全都删除了,所以未有她的例子)

李烁 初次尝到寂寞 中 偶然 的 听感如下:
1. 李烁的温柔中带一点磁性(沙沙的)人声,她唱歌时的口唇涩的磨擦声及吸气声(很细微细微的)应该清晰可闻,最尾的一句 “消灭了纵影” 消失后的感觉是 “歌已消 .... 魂未回”
2. 音乐开始的头 27 秒的音乐营造的一点点轻柔、一点点惆怅再带出李烁的声音 ---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这音乐上的配搭可称一绝。
3. 口琴声应该可听到簧片的振荡声,声音偏左,它为背景衬托出一点点悲凉气氛,你会沈醉于那悲凉气氛身如代入了歌曲的歌手里面不能自拔。

听音器材:
1. HP Pavilion dv5 没有刻意的优化,只用了 RAMDISK 划了 800M RAM 放 Windows 及 Sony Forge Pro 的缓存档案,电源是 OEM 100多块的交换器。
2. 音乐是存在 WD 2G 的移动硬盘,WAV 格式的 16Bit 44.1 Khz。
3. 播放器是 Sony Forge Pro 10,未有特别套用任何插件,只用了 asio4All v.2 规格如图。(不用 双木 的 M3 是想系统简单一点,各同学的解码器及耳放应比这个 asio4All v.2 及 手提电脑好得多吧 !)
4. 耳塞是 创新的 EP430 去除铁网的; 16Ω、 103dB/mw、10Hz-22KHz。
PS:欣赏音乐就是这么简单,你只需要的是 48块 的 EP430 耳塞,如果不是一些音乐的录音音量较低,这组合已可以退烧了。

asio4All v.2 规格


现附上 4 首歌曲以便各同学试听:(歌曲只是节录了一部份,敬希原谅)
1. Chesky 大耳朵[终极音响测试天尊] 的 Best Of Chesky,Jazz And More... Vol.2
2. Chesky 大耳朵[终极音响测试天尊] 的 Spanish Harlem
3. 马兰士终极示范级天碟 的 Aseninatos
4. 李烁 初次尝到寂寞 中 偶然
网盘连接:http://pan.baidu.com/s/1gfeFCun
密码:www.erji.net

其中 1. 及 3. 的尾段因为录音过量引起刺耳的感觉(正如 陈X 的歌曲一样,只是轻微一点),但不失为好录音。

PS1:EP430 除了将 偶然 播得好外另外你亦可以在 EP430 听到 1. 及 3.  里发挥得淋漓尽致的冲击感 及 澎湃感。



作者: onehifi    时间: 2017-1-5 02:59
忘了 ......

如果同学们在播那些录音太 .... 太 .... 太高没有听到那些刺耳 及 其他噪音 ----- 这表示同学们的耳朵太好了 或 器材太好了,如果你真的是那么一个人 ..... 我只能说上一句:你太 幸福 了。




作者: 亚热带雪人    时间: 2017-1-5 11:49
onehifi 发表于 2017-1-5 02:39
刚在别人的贴子里歪了别人的楼在这里道歉一下:对不起了 flyfoxzlz 兄。

在这里也说一下 创新 的 EP430 ...

我比兄台奢侈多了,50mm单元大包耳,双12到手价66元

作者: 亚热带雪人    时间: 2017-1-5 11:53
亚热带雪人 发表于 2017-1-5 11:49
我比兄台奢侈多了,50mm单元大包耳,双12到手价66元

还有Album Player + 插件(4Front Headphones、SPL TwinTube)


作者: tfk_    时间: 2017-1-5 14:17

作者: onehifi    时间: 2017-1-7 22:11
看了很多同学们发表了一些职业女歌手的歌曲,我现在也发表几首网上直播间女歌手的歌给各同学们欣赏一下。

连接:http://pan.baidu.com/s/1dF5itFV
密码:www.erji.net

PS:不要问我那些女主播是谁 ..... 她们已消失在直播间里 ----- 能欣赏她们的歌声的人能有多少?
作者: tts43    时间: 2017-1-7 22:45
onehifi 发表于 2017-1-5 02:59
忘了 ......

如果同学们在播那些录音太 .... 太 .... 太高没有听到那些刺耳 及 其他噪音 ----- 这表示同 ...

我那500的自制音箱好像还真不怎么觉得刺耳。

作者: onehifi    时间: 2017-1-7 23:34
tts43 发表于 2017-1-7 22:45
我那500的自制音箱好像还真不怎么觉得刺耳。

在音箱中噪音的表现跟耳机不同,正如我在家中的情况:当我将耳朵靠近音箱的 1 尺半时 及 音量在 02:00 位置时 底噪清晰可闻;但距离音箱 3 到 4 尺时已听不到噪音了(这情况是噪音在空气中衰减了),在同样情况下那些刺耳的声音也衰减了。

这样的衰减情况在耳机下是不存在的,因耳机的发声单元对耳膜的距离太近了,换句话来说耳机就好比显微镜一样将音乐由系统中放出来的效果忠实反映在我们的听觉中。

PS:看以下的图片你可否幻想到耳机振膜的振动情况;你可以说耳机振膜的动能有惯性可改善这问题,但这惯性是否对耳机振膜的 瞬态 有负面影响呢? ..... 所以挑选这样的歌曲来做测评的标准还是算了吧,同样的情况如果在耳机中你听不到那尖刺及噪音的声音那你真的是 太 幸 福 了。
PS1:天下的歌曲千千万万,何必去执著那些录音电平超苛的歌曲呢?



在这附上 马可波罗 - 阎学敏 炎黄第一鼓_(K2HD) 的 鼓诗 的 音量图 以供各同学参考。(如果这首歌能完美的重播而不带一点 尖刺、噪音,那小弟会对你说上一声 “衷心佩服”)


PS2:任何一个 音乐编辑器 也可看到这 波形 ,如果你真的想去欣赏好的音乐,下载一个多了解你的音乐吧。



作者: tts43    时间: 2017-1-8 00:09
本帖最后由 tts43 于 2017-1-8 00:13 编辑
onehifi 发表于 2017-1-7 23:34
在音箱中噪音的表现跟耳机不同,正如我在家中的情况:当我将耳朵靠近音箱的 1 尺半时 及 音量在 02:00 位 ...

这种情况在不存在。音箱在弄的时候就是考虑过距离衰减的,就像我上次听那个mp3,我音箱听不出来我就敢马上说一般的耳机k701等基本上也不可能听出来。实际上一般的音箱喇叭都是在一定距离外有足够细节响应的。如果非要近距离使用是要考虑重新设计分频电路衰减高音的。你那个音箱大概设计使用距离不清楚,但是一尺半近得极端,不大可能是正常使用条件,除非你的音箱是定制的而且你要求这么做。

至于你那个底噪,功放问题吧。我的功放最大音量下如果无输入,3cm外听不到底噪。
作者: onehifi    时间: 2017-1-8 00:23
tts43 发表于 2017-1-8 00:09
这种情况在不存在。音箱在弄的时候就是考虑过距离衰减的,就像我上次听那个mp3,我音箱听不出来我就 ...

对的,我音箱系统的功放大有问题吧,但现在主力在耳机。虽说是手提电脑但底噪问题并不存在。

真怀念年青的时候,系统一有问题立即四出奔走,钱包及体重都轻了几分。现在对音箱系统将就将就吧。

tts43,有没有下载那 MP3 听听,一首 大理 可测试系统的宁静度,听完后可否给点意见。





作者: tts43    时间: 2017-1-8 00:47
onehifi 发表于 2017-1-8 00:23
对的,我音箱系统的功放大有问题吧,但现在主力在耳机。虽说是手提电脑但底噪问题并不存在。

真怀念年 ...

哪个mp3,你上面那4个?第一个没感觉什么刺耳,但是低频震的房间响,不敢大声。

作者: onehifi    时间: 2017-1-8 00:52
本帖最后由 onehifi 于 2017-1-8 00:56 编辑

连接:http://pan.baidu.com/s/1dF5itFV
密码:www.erji.net


那个 去大理 的一首歌。


明天再续 ....  

作者: tts43    时间: 2017-1-8 01:47
onehifi 发表于 2017-1-8 00:52
连接:http://pan.baidu.com/s/1dF5itFV
密码:www.erji.net

听完了,感觉?就一个人在唱歌,那个歌本身也比较平淡,没有什么编曲伴奏,没有什么需要较大气力和技巧的高潮,没有刺耳,什么都没有的感觉就过去了。

作者: 3110994    时间: 2017-1-9 00:16
简单的听歌,比啥都好,赞楼主!
作者: onehifi    时间: 2017-1-10 23:30
本帖最后由 onehifi 于 2017-1-11 00:05 编辑
3110994 发表于 2017-1-9 00:16
简单的听歌,比啥都好,赞楼主!

对的,与其折腾器材不如折腾音乐,简单就好。

对上 3 首的直播歌曲的表现的是 3 种不同类型的风格的歌曲,这些歌曲是女主播在个人直播间所留下的录音,录音水准方面可以不提(个人的录音器材没法去跟专业录音室去比),但要提的是 女主播 的唱歌表现,在一套不错的系统中你可以感受到的或许就像那演唱会一样。

PS:千万人买演唱会门票的人多不是求歌手有唱 CD 时的表现,而是去求 Live (活生)的感觉,纵使当时歌手唱得并不好,但当时的气氛已令你一世难忘。
PS1:不要给我所发的言论吓坏了,在这里说上一声 30 多年手中的器材除了退役外并未有太多的更换,还是那一句:与其折腾器材不如折腾音乐。PS2:现今的很多歌星就像唱那样板戏一样只知道表现自我、声嘶力竭 ..... 真的不知 感性 为何物。




作者: onehifi    时间: 2017-1-14 02:27
听音乐的目的是甚么?
一句折腾 ...... 而折腾的是甚么???

刚听著 刘汉盛榜单 100 碟 017. 当铺爵士 (音响二十要之“空间感”) 中的 Hign Life 时再想起:
实在不明白众同学们所折腾的是甚么?除了 AB 比、价钱比、颜值比、强迫症比 外还有甚么?

一个 刘汉盛 的榜单中有多少同学听完一半以上?一套所谓的 “穷烧 ” 组合到底在这歌中能发现甚么?

昨晚在 Youtube 下载了以下 2 个碟子
Christmas  in Vienna 1999 The Three Tenors L.Pavarotti, J.Carreras,P.Domingo
Neujahrskonzert der Wiener Philharmoniker 2017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Vienna New Year's Concert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稍为听了一下,反而 The Three Tenors 全曲听了一遍,当时是带著这本碟子是世界三大男高音的录音及当时的盛名而下载的,在听下去的感觉是这录音真的太难得了,在我的渣渣组合居然能将那 3 大男高音的声音发挥得淋漓尽致,实是一个奇迹。

现在听的这本碟子 Hign Life 刘汉盛 给它的评价实在太低了(可能 刘汉盛先生的主要目光在“空间感”上,他应该是用上音箱系统去听的所以“空间感” 的比重较高,在耳上去演绎这“空间感”太折腾了),但在这我不才的加上一些评语这碟子的 “透明度”、“冲击感”  实在是真的难得。

借上 Chesky 大耳朵[终极音响测试天尊] 的 Transparency - Introduction 的评述 ----- “透明度”  可形容成为声音开的一扇窗,就好像在于音乐与听者之间是不存在的,你听到的只有音乐。

PS:器材见左边列表,鉴听耳机 -- EP430 + 4 Front Headphone (Virtual Room = 8%)。




作者: onehifi    时间: 2017-1-14 05:39
刘汉盛榜单100碟之54:Saint-Saens圣桑《Carnaval des Animaux》动物狂欢节

刚刚听这本碟子时并未有看他的讲解入选原因,但听到了后面有独白的时候才惊觉有这讲解的存在,音乐是要自己体会的,不是某大神说甚么就是甚么的。
在这说上一句自夸的话 : Bingo 全中 ........ 你的系统可以吗?

难关:
我要综合的说,如果您听不到小提琴既细又甜还有清楚的质感,那么请不要怪录音,要先检讨自己的系统。如果您听不到钢琴与低音提琴美得让您打颤的质感,也请不要怪别人。还有,第八轨请听听看,那琴声的美以及擦弦质感的清楚、箱板振动的细微质感都出来了,您有听到吗?简单的说,听这张CD不被它的录音之美感动就是一路错到底。

PS:Sony Forge Pro 10 , 在这为你鼓个掌。




作者: zzq456    时间: 2017-1-14 07:54
欣赏音乐是要有修养的,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能静下心来听音乐的人不多的。
作者: onehifi    时间: 2017-1-14 20:39
zzq456 发表于 2017-1-14 07:54
欣赏音乐是要有修养的,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能静下心来听音乐的人不多的。

....................................
欣赏音乐是要有修养的,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能静下心来听音乐的人不多的。
....................................

+1


作者: huangzhf    时间: 2017-1-14 22:29
本帖最后由 huangzhf 于 2017-1-14 22:42 编辑

虽然说,子非鱼,焉知鱼之乐,爱听什么类型,我无权置喙,但这里好歹是比较成熟专业的耳机论坛,不是应该大家对音乐文件的基本素质有点点要求么。。。
您好歹用点无损音乐举例子吧。。。您这几首 。。怎么说呢,失真太明显了,而且这失真是从录音环节就开始的,没办法听啊。
恕我直言,这不像是折腾音乐,倒是有点折腾耳朵啊。
我随便传个看到这个帖子的时候的音乐,您比较一下?
http://pan.baidu.com/s/1mh7wdT2  提取码:ubpm
再说“模拟味”,早期香港乐坛的录音审美,在一定程度上收英国声的影响较深,是比较顺耳相对不刺激的声音,和当下乐坛普遍的“高光亮”区别比较大。
这里面可能没有什么高下之分,但现在消费HIFI的主力,当时都是听那样的声音过来的那批人,比较习惯而已。
http://pan.baidu.com/s/1hsBiq9m 提取码: w2ba

作者: onehifi    时间: 2017-1-15 00:02
huangzhf 发表于 2017-1-14 22:29
虽然说,子非鱼,焉知鱼之乐,爱听什么类型,我无权置喙,但这里好歹是比较成熟专业的耳机论坛,不是应该大 ...

我在硬盘上找的一首近似的歌曲:李克勤 的 深深深 (宝丽金88极品音色系列 )

连接:http://pan.baidu.com/s/1c7WH3o
密码:www.erji.net

我们说的不算数,还是让各同学评比吧。

对于你 黄凯芹 的 情深缘浅只有 3 种感觉: 1. 人声清亮。  2. 高频刺耳。 3. 背景乱。

PS:在这令我想起早前买入 创新 EP430 的同学为甚么说这耳机刺耳了 ....... (如果同学们听不到以上的感觉,在这我只能说上一句:你太幸福了)
PS1:至于古典本人比较少听,没法花太多时间去找其他近似歌曲了。








作者: onehifi    时间: 2017-1-15 00:13
onehifi 发表于 2017-1-15 00:02
我在硬盘上找的一首近似的歌曲:李克勤 的 深深深 (宝丽金88极品音色系列 )

连接:http://pan.baidu ...

忘记说了:
凡作评论、评比、安利 都必须将器材列出,如果你的意见令各同学满意的话,你将会是各同学在玩耳机路途上的一颗 “名灯” 。

PS:这次试听用的耳机是  创新 EP430 ;器材见左边 。


作者: huangzhf    时间: 2017-1-15 00:24
onehifi 发表于 2017-1-15 00:13
忘记说了:
凡作评论、评比、安利 都必须将器材列出,如果你的意见令各同学满意的话,你将会是各同学在 ...

跟器材关系不大吧。。。稍微正常点的器材听出你那几首MP3的失真应该不难。
我平时音箱多点:欧博费加罗+拉菲尔胆机+西湖书架。耳机是T90。
作者: onehifi    时间: 2017-1-15 00:38
huangzhf 发表于 2017-1-15 00:24
跟器材关系不大吧。。。稍微正常点的器材听出你那几首MP3的失真应该不难。
我平时音箱多点:欧博费加罗+ ...

重覆那几首 MP3 那篇 (28 楼)

对上 3 首的直播歌曲的表现的是 3 种不同类型的风格的歌曲,这些歌曲是女主播在个人直播间所留下的录音,录音水准方面可以不提(个人的录音器材没法去跟专业录音室去比),但要提的是 女主播 的唱歌表现,在一套不错的系统中你可以感受到的或许就像那演唱会一样。

PS:千万人买演唱会门票的人多不是求歌手有唱 CD 时的表现,而是去求 Live (活生)的感觉,纵使当时歌手唱得并不好,但当时的气氛已令你一世难忘。
PS1:不要给我所发的言论吓坏了,在这里说上一声 30 多年手中的器材除了退役外并未有太多的更换,还是那一句:与其折腾器材不如折腾音乐。PS2:现今的很多歌星就像唱那样板戏一样只知道表现自我、声嘶力竭 ..... 真的不知 感性 为何物。

在此亦谢谢你的回贴。


作者: 流光    时间: 2017-1-15 01:06
本帖最后由 流光 于 2017-1-15 01:10 编辑

楼主你顶楼给的mp3真的从转录环节就音质不行,而且不建议这样分段ab
模拟声现在不好,很大原因是现在的解码芯片都是走清晰路线
和就旧解码芯片区别非常大
作者: 流光    时间: 2017-1-15 01:31
楼主你还没到烧器材的阶段
别拿器材和别人叫板
耳塞失真是非常大的
作者: 流光    时间: 2017-1-15 05:17
本帖最后由 流光 于 2017-1-15 05:26 编辑
onehifi 发表于 2017-1-15 00:02
我在硬盘上找的一首近似的歌曲:李克勤 的 深深深 (宝丽金88极品音色系列 )

连接:http://pan.baidu ...

层主,我想说是你的不幸
其实,你是不喜欢你的耳机的,这录音人声是没有问题,背景有可能调高了,听感不好

--------------------------------------------------------------------------------------------------------------
调低几个db会好听点,录音有音量问题,没音质问题

作者: 流光    时间: 2017-1-15 05:34
本帖最后由 流光 于 2017-1-15 05:47 编辑

李克勤  深深深

音效比较多,和原音差得比较多


作者: huangzhf    时间: 2017-1-15 10:12
恕我眼拙,昨天回帖的时候没仔细看,只是我一个人觉得楼主走火入魔吗?
用个耳塞插着笔电盯着软件在这儿听口水歌,听刘汉盛,跟我们谈通透,谈鲜活,谈现场感?
虽然器材不是重点,音乐自得其乐,但至少可以尊重一下自然规律吧。。。
作者: nosounds    时间: 2017-1-15 10:54
本帖最后由 nosounds 于 2017-1-15 11:00 编辑
onehifi 发表于 2017-1-15 00:02
我在硬盘上找的一首近似的歌曲:李克勤 的 深深深 (宝丽金88极品音色系列 )

连接:http://pan.baidu ...

黄凯芹和李克勤 两首歌的录音对比听了一下,这个版本的深深深好像是90年代初,上学时候听过的版本
听音设备:pc,界面:q730u+线电,解码:何庆华DAC19(1704,nos模式),耳放:V281,耳机:he560(平衡)

李克勤这首录音听起来更舒服些,人声的轮廓和结像更好,伴奏和人声音量的分配比例更合适些

不过黄凯芹这首lz说人声清亮倒是没觉得,其实是有小部分齿音没处理好,后段伴奏声比例较大,在分离度不高的系统里可能产生乱的感觉



至于品质,两首其实都不算无损,看图就知道






作者: 流光    时间: 2017-1-15 21:06
本帖最后由 流光 于 2017-1-15 21:13 编辑
nosounds 发表于 2017-1-15 10:54
黄凯芹和李克勤 两首歌的录音对比听了一下,这个版本的深深深好像是90年代初,上学时候听过的版本
听音 ...

用x20 pro接耳放,之前有直插过主板
两种测试,我可以肯定得说
黄凯芹的录音环境要比李克勤的好很多

软件分析图来看也是黄凯芹的密度大
---------------------------------------------------
CD的信号网查是20khz上限



作者: onehifi    时间: 2017-1-15 21:26
huangzhf 发表于 2017-1-15 10:12
恕我眼拙,昨天回帖的时候没仔细看,只是我一个人觉得楼主走火入魔吗?
用个耳塞插着笔电盯着软件在这儿听 ...

在这说上一声 “” 甚么是自然规律?

耳塞声音到耳膜的有效距离比大耳较短,大耳的听音有效距离比音箱较短 ..... 相对音乐衰减比较小(失真程度)这是自然规律。
耳塞单元震膜比大耳的小,大耳单元震膜比音箱的小 ..... 在较大的震膜中发出的声音比较容易这是自然规律。

至于那个比较好还是要看看设计的,不能一概而论,如果太深究这事情那是患有强迫症者的表现。


至于 “眼拙” 在这我还是要再贴上的的第 1 页其中的一段:

这里有一乐曲可供各同学参考:
歌名:雨夜钢琴 林志美
年代:2006版本 Vs 2011版本 (后段 是 2011 Remix 版,人声应该是是 1986 版的[该 LP 已听了数十百遍])

请主意那字眼  [该 LP 已听了数十百遍] ..... 小弟 30 多年前已拥有自己的 LP + 前后级(Marantz)+ 10" 落地音箱系统了。至于现在各同学趋之若骛的 LP 系统,小弟不才说句:我已玩过了。

至于你的
...............
用个耳塞插着笔电盯着软件在这儿听口水歌,听刘汉盛,跟我们谈通透,谈鲜活,谈现场感?
...............

我之前曾发过的一句话:“切勿用带著有色眼镜去看事物、否则你看出来的可能错处很多”。

PS:这里也吐糟一下 HD7 及 M38:
1. HD7 在以前的文章里曾说过, HD7 的人声十分之好,但在大动态时大点拖踏了;所以那耳机我用来 Diy 上其他单元了。
2. M38 在绿坛上我自已综合出来的 (我不是 PK 大婶,各同学请勿炸毛):人声 或 旧的听音感觉 十分好 ..... 但直推的时候就 ......,这样的耳机对我来说是鸡肋。




作者: nosounds    时间: 2017-1-15 21:33
本帖最后由 nosounds 于 2017-1-15 21:37 编辑
流光 发表于 2017-1-15 21:06
用x20 pro接耳放,之前有直插过主板
两种测试,我可以肯定得说
黄凯芹的录音环境要比李克勤的好很多[/b ...

录音环境设备不敢说,但是录音师的水平,我觉得李克勤这个要高些,准确来说更顺耳
--
换了DT1770(监听耳机)来细听,黄凯芹的这首,人声细节不如李克勤这首多,即使放大音量来听,黄凯芹的这首人声收的太快,太干净了(虽然有少许的鼻腔共鸣音,但是不自然,可以搜索一下“孟大宝 - 我要你 ”比较一下)。李克勤的鼻音更多些,有轻度的唇齿声,余音稍有,人声声场也更舒服,这种处理方式对表达人的情感会更到位

作者: onehifi    时间: 2017-1-15 21:47
nosounds 发表于 2017-1-15 10:54
黄凯芹和李克勤 两首歌的录音对比听了一下,这个版本的深深深好像是90年代初,上学时候听过的版本
听音 ...

简单回覆你的贴子吧:

1. 当时的录音多是 20 - 20K 所以 深深深 基本是正常的。
2. 在 51 秒的时间你可以说是 “齿音”,但我可以说的是:整首歌经 音频压缩 处理过的。在 “分手” 随后的是一段很少的一段 “刺耳的高频像空气感的出現”,我认为那是经 音频压缩 处理后的失真。(这些歌曲基本上是放弃了,世上美女千千万,何必为一颗小草放弃整个森林呢?)

PS1:鉴听软件:Sony Forge Pro 10 (她的调较数字也在这里放上来,懂的会懂、不懂的的多解说亦没意思)。


PS2:鉴听耳机:EP430。



作者: 流光    时间: 2017-1-15 21:56
onehifi 发表于 2017-1-15 21:26
在这说上一声 “” 甚么是自然规律?

耳塞声音到耳膜的有效距离比大耳较短,大耳的听音有效距离比音箱 ...

这位兄弟,怎么看你都没50岁的样子,不然怎么倒退到玩个低端耳塞就像个神器一样
你那套音响系统你爸或亲戚买的古董吧,许多家庭都有啊,我家里的那套古董早就烂了
别出来搞笑行吗?

作者: nosounds    时间: 2017-1-15 22:02
onehifi 发表于 2017-1-15 21:47
简单回覆你的贴子吧:

1. 当时的录音多是 20 - 20K 所以 深深深 基本是正常的。

我觉得要分析录音水平,在听的部分,监听器材还是必须,然后就波形分析。你说的那个刺耳的高频像空气感的出現,我觉得是那个齿音的拖音而已,和那些网上的齿音测试神曲基本一个情况。

作者: onehifi    时间: 2017-1-15 22:05
nosounds 发表于 2017-1-15 21:33
录音环境设备不敢说,但是录音师的水平,我觉得李克勤这个要高些,准确来说更顺耳
--
换了DT1770(监听 ...

真的不明白为甚么 黄凯芹 的 情深缘浅 你们可以听得津津有味,或许你们要买上我这一套组合再去认真听听。

播放器:Sony Forge Pro 10 (网上有试用版,留意我楼上发的图片)
耳放连 DAC:双木三林 M3 (380元)
耳机:创新 EP430 (长方盒,48 元)

PS:曾夸口的说过:我问 米X : 为什么你的系统能完美的播放这类垃圾歌曲, 米X 笑笑口的跟你说 ----- 这是商业秘密。(我心中想了一想:如果某商品能真实的播放出这些 垃圾 的声音,那谁会去买他的商品,一个这样 垃圾 的商品送我也不要。【要注意的是:商品是垃圾,那歌曲不是垃圾】)
PS1:“切勿用带著有色眼镜去看事物、否则你看出来的可能错处很多”,音响系统是要配搭的,不是与金钱挂钩的。




作者: nosounds    时间: 2017-1-15 22:11
本帖最后由 nosounds 于 2017-1-15 22:12 编辑
onehifi 发表于 2017-1-15 22:05
真的不明白为甚么 黄凯芹 的 情深缘浅 你们可以听得津津有味,或许你们要买上我这一套组合再去认真听听。 ...

1.低端器材(高端也未必真实)反映的音色可能是虚假的 2.解码器素质有高低,细节的反映灵敏度完全不一样 3.如果讨论一个音乐的悦耳与否,识别录音好坏都与器材无关,我们可以设想一下用beats耳机去分析交响音乐
作者: onehifi    时间: 2017-1-15 22:19
nosounds 发表于 2017-1-15 22:02
我觉得要分析录音水平,在听的部分,监听器材还是必须,然后就波形分析。你说的那个刺耳的高频像空气感的 ...

你看看那首齿音神曲不是经  音频压缩 处理过的,正常的音量波形应是像 深深深 的,而 情深缘浅 已是处理过的。就像 梁亚姨 的歌曲一样,你可以跟 蔡琴 歌曲的音量波形比较一下。


作者: onehifi    时间: 2017-1-15 22:24
流光 发表于 2017-1-15 21:56
这位兄弟,怎么看你都没50岁的样子,不然怎么倒退到玩个低端耳塞就像个神器一样
你那套音响系统你爸或亲 ...

哈哈 .... 哈哈 .... 哗哈哈 ....
不好意思的说上一句,这是我工作时用自己的钱买的,也不好意思的说一句国内的所谓 老爸、老妈 等等的所谓古懂 级数去到那里大家都明白。

作者: onehifi    时间: 2017-1-15 22:29
不明白那些人是不是连几百块也没有,花了钱你还是有一个 耳放+DAC 及 耳塞,而在这里 撕 B 却甚么也没有。

哈哈 .... 哈哈 .... 哗哈哈 ....




作者: nosounds    时间: 2017-1-15 22:30
onehifi 发表于 2017-1-15 22:19
你看看那首齿音神曲不是经  音频压缩 处理过的,正常的音量波形应是像 深深深 的,而 情深缘浅 已是处理 ...

齿音的产生我觉一般就几个方面
1.器材问题,这个我自己录歌碰到过,器材太渣没办法,只能做压限处理
2.姿势不对,有段时间,很流行那种要把咽口水的声音都录进去的发烧人声
3.录音电平太高,录音处理水平太渣(举个例子,王菲的eyes on me,连合成器的低频鼓点都是失真的,别说人声部分那无数的齿音。连sony最终幻想这样的大作都录成这水平,难怪有那么多渣录音的ACG音乐了)

作者: onehifi    时间: 2017-1-15 22:52
在这也介绍我的一个贴子:

脚印 ..... 心中大感快慰的脚印
http://www.erji.net/forum.php?mo ... p;extra=&page=2

那里有我俩的感想及我的的器材展示。(30 楼)

在这希望一些 撕 B 的同学向左拐,不送了。










作者: onehifi    时间: 2017-1-15 22:59
nosounds 发表于 2017-1-15 22:30
齿音的产生我觉一般就几个方面
1.器材问题,这个我自己录歌碰到过,器材太渣没办法,只能做压限处理
2. ...

这是没办法的,可在网上寻找音响界中的术语 ---- 响度战争。

作者: 流光    时间: 2017-1-15 23:53
本帖最后由 流光 于 2017-1-16 00:04 编辑
onehifi 发表于 2017-1-15 22:05
真的不明白为甚么 黄凯芹 的 情深缘浅 你们可以听得津津有味,或许你们要买上我这一套组合再去认真听听。 ...

这位大叔
你敢买 黄凯芹 那张CD吗
D类功放播放人声本身就是弱项,而且主板就有了
我是给你条明路,你的装备不行
音乐不是用来看的,贴图没用
黄凯芹 这程度就被吹飞的系统,换换后端吧,街边货就行
——————————————————————————
日本,和英国许多东西,我是非常厌恶的


作者: 流光    时间: 2017-1-16 08:54
本帖最后由 流光 于 2017-1-16 10:29 编辑

用箱子试了下
你知道 深深深 是为当时的“AV箱”调音的吗
"正常的音量波形应是像 深深深 的,而 情深缘浅 已是处理过的"
不用耳朵,靠眼睛辨别声音
AV箱(和现在的概念不同)和HIFI箱,监听箱我都有,简直是无知到一定地步
——————————————————————————————————————
我觉的应该说当时的“AV箱”就是为这种音染设计的更正确点,反正就是说这声音不是“高保真”



作者: onehifi    时间: 2017-1-17 21:59
流光 发表于 2017-1-16 08:54
用箱子试了下
你知道 深深深 是为当时的“AV箱”调音的吗
"正常的音量波形应是像 深深深 的,而 情深缘浅 ...

首先谢谢 小弟弟流光 叫一声 大叔 ,在这说上一句:我受得起。

首先我要说的是我不是从事音乐工作的,对音乐只是兴趣;二说上的是我不是从事教育工作的,我没 意思、心情、毅力、恒心 去将某一部份人拨入正轨。

以下连接花了我 10 多 20 分钟在于网上搜寻的,如果有人再说 情深缘浅 是一首好的录音的话,在这我不会再回覆的。

打赢响度战争的利器,WLM响度计量表
http://www.live4school.com/software-info/2013/7/11


关于混音、母带、动态、响度战争以及其他的一些经验与感悟
http://www.maobowen.cn/l2/


音量竞赛
http://www.wikiwand.com/zh-hant/%E9%9F%B3%E9%87%8F%E7%AB%9E%E8%B5%9B


PS:不明白时下青年的求知欲是这么低的,一个名词 “响度战争” 也不去年搜寻一下反而在此 撕 B 还说 “无知到一定地步” ,在这只能做一个动作:摇头叹息。
PS1:知识是从日常的事物中日渐吸收的,在绿坛中 吹水 的人多,但可否多用一下脑子去 理解、分析 再与其他同学的言论比较 后再作选择性吸收。
PS2:从新再说上一句:如果对我的系统有怀疑的话可买一套试试看,带著3那有色眼镜去看事物损失的只是你自己。




作者: onehifi    时间: 2017-1-17 22:55
本帖最后由 onehifi 于 2017-1-17 23:02 编辑

在这也重覆一句:一个好的播放器最重要的是有以下的调整:

1. 例如:Sony Forge Pro 10
Audio Buffer
Buffer Size

2. 例如:Neutron Music Player
Hardware Latency
Software Latency


如果同学想深究的话可百度问问,如果同学听不出来那是你太幸福了,不用向我践踏。

PS: Android 手机的可选用 Neutron Music Player,如不是强迫症患者的话 ..... 让你轻轻松松的享受音乐的乐趣是可以有的。(EP430 推得刚好,RX900 稍为推力不够)
作者: onehifi    时间: 2017-1-19 00:46
刚在网上找到了 “响度战争” 的一段,其中有一个视频颇为有趣,在此向各同学分享一下。

别让YouTube欺骗了你的耳朵
https://hanwencheng.github.io/Undepth/2015/03/19/youtubeLoudnessNormalisation.html

图 1 :这视频的主旨是指出 响度战争 对音质的伤害,此段音乐采用的是 1989 的录音,我们可集注意力在那鼓声上(图中音量最大的 2 声鼓声。)
图 2 :因该首音乐的鼓声是音量最大的一段,如果想将整首歌的响度调高那就用专业器材去调整,就像图中所示。
图 3 :在 2006 年录音室方面多采用将某一段音乐的响度加大(按:为取悦消费者,听下去音乐的质感会好一些。如在这段音乐听不到噪声的话请往左拐)
图 4 :很不幸的说那新的音乐在 响度调较 下已将原本的音乐质量改变了 ...... 在声音上已无的强弱的明显分别了(视频上的意思)。(新的音乐到底遗失了甚么? 红色部份就是那永久消失的声音。)






作者: 明月照天山    时间: 2017-1-20 16:13
留个爪,听听。谢谢楼主。
作者: onehifi    时间: 2017-1-20 20:35
明月照天山 发表于 2017-1-20 16:13
留个爪,听听。谢谢楼主。

不用客气,如喜欢这类的讨论可看我以前发过的贴子。



作者: onehifi    时间: 2017-1-27 00:48
一首人声歌曲的欣赏:
The Sound of Music - 30th Anniversary  - Do-Re-Mi

连接:http://pan.baidu.com/s/1o8PPI5c
密码:http://bbs.erji.net/

PS:现今的人太浮躁了,在这送上一曲平缓一下心态。
PS1:在这也和那些曾在电影院看过的同学一同缅怀一下。




作者: onehifi    时间: 2017-1-27 02:37
再献上一首旧的音乐: 马克西姆《挚爱狂想曲(2CD)》 的 似曾相识 (Somewhere in Time 时光倒流七十年 主题曲)
当年吸引我去看这电影的就是这这主题曲,有幸偶然在此 CD 中遇到,在这分享给各同学。

连接:http://pan.baidu.com/s/1pKCatC3
密码:http://bbs.erji.net/

PS:曾下载过 Youtube 及 LP 再录版本 但效果强差人意,但这版本亦差了一点点否则它就更完美了。(曲尾部份录音电平太大,你懂的)
PS1:挚爱狂想曲 这 2CD 录音非常好,但又是那句 ........





作者: zzq456    时间: 2017-1-27 07:52
继续支持。。。
作者: onehifi    时间: 2017-2-4 02:59
刚在网上找到一女主播放在网上现场录下的歌曲,现放于网上供各同学欣赏。
﹙女主播不介绍了,以免被小人污蔑。在这说上一点提示:作品 --- 940 首。你没有看错 ..... 那真的有 940 首她唱的歌曲放到网上,并且她是年纪  20 出头的美女﹚

一首 可惜不是你 开始,跟著是 孟婆的碗,再跟著的是 女儿情 ,听后发觉过完农历年后又有得忙了 ----  940 首歌现场听著并同时录音,这真有得忙了。

在此感叹现下歌坛的人才凋零,另外感叹的是直播间的观众对音质的要求。虽然我在很多直播间里并没有花太多的钱,但与主播的沟通还是有的,就像我向某主播推荐的 “ 创新 EP430 ” 耳塞,我亦曾询问多个主播所用的系统,同时我亦对直播间的音效作出建议 ..... 在这我会对那女主播说:你的录音(也即现场放音)唯一美中不足处是音量偏大了,另外可以的话在房间多放几个大毛公仔或挂毯吧吸吸音吧。

连接:http://pan.baidu.com/s/1sk9oDTb  ﹙可惜不是你﹚


PS:不要跟我说搅甚么 MP3 也能听吗?如果有这问题的同学请向左拐,谢谢。
PS1:如歌曲唱法或类型有同学不喜欢的话,我在这里说声抱歉了,又再说上一遍:麻烦请向左拐。
PS1:另一亮点:女主播所带著的是铁三角耳机。




作者: onehifi    时间: 2017-2-5 14:31
在这透露一点有关该网络歌手的 MV 下载的一点心得:


图中前段是原曲在网上下载的(双声道实际是 Sony Forge 自动更改的,它实际是单声道),中段是经该下载软件作出格式更改后的频谱,尾段是格式更改并作出 Volume normalixzer 转换后的频谱。


http://pan.baidu.com/s/1i5dXmDn




从 1 的视频可见 ----- 网上的音乐是经过压缩的,这压缩的出现是减低音乐档案的容量大小(下载大小是 20MB,转换后是 47MB )以便在观众观该视频时更为畅顺,而其后的处理转交阁下系统去管理,在这估计在压缩过程中会将左右声道作出一个组合成为单声道 ..... 这表示了很多下载视频的 Plug in 下载后声音会依单声道输出,这问题如何解决在随后会作出解释。


从 2 的视频可见 ----- 网上视频可可经一软件去下载并作出格式转换,这转换亦会将单声道的组合分解为立体声,但那一个老问题(音量过苛)还未有解决。经一再研究该软件下这问题终于解决了如 3 的视频(真的很神奇,这牵涉到一个名词: Volume normalixzer 将数值改为 -6 Db ,一个完美的响度频谱便呈现眼前了 ----- 在这小弟说上一声:衷心佩服) ..... 这可麻烦大了,我之前下载的视频又要再下载了一次了。


PS:在 录音电平 超高下引起的失真的问题不要再向我提出 质问、怀疑、黑 等等 的回贴了。在这 3 个 MV 中我可简单提出我的听感:第 1 视频可听到耳机振膜出现霹拍的声音。第 2 视频可听失真偏大令到人声、乐器声都拆了,如果有同学认为它的音效较好的话我只能 摇头叹息 地说上一句 : 呜呼哀哉。 第 3 视频基本上可说一句全没有问题(高频还是有一点 “ 抢 ” 的感觉,但这是她的系统问题在这里是不能解决的)。


PS1:不要看轻一些 白菜 硬件,音响其中最重要的是讲求配搭,不要质疑我的系统组合(现在的鉴听耳机是 Victor RX990) ..... 推开、推爆、 3 频、乐器分离度、男女人声、歌剧人声、管弦乐、OST 等等完全没问题。至于 纵深、立体感这方面还是交给我的音箱吧(这两方面是耳机系统的天生缺憾,不值得几万几万的投进去)。


PS2:这软件在这不会列出来了 ----- 一句话:自食其力,丰衣足食。


PS3:在这向 小桂子(PK 大婶)呼喊一声:用一些垃圾播放器及垃圾音乐去制作你的所谓超越 地球、宇宙 你说可能吗?不要再 “ 为害 ” 那些 小白 了,积积阴德让将来 投 胎 时再有一个好开始。


PS4:在这将自己的一个想法说一下:对于那些录音过苛的乐曲在一些 瞬态、解释度 极之良好的耳机之中能将这些失真能忠实的重播出来,换句话来说一些 渣5 的耳机这问题根本不存在。(不要质疑我说的话 ..... 淘宝一个 48 块的 创新 EP430 耳机【方盒、去除耳机口的铁网】 就能说明一切)


PS5:最后最后要再说上一遍:如果你不知道你的乐曲是有问题的话而去花大几千、大几万 的去更换器材及接线等等求取系统能有更好表现 ..... 一句话 ---- 你就是 白痴 一个。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