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首先,螺丝头不像一代那样露在表面,而是采取了镶嵌的方式,这与2代销售帖上面的图片也是不一样的。看样子杨老师对2代又作了一定的改进。看起来舒服不少。
B 再者,面板不再是死板的矩形,而是增加了其他的一些修饰线条,仔细的话,从图片就能看出来。
C 喷漆工艺似乎有一定提升,因为和我的一代比起来着色要均匀许多。
D 还有,用于固定牛罩的螺丝,由原来的六角螺丝改成了做工更为优良的圆头螺丝。
E 输入接口改放到机箱背后,改为采用标准的镀金RCA座。这好像也是采用了用户的意见,感觉还是不错的。面板也显得美观简洁一些。
F 最后,讲一下垫脚的增加,这个相当实用,对固定机箱效果很明显。小不点1因为没有垫脚的固定,因为本身重量也小,如果放在光面的桌子就很容易被不小心扯掉。二代增加的垫脚不仅使得放置更加平稳,而且增加了与界面的摩擦力。
其它内部元件的升级有以下:
1采用的4P1S功率管比上一代2P3大五倍
2电源插座采用标准的PC三芯电源座
3输入也改为采用标准的镀金RCA座
4电位器采用松下原装电位器
声场、层次感:毫无疑问,2代在声场上的表现绝对轻松战胜一代,特别是气势上的提升。真有点立竿见影的感觉。看来后级的两个大功率电子管的确是功不可没!在听〈RR管弦乐无敌精选〉时,我才体会到了hd600表现交响的实力,果然是一代名器,名不虚传啊!记得我对1代的气势和力度是不大满意的,而这次在小不点2上的hd600就像压抑不住的猛兽一样,感情的宣泄是一种肆无忌惮的感觉,真是让我直呼过瘾。我以前用sxt-1推过hd600,在气势这一点上,小不点2这个纯胆机器也是毫不示弱的。据mrm大哥说,2代推880好像有点吃力,但hd600在2代上面的表现还算合格。
层次感还是不能令人满意,可能是由于音源的问题。没办法,目前音源的素质导致了整个系统的实力不可能得到很大的飞跃。看来还是得攒米搞一台适合的台机!
4、意见和建议:A 温度过高的问题,很多朋友都提出来过。其实我觉得af老大说得挺合理,就是胆机本来就不是以便携为目的,可以考虑增加体积,提升散热的能力。另外,温度过高也会导致元件的加速老化。
B 增加抗干扰的罩子,因为实际使用,感觉电子管受外界影响太敏感,影响很大!
C 改进音量旋钮的做工,我的1代和2代的旋钮是一样的,总的感觉有点粗糙。希望能选用做工好一点的。
D 电源开关放在后面使用起来不是很方便,经常要摸索才能找到。
E 尽快搞到黑色的牛罩,很多朋友都反映蓝色牛罩和黑色机箱搭配不协调。
F 在提升层次感上多下功夫。
5、实际使用感受:
这几天和小不点2可以说是形影不离,但总的来说接触时间还是偏短。评测很多地方可能有失偏颇,不够全面。也敬请大家谅解,呵呵。可以说,主要目的还是和大家交流一下使用感受,不能说是什么评测。另外,通过这种方法,也可以让设计者了解更多使用者的想法,正如杨老师所说,这种diy的东西是很需要大家宝贵的意见,以取得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写完这篇文章之后,只想说一个字“累”。几天晚上的熬夜,对比试听是相当麻烦的而且需要相当的集中注意力。咸菜的更换,碟片的更换都是相当累人的工作。当时的感觉只想放下一切工作,静静地欣赏音乐。但看着自己工作的成果,又顿时觉得很有成就感的。能给关心小不点的朋友一点有用的信息,我就心满意足了!
购买建议:总的来说,杨老师对2代还是花了不少功夫的,整个二房无论从外观还是声音的完成度都要明显高于1代。确实也是很具性价比的一款器材!尤其适合囊中羞涩的初级烧友。尤其适合喜欢胆味,而又空间有限的学生朋友。我的感觉是:如果你已经买了一代,没必要升级2代了,不如攒米升级更高档次的,这样要更科学一点。我就是这种情况。如果你正需要一个物美价廉的胆耳放,我推荐你直接购买2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