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vingpchy 发表于 2017-11-6 21:53

一篇可以拍醒发烧友的文章20年的沉淀

本人很巧合地在一家台资声学器件公司上班,也是这半年的事情。这半年来,我对声学的认知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的职位是培训专员之一,按理讲我这个并非声学专业的人怎么可以当培训员区培训别人?
我也很好奇当时人事主管跟我说,让我培训的是生产车间实际操作,跟声学理论关系不大,理论方面有其他老师上课。于是我就在车间见习了2个月,自己上岗实际操作,做什么?大大的给你们一个惊喜。就是
音圈:以一根细如蚕丝的东西决定着你们整天评测各种听感各种主观的感受。有人一直以为振膜才是耳机的最重要部分,其实大错特错了,振膜可以有N种但是音圈就是中枢神经,耳机的心脏。说了这么多,我
要开始说重点了。
1.煲耳机提升音质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因为任何一个耳机厂家首先对耳机的音圈成本下了订单,有个成本价,这个成本价导致只能发出这样素质的声音,那煲耳机前后为什么有变化,其实音圈在通电后出厂前
就已经定型了,是什么音质就是什么音质,而振膜经过煲耳机只会略微接近该有的音质,在素质参数方面没有半点的提高。
2.200元的耳机和800元的素质没区别?答案是一定的,之后听感的区别。以我们公司代工的音圈来说,有非常低端的也有非常高端的,你会发现一个可怕的事情,一个200元的耳机用的音圈和800元的用的是同一款。
有人要问,那音质会一样吗?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音质是一样的。为什么差价这么大?首先800元的耳机振膜用了稀有金属相对贵,这个导致声音的取向完全不同,就像一个穷吊丝和一个高富帅但是他们确是
出自一位母亲。贵的耳机代工厂的费用高,每一个零部件的采购价格高,设计费用高,整体组装品质好,再加上品牌附加值,就买到了800元。不信你可以把这两个耳机导入频响曲线到电脑你会发现,基准素质几乎是
一样的,因为音圈决定了。
3.对耳机的评测是否具有参考意义?答案是没有参考意义的。据我了解,新耳机上市前,工程师都要对耳机的各项指标精心调试,我们的设备都是世界顶级的,据了解是千万级别的仪器,对各种乐器,人声,噪音
进行采集,我们早就有德国实验室的样本,70年代流传到现在的全都是cd几倍以上的,使用仪器让耳机去匹配各个频率包括噪音,因为不管什么声音都会有噪音,在耳机频响里面去除这些噪音,声音就变得顺滑
最后达到一条近乎完美的曲线。问题来了,贵的耳机是这样做的,便宜的可就没有了,因为便宜音圈本身素质就差,导入频响数据完全废了在理论上就是说庙太小装不下大佛,基本上就是理论上的一些数据符合
就可以拿去卖了因为人耳朵在没听过精心编排的频响之前对这种垃圾频响各种波浪的频响也是没有分辨力的。这就是便宜耳机。贵的耳机,你钢琴一弹,每一个按键都有对应的频谱去响应,所以听起来十分美妙
低音也同理,对世界上300多种低音进行一一试听,到了最标准为止,这是我们公司月薪5万的调音师的工作。在这样的设备下的产品,普通人拿回去评测,说这里不好,那里有缺陷,其实都是主观的和听音偏好
导致的,可以说在声学里,高端耳机几乎是杂食全面的,只有各家风格不同,没什么好评测的因为评测出来的东西简直就是冰山一脚,完全没有科学依据。只会误导消费者。
4.最可怕的事实是,耳机成本音圈0.2元到万元。这是音质的决定者。振膜价格高再高也就几百块,只是改变声音的味道罢了,你看看日系耳机三天两头换振膜,也没有集大成者就因为换来换去还是换味道
罢了。另外一个是腔体。不同的腔体对声音的表述有非常大的差别。

总结一下:耳机用来听音乐的,切莫去分析它,毫无意义。因为你根本是在浪费时间,聊什么空间感{空间感的营造就是在频响曲线上下两端截取中间的部分就是形成密闭频响有了空间感,所有声音都
上不去最高频也下不去最低频,中频再切分一下即可},立体感{将频谱的三频区域建立坡峰,这样声音就立体很多,其实就是把频段的衔接处降低几个DB},厚度{刻意抬升中低频几个DB就有了},
解析{利用频谱计算出个了音乐最常见的波段,输入阈值当任何分布在此段落的声音都增加几个Db,你就会发现小提琴清晰了,人声包满了,低频有烘托感},分离度同理,三频{其实在我们声学界
是没有三频的,我们分的是波段,只有调音师刻意地去调整,才使我们音乐有三频的感觉,其实是在破坏频谱},衔接{其实任何一耳机最初的频谱都没有衔接问题的,都是后来加入数据库影像才有的
,因为频谱为了对应几十万种声音就扭曲了,越差的耳机越扭曲因为取平均值的时候很难取到,最后东一个西一个连起来就是个可怕的波浪,而高端耳机的音圈好,适应强可以在一个大致平均的地方
取到平均值就是一条平直的曲线},动态更是瞎扯(动态就是牺牲原有的频谱,在特点的声音后降低或者提高个几个DB其实是破坏频谱了,这样会使得摇滚交响非常给劲其实是听觉的误导)。

chigala 发表于 2017-11-6 22:06

不觉明厉

sven 发表于 2017-11-6 22:13

神经病。满足阴毛论者爱好者的言论。

科学玩HiFi 发表于 2017-11-6 22:22

有没有数据可以看看呢?

4devon4 发表于 2017-11-6 22:25


不觉明厉

fenk 发表于 2017-11-6 22:25

本帖最后由 fenk 于 2017-11-6 22:32 编辑

发烧友对客观测试和客观指标不了解,这也确实是个软肋。感觉发烧圈子很有意思,打个比方,做乐评人,你要懂音乐,起码有半瓶子醋,才能出来混。做器材鉴赏家,写评测的人,实际上大多数情况下,未必都需要“懂器材”。听音观可以培养,洗白,付出的成本顶多是时间金钱。但真要“玩器材”就需要很高的学习成本了——也就是很多烧油说的——技术上的事咱们不是专业人士不要讨论,只管听和折腾就是(纯粹的器材搭配不叫“玩器材”,也没有所谓的“专家”。为什么这么说,如果你们真有一个电子信息领域从业多年的爹妈亲戚或朋友,听听他们怎么评价你的行为就懂了)。
当然这个学习成本多高也看你干啥——如果说搭功放做箱子的话,一般很多师傅是从中小学少年宫开始的。这种东西容易被划归小制作,恐怕大学本科电类专业的毕业论文水平都够不上。就算你里面技术含量再高,用了特多高科技,学术和应用价值都不高(即会被当作小众悬在那里。毕竟你研究的东西,兴许在几十年前还是个热门课题,仅此而已),当然,这是题外话了。

4devon4 发表于 2017-11-6 22:26

4devon4 发表于 2017-11-6 22:25
不觉明厉



不明觉厉

huangzhf 发表于 2017-11-6 22:29

来,我们来谈谈女人之间的区别~~

af2000 发表于 2017-11-6 22:31

笑死人了。你们公司大概忘了配置检测THD的仪器了吧?{:4_94:}就靠一个频响解决一些问题了。

【800块的耳机振膜用了稀有金属?】 乌托邦确实用了铍,价格忘了加个0了吧?{:4_123:}

okcomputer 发表于 2017-11-6 22:33

振膜应该很有技术含量,对声音的影响程度应该超过音圈

你们既然只造音圈,对振膜应该也不精通

如果你们可以造出森海那样的耳机,那就不用代工了

af2000 发表于 2017-11-6 22:38

一本正经的瞎扯,能凑合出这么多神论,也是服了。
什么“将频谱的三频区域建立坡峰,这样声音就立体很多”。拜托!去查一下HIFI是什么意思!你们到底是做耳塞的还是做均衡器的?就这还“声学界”?丢死人了!

serapha 发表于 2017-11-6 22:47

这篇文章里,并没有任何可以站得住脚的实例数据或者证据。

卢西奥 发表于 2017-11-6 22:48

神论
以后大家都听动铁和平板吧,圈的坑还是太深hh

hsshgx 发表于 2017-11-6 22:51

哈哈,好玩儿。

hardman_die 发表于 2017-11-6 23:13

喷血不止

onehifi 发表于 2017-11-6 23:37

好像是 药 停服了;P

y931135649 发表于 2017-11-6 23:46

通篇扯了一堆均衡器完事了?

zp2028 发表于 2017-11-6 23:55

啊?额、、、、又涨了见识

okamibao 发表于 2017-11-6 23:57

大家坛,分享你刚编的发烧理论。

ww8931189 发表于 2017-11-7 00:12

说真的,新耳机刚到手和100小时后的音质绝对是不同的!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一篇可以拍醒发烧友的文章20年的沉淀